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沙發 -- Lison67% k$ }0 Z2 Y. x8 Y
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恐龙也是被释迦族吃光的?拿点证据出来
2 o% D: D* v# g: D$ Z: `: j# XLison67 发表于 2009-8-18 18:29  1 I! ?: {2 k/ |& l' G4 E) S
( H, G$ Z8 a# i
Lison67老兄,这是出自《阿含经》。释迦族是给琉璃王所灭的。其实佛陀已劝间释迦族对少年的琉璃王不要太过份,但没有人听,种下甚深积怨,所以当琉璃王一得帝位後,便派兵打迦毗罗卫国。只有三名壮丁逃过大难,因为在出事前已因犯事被罚离开释迦族。0 X" u; Z% g' H/ Z( W' _6 X' y
. p* O& {9 W/ L1 a7 G其实佛陀只说明一事,「业力」大於「神通」之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功德力如佛陀都爱莫能助。
; k7 v8 c7 `) q5 [7 O8 s5 m8 Z9 k0 h0 _# q8 A/ f0 U1 U
===========================% P" D/ y3 m, _5 O
琉璃王与释迦族的恩怨:7 ~. C$ s3 r3 G* l, z. [5 A# P
===========================4 U: Y' g7 k& S
1 m# ^0 T8 [. i6 m: g' Q; r4 n& B
部份取自【香港佛教534期】& X* P5 x& h$ U
关於迦毗罗卫国的灭亡,总要提到憍萨罗国的琉璃王。波斯匿王未继王位前,向释迦族求婚,释迦族嫌弃对方的种姓,自为日之种姓,骄傲自大,不肯把王族之女下嫁别族,但又不拒绝,因为畏惧强大的邻国,乃以女奴茉莉,伪称是王族之女,下嫁波斯匿王子。後来波斯匿继位为王,茉莉夫人生有一子,就是後来的毗琉璃王。3 {1 t( r6 g' f& g/ Y* |1 K0 K% n
7 x- G9 x( S+ T2 U: w- V8 C
村里的小孩没有种姓偏见,他们玩在一起。有天,他跟几个属於上层种姓的男孩到一个池塘游泳,守卫发现他,向他丢石头,说他污染了池水。他被追赶、丢石头。他流着血跑回自己的聚居区躲起来。他母亲遭到责骂,後来还打了他一顿,怪他污染池水惹出事端。
8 u, W- u+ I) _1 s4 ^: D H% \7 p5 G
; p# z1 q+ R" s a琉璃太子八岁时,波斯匿王命他到迦毗罗卫城外学习骑射。这个奴隶所生的孩子,流着奴隶不洁的血,凡是琉璃太子所到之处,释迦族都掘地七尺,重换新土,还用牛奶清洗太子一步步秽污的足迹。那时正当佛陀某一次还乡之前,族人修建了一座讲堂,供佛陀说法之用。这讲堂被视为圣地,不让外人入内。毗琉璃王一时好奇,就走了进去,事为释迦族人所见,认为女奴之子亵渎了圣地,就将毗琉璃王赶了出去,并将他所经之地,挖地换土,毗琉璃王太子认为是奇耻大辱,发誓说:「有一天我要灭掉迦毗罗卫国,杀尽释迦族人」
: o2 r* h4 _( S! `
: l4 N- s: k& @ K7 f 大约二十多年後,波斯匿王年老了,而毗琉璃太子正当壮年,他逼父王逊位,自己继位为王,他想起多年前的誓言,乃整顿士兵,讨伐迦毗罗卫。大军行进中,前哨回报说:佛陀坐在前面道旁的枯树之上。比琉璃王对於释迦族虽然怀恨,但对佛陀仍是十分尊敬。他策马到了前面,下马到佛陀坐处,行礼问讯,并说:「那边有很多枝叶繁茂的大树可以遮荫,世尊为何坐枯树下呢?」2 @6 d: P! m& K; ]7 ~5 Y
8 y6 |6 u! X% D( | 「大王枝叶繁茂的大树可以遮荫,但是亲族之荫更盛树荫。」佛陀的意思是说,拘萨陀国和迦毗罗卫是亲族之邦,何必自相残杀呢?毗琉璃王虽然暴戾,但也为佛陀沉痛的比喻所感动,他为敬重佛陀,乃下令收兵。$ R( d- a$ J" l+ x6 w5 `
$ u% j$ d, M' t% V: o) E" C- x
就这样佛陀对於祖国的被攻,作了三次营救,直到毗琉璃王第四次出兵时佛陀就不再去阻挡,毗琉璃大军攻下迦毗罗卫,释迦族人几无遗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