 鲜花( 47)  鸡蛋( 1)
|
安省的新移民增加迅猛,但是绝大部分得不到适当的语言课程ESL辅导,只有一半左右市区学校提供ESL课程,即约有3万多名ESL学生未能获得适当的帮助。
8 h% L1 m8 M- i6 c! b9 X6 f1 Y+ i- S- }* ?+ M+ l8 w; z
星岛日报记者记者陈永光报导,新移民的政治声音薄弱,令ESL课程拨款被教育局瓜分。个别学校为了阻止少数族裔学生入读,故意不提供相关的辅导。多大安省教育学院教授高荷(Elizabeth Coelho)指出,新移民和少数族裔社区非常关注子女的教育;但由于不熟悉本地的教育制度、英语不流利、为口奔驰、或原居地的顺民心态,因而不敢向校长或教育委员争取应有的权益。政治上的弱势令教育局和学校在面对经费不足时,首先牺牲ESL课程。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出现在特殊教育或法语科目。
" q% I6 D% s/ q) y3 _, @7 s6 o2 X9 G" G+ M5 q" r- T4 T, A& M' x
学生对ESL的实际需求远超过表面上的统计。她说,前北约克教育局的调查发现,如果家中并不使用英语作为主要语言,儿童即使从幼稚园开始入学,6年后似乎一切正常,不过他们的语文能力仍然逊于同级的学生。两者之间的差距主要在词汇和社会文化方面。 ; Q* I, z; g0 N
' O1 R8 o+ q" v5 p0 v& U1 O% C安省的新移民学生自1998年以来增加13.5%,省政府直到2002-03年才开始增加英语为第二语言(ESL)课程的拨款,令ESL不足的情况一度得到改善令。但教育局现时又重施故技,32%的市区小学校有ESL学生,但没有ESL教师。教育压力团体People For Education发言人洁德(Annie Kidder)说,一直都关注到ESL的问题,但调查报告仍然令她们感到震惊。公立教育应该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结果却深化学生的差距。
% l. q+ P* J( ~
5 }- {7 ^1 V: o6 I! G大多伦多地区有12万学生需要ESL,占全省ESL学生人数的76%;但只得55%的市区学校提供ESL课程即。即大约有3万多名ESL学生未能获得适当的帮助。
+ o0 Z3 g+ {. ?+ I& B2 Y1 n' H
1 @: u5 u: f/ E6 _3 u5 v多伦多安居教育合作计划驻校联络员萨丝特?金(Zesta Kim)说,无数新移民都是为了子女才移居加国,但教育制度的不公却令他们不断自我质疑当初的抉择是否正确。她说,多市有个别学校蓄意不开设ESL或ELD课程,以阻吓新移民入读。 4 Z8 N6 p& u+ O6 ?$ s
( o& i# l' q7 `5 X. @: {5 a
撰写报告的研究员布莱克特(Kathryn Blackett)说,市区学校的新移民学生人数较全省平均多5倍,家中的主要语言不是英语或法语的比例高2倍。安省市区学校的一个典型班级,有12%的学生需要ESL课程;13%需要特别照顾;36%来自贫困家庭;更不乏单亲家庭。很多学生兼有上述各项需要。多市公立教育局有47%中学生和41%小学生的母语不是英文。大多伦多地区有一些学校的ESL学生人数更多达80%。
6 X4 Z5 O/ x" b$ K
+ G- ~( A+ l: e1 R! N- d* |安省教育质素问责办公室举办的学能测验成绩显示,ESL学生自2001年起逐年都有进步,不过仍大幅落后。2004年第6班的阅读测验,70%的ESL学生不合格,全省平均的不合格率只有42%。三分之一的ESL学生要延后考第10班的语文试,但仍有一半人不合格。亚省卡加利市的另一项研究则指出,ESL学生的辍学率高达74%,是平均的2.5倍。
1 K' R( K2 M7 v" m: h" j i4 w$ n, i7 h0 T p! n3 V5 Y, F
多市议员邹至蕙说,市区学校需要有一个新的拨款公式,更多的教师和小班制尤其重要。未合拼前的多伦多公立教育局已经证明,只要有适当的辅助,ESL学生也可以有好成绩。
5 |' s$ [. \# H
+ i, w9 P$ J0 O `9 k: W9 L
: E, p3 C& y7 R洁德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省政府拨款不足,以及三级政府欠缺合作,未能照顾市区学校的特殊需要。 3 W% ]' s, \# w; @1 w
* k8 Q, ~" R. w9 A X" A+ ^1 ^除了ESL教师不足之外,高荷也关注到安省教育学院的1,500名新教师之中,仅仅60人曾经接受过有关ESL的训练。她说,新移民愈来愈多,省政府应该将ESL培训纳入教师训练课程之内,就像反歧视和多元文化教育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