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2|回复: 35

李开复谈家庭教育:给中国父母的四个建议

[复制链接]
鲜花(327)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09-12-3 16:26 编辑 & G* v4 S& g' e" l# y+ r

5 a3 K) ~9 m: O2 D- l作者:李开复. I  }/ ^2 c6 Y* Q/ p% }- W- n

2 S) }% W! K6 c: P  今年送女儿去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写过一封信给她,后来这封信公布在我的博客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写信,我觉得写信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比言语或电话更能清楚地传达自己的理念,而且信可以长久地保留,不断重温。我父亲以前就常写信给我,现在我书房里还有五六十封,每几年我都会把它们拿出来阅读一下,觉得弥足珍贵。虽然今天是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时代,但用写信的方式来传达一些深思熟虑的想法,让孩子永久留下珍贵的纪念,是一个很不错的渠道。
4 f% F+ J3 K- L" @) {- u7 a1 m) r2 J( `% E1 R0 ~! i
  给女儿的那封信最开始仅仅感念于有太多话想对她说,但是后来决定把它在博客上发表,是因为我觉得中国的学生和父母读了这封信或许会有所启发。除了给女儿的那些建议,我还以自己为人父母十多年的感受,以及作为父母的孩子四十多年的感受,总结了四个建议跟大家分享。
7 B0 E* x; g/ Z8 b; z& V7 v2 c! _
  一、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 ^( h' k  J* M+ ~' T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  惩罚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 E2 D5 e, p1 s( J8 ~" S. C7 r
3 c0 x" J& z# c. \3 b5 `* o- @8 K# J  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1 q5 P* X/ H: B
, R+ K9 D! R8 ^7 H# E  在我给女儿的那封信里,毫无保留地描述了从她的出生到大学我们之间的父女感情,这种正面的情感交流和表达,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在孩子成长时父母应该持有这样的态度。然而也有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过去也忍不住用惩罚、批评甚至威胁、恐吓的方式去教导孩子。# D9 |5 q$ h' j# i9 B( ]; o
  c% w5 d5 p- |4 d2 K6 j9 t6 L
  如果一个孩子在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就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用批评的态度来解决沟通问题;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惩罚或被威胁,就只有压抑自己的恐惧,否定自己的情感,来换取父母的认同。这样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但是也会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压抑,无法体谅他人的情绪,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问题。# E% F$ b0 _7 u
  对小一点的孩子,尤其是涉及到道德或责任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适当惩罚,但是有一点是千万不可以惩罚的,那就是失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多的教训就是从失败中得到的,如果从小就告诉孩子失败很可耻,他就可能不承认失败,或是隐藏自己的失败,甚至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而不会从失败中检讨、学习、成长。
' M! R6 N; p; J  相对来讲,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我11岁刚到美国时不会讲英文,几乎没有任何值得夸奖的地方,但是校长却牺牲自己的午餐时间为我补习,有一次数学课老师问1/7是多少,我很快说出了以前背的答案,老师和同学都夸奖我是数学天才,我虽然不是数学天才,但在这样的鼓励下,充满了自信,而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特点,它非常鼓励优点,而不去批评缺点。当时我的数学很好,美国历史却很糟,老师并没有因此打击我,知道我英文不好,甚至允许我考试的时候把试卷带回家去查字典来做,相信我不会去偷看书。这样的信任和鼓励,反而激励了我学好这门功课的决心,这件事给了我学习的勇气,也让我生出责任感和荣誉感。所以我觉得这样一种正面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
- q# f+ }: k5 ^4 s. w% E
" C2 N  d/ K2 h) q- n$ P! \3 h  二、多信任,少严管;多放权,少施压
$ \# k- A' o- F- z6 c  严管中长大的孩子,无法独立  施压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D3 s' @5 W$ P9 e5 y

& |. `2 v! n3 @2 F) v  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信人信己  放权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责任
0 J' T2 m) x3 e2 F* \0 ?' q: K4 z3 I3 Z
  在严厉管教下长大的孩子,会缺乏独立的能力和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的能力,一旦进入大学没有人再帮他策划,就会迷失自我,无所适从。所以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逐渐放权。三五岁的时候告诉他们怎么做,七八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授权,读了大学以后,他们就应该完全做自己的主人。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去管他,但是我有四个应该放权的理由。
0 E) {) U: s; ~1 r9 L, J: j8 _2 S; ?- D( H' Q7 ^
  第一,父母不见得懂孩子的这一代,可能并不像孩子那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 c! t- X/ W' {
( ]! K* ?+ R4 ^% e  M# w) V5 I  第二,如果父母帮孩子做了太多决定,反而会造成他们日后责任心的缺失。- [1 P/ \) y( R6 _" z- p! T
- g, d( v1 Y1 E. P5 L
  第三,如果父母管教太多,就会淹没孩子自己的声音,他们会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失去自信。我在大学演讲的时候,常常有学生说你总告诉我们要追随自己的心,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么。如果太严管,可能就会把孩子变成这样的机器。* l3 Q1 o6 l9 b' l* X
' E3 G! ?: n, b, k' \  t0 Y
  第四,如果施压太多,会给孩子沉重的负担。今天的孩子有很多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到自杀、抑郁症,这都是在巨大压力下造成的,父母对孩子一定不要过分施压,而应有解压的责任
# p! b5 ^# \+ q% L/ Z
: ]! D: L, r9 z  我知道女儿对成绩非常敏感,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高昂的学费)而对自己要求很高,当感觉到她有太深的责任感和太大的压力时,我在给她的信里说了一句话,很多学生说他们很喜欢,“成绩只是一个很无聊的分数,它是给那些爱慕虚荣的人拿去炫耀的,或者给那些慵懒的人去畏惧的。”这句话可能不适合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还是要培养责任感的,但是我有必要告诉女儿,我永远不会刻意地看她的成绩。7 K2 x( V& f& M

* X' G7 w7 v8 s  p5 H/ l3 b  几个月前,女儿问我是学日文还是韩文好,我跟她说两个都没有用。但是后来我很后悔,就告诉她虽然你的父亲说日文韩文都没有用,但是你都可以去选。我告诉她要追随自己的心,去尝试很多事,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点,在人生未来的某一天,你会有机会把这些点连在一起,画成一条优美的曲线。在我个人成长过程中,有件事意义重大,就是四岁多时我决定不要读幼儿园而去读小学,我的父母答应只要考得上就让我读,最后我考上了。这是我第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我因此意识到自己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有决策权力的人。放权会培养孩子的自信,在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会相信自己,以后也会相信别人。在放权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也会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深具责任感。% \' y& i* B9 X0 M
$ N) S6 h7 F, J! Q
  三、多授渔,少授鱼;多做,少说  9 \) _/ j7 ?: b1 P; E( f
传道中长大的孩子,失去判断      解惑中长大的孩子,仅能记得
+ R& Y8 {. [4 l7 a6 x# p# g" `, f% i9 U$ f  k
  互动学习中长大的孩子,才真懂得  以身作则中长大的孩子,言行一致$ A7 J! h2 _1 M+ ?" h

* e, l; K+ M2 }+ a  在中国的环境中,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有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说教,说教是中国传统的两三千年前的形式,但是在21世纪已经过时了。传道式的教育之下,孩子可能会记住,但不会真的懂得。说教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孩子不认可你,变得叛逆;二是他记住了父母的说教,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仅仅解惑的孩子同样也不会真正懂得。
* Y& e/ X" Q/ @7 B* m& a. S! K7 ]6 D- L
要想真正懂得,一方面要试着经过互动的学习,让孩子知道没有事情是绝对的,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另一方面要“授之以渔”,教孩子思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中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当你把所有学科的知识全部忘光的时候那些剩下来沉淀在你心中的,那才是教育的本质。& }5 V, i$ e2 R% q, f
  我常鼓励我的女儿参加辩论会时去辩论她不相信的那一方,多想一下她不是自然想出来的那一面,这样才能理解事情是有两面的,没有绝对的是非黑白。当人面对两面的时候,会更深刻地思考问题,另外,这种思考方式也会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 Y" q, T  B6 s8 h; j, Z$ G
& K4 k0 i( Q4 k4 Q+ M/ [/ a  除了这种批判式思维之外,同样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有些父母亲会威胁孩子如果再打架就会打他,显而易见这样的教育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正沉淀在孩子的心中的是如何做的,而不是如何说的。那些让孩子守时而自己不守时,让孩子讲礼貌而自己不讲礼貌,让孩子讲诚信而自己不讲诚信,让孩子负责而自己不负责的父母都没有做到真正的教育。所以,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我给女儿的信中谈到了以诚待人,多交朋友,无需强求朋友跟自己一样嗜好、一样个性,只要相互真心对待就足够了。我也跟她举了自己的例子,我身边的朋友都个性迥异,但是如果自己都没有做到,我这样说就没有说服力了。
0 X9 B0 P2 h& U% s8 n' z" q# T* B" c0 k8 y1 C3 |
  四、多做好朋友,少做严长辈# B( d1 ]- U( R% z: F4 I
$ s# j+ A4 ^* B4 V( u% T/ G
  规矩中长大的孩子,保守胆小  父母附属品的孩子,被动听话' ]5 t4 [( q; n
* P+ b4 O* T" t, {1 k; _
  轻松中长大的孩子,乐观快乐  做父母朋友的孩子,爱人爱己
4 h9 R5 a2 S3 ?6 u
, ?1 E6 b6 @1 W+ ^) v  我的父亲是个很好的父亲,他爱国、诚信、非常负责任,但是他从来不跟孩子打成一片,严守着长幼有序的界限。对父母尊敬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在这个时代成长,孩子的心中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压力,当他们面临问题、困惑和挑战的时候,如果只是觉得父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就可能避而不谈,慢慢就有了代沟和隔阂。家长也许会觉得孩子太难懂,但其实可能是自己没有放下架子,定了太多规矩。
' |( v$ x. V9 ?- K7 R% @; E8 N( A7 v( U: _, M& F) j# t2 {5 y/ W% Y0 S
  在太多的规矩和框架之下成长的孩子会胆小、保守、被动,新的时代里这样的人很难达到自己的潜力,也难在优秀的企业或学校脱颖而出。今天我们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乐观的,是能看到一杯水半满而不是半空的,是能够对父母亲有信任彼此倾诉的,是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
. M- ^& K4 t# x7 U4 Z( V$ W* U2 ]3 h6 Y/ J3 u: }
  所以我跟孩子在一起时,总告诉自己不要有架子,我的孩子会像朋友那样跟我开玩笑,也有很多话跟我说。以前我都是用电子邮件,但自从要跟女儿沟通之后,我就经常用IM,在IM上,我发现她讲的很多话都是奇奇怪怪的(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有那么一套九零后的网络语言),我也学着跟她这样讲,刚开始时她觉得很奇怪,但是后来她告诉我我是一个很可爱的爸爸。其实孩子不但愿意,而且非常渴望做我们的朋友,我们也非常需要他们做我们的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今天的孩子很多习惯跟我们已经不一样了,让他们来学我们时代的规矩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的。
) [6 \  F- T$ ?
" `9 S" P7 P) b# X1 W  那是不是就完全不要规矩呢?当然不是这样。规矩可以有,然而:(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要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讲好的惩罚;(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有启发的作用;(5)孩子越大,规矩越少,放权越多。
  Z$ N% U# w% W3 y! N! H
  }8 e8 v4 s$ P  这是我的四个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和启发,中国的未来在中国的青年中,而中国的青年都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最爱,所以让我们以后能够彼此勉励,把他们培养成他们最好的自己。
鲜花(1181) 鸡蛋(48)
发表于 2009-12-3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What are the achievements of his children?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3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俗了吧,啥样叫成就啊? 象我这样,不给社会添麻烦,不给家庭扯后腿,就算是小有成就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3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当然,我就是攀比,批评中长大的,不仅父母,还有老师都这样灌输我们的,我的痛苦是大大的,同学之间没有朋友。我决定不让我孩子这样成长。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3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管孩子有没有社会认可的成就,只要她幸福快乐,有个健康阳光的性格,遇到问题,能自己找到出路进行排解,不要走偏,能自食其力,我就为她高兴。
鲜花(1181) 鸡蛋(48)
发表于 2009-12-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俗了吧,啥样叫成就啊? 象我这样,不给社会添麻烦,不给家庭扯后腿,就算是小有成就了。
/ `. B; j! [* S; w3 ~7 M就为这个 发表于 2009-12-3 16:17

0 r0 a) Z6 U, G, Y4 f) SIt's OK to be just a normal person. But then why should we read this whole piece of crap?
: B' h5 ]0 Q5 w. B) C7 r) _. A4 E- `
' c" A3 O8 h: n1 a; z" L5 D+ \If he is trying to teach other parent about parenting, he better demonstrate his credentials first.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觉得,不管孩子有没有社会认可的成就,只要她幸福快乐,有个健康阳光的性格,遇到问题,能自己找到出路进行排解,不要走偏,能自食其力,我就为她高兴。
4 D0 V- R( c4 G: p就为这个 发表于 2009-12-3 16:21
/ F, S8 X4 n# H. j# m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What are the achievements of his children?9 ^0 {: Q1 ?1 v: s7 S( {/ D
小黄 发表于 2009-12-3 16:13

5 a* i0 }: p- ~/ R6 {$ K- m7 _( ]/ G关键是我们每个家长定义的成功不一样呵。。。$ ]! H! r5 m( S$ w: e
& S! P% _+ \" c4 x. O2 r, T
作者家的定义我是不知道了,我们家的"成功"定义就是活得开心,遇到事情可以懂得思考,可以理智地选择,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得到就行了。从没想过什么名校呵,职位呀。关键是孩子可以有个健康,智慧, 快乐的人生。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觉得,不管孩子有没有社会认可的成就,只要她幸福快乐,有个健康阳光的性格,遇到问题,能自己找到出路进行排解,不要走偏,能自食其力,我就为她高兴。
+ f9 ^0 a* M8 `/ `就为这个 发表于 2009-12-3 16:21
  G4 {* F) K7 V9 ]9 G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被我HIGHLIGHT的,都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呵呵。。。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09-12-3 16:52 编辑 $ ^- O& x# \; q* K6 Z
It's OK to be just a normal person. But then why should we read this whole piece of crap?4 s- G8 T3 T4 r  O* R' V  `' n8 |
" M5 y. S$ @' ~  R  f0 A' R5 e9 G2 W
If he is trying to teach other parent about parenting, he better demonstrate his credentials first.
  u& o( V! Q) o* P: M5 y$ u3 k* ]: A小黄 发表于 2009-12-3 16:22
& l  k% ?# }5 Z0 {

9 v5 Z/ U8 s* n) `. v5 l3 V7 }$ w( v# g6 b
* o* W; m% ]6 W2 _& M6 ]6 n) N
. ^+ B+ B  d% M! P. M; C$ r' w
虽然社会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沟沟坎坎,晦涩艰难。但是用了 this whole piece of crap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倾向于相信自己。在有所得的时候倾向于感激所有。也因此更容易幸福快乐一点。而这一点,是像我这样的一些父母最希望孩子得到的。
$ q. O1 S3 b% d- J# f4 E3 S
5 \$ q7 d2 R6 E% S至于孩子是不是“成功”,那要看他们在自信和快乐的基础上自己努力的情况,并需要适当的环境。作为父母只能是创造条件。希望成才,但并不是终极目的。
鲜花(86) 鸡蛋(3)
发表于 2009-1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PTL一定是个合格的家长
鲜花(1181) 鸡蛋(48)
发表于 2009-12-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用了 this whole piece of crap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倾向于相信自己。在有所得的时候倾向于感激所有。也因此更容易幸福快乐一点。
# j6 C3 I: P4 y) D2 {2 R
4 `; A$ g0 {% |6 i) E+ k# z虽然社会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沟沟坎坎, ...) s/ ?7 |5 ?5 I: q. C
白水 发表于 2009-12-3 16:44
- `& ]  @" q+ _4 d# Y
9 s* d. b- H) d; C6 N% b& B7 j
. O% A/ T: U! |6 M% m/ X* @
Prove it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3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Prove it2 h6 v+ A3 E- w
小黄 发表于 2009-12-3 16:50
$ A1 r6 n4 m% _$ k9 S
咱俩不就是现成的正反例子吗, 7 y* r! l2 g3 w/ o) b

8 A# a* z* F: {! B1 b" q/ x) s" t0 g你看你自觉有罪,老是责难于我,但我不为所动,依然相信自己是风景那边独好的山东大葱。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PTL一定是个合格的家长
; S8 ~9 u) l, q+ g# D- _3 e6 X# F+ s! g3 Gpchell 发表于 2009-12-3 16:46
  t$ s" w) k, v
作者可不是我哈。。。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09-12-3 17:03 编辑 , r1 w! G; a. u# ^+ b' O. R

2 W* Z1 m, p& A9 @
咱俩不就是现成的正反例子吗, 6 a0 ?/ Q! w+ e' W; A, p. n. d

- [3 b* S1 @# J9 N/ v! B你看你自觉有罪,老是责难于我,但我不为所动,依然相信自己是风景那边独好的山东大葱。
$ }- N, u) f$ Q4 Y* m& {1 l白水 发表于 2009-12-3 16:57
, C0 o; d9 b' k' t7 b- T' w
7 F3 E* G1 g" Q% o4 t+ E4 q
这棵葱还真不小呢。。。还请白大葱写写回忆录,如何?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 |8 }# x2 v) {6 l  x
8 B5 f7 v- B9 O& j. y
这棵葱还真不小呢。。。
3 e; A, ^+ `. t; `+ _8 t1 {  TPTL 发表于 2009-12-3 17:00
# ?9 [) j: J/ `; j6 N

, a5 P+ S+ u9 ]& @2 l: R' }8 K3 o0 V
下班了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就是人的自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自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鲜花(1181) 鸡蛋(48)
发表于 2009-12-3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俩不就是现成的正反例子吗, + d* Z3 n9 ^% {. R5 k% [# S# N
! |, C( d# Y' _& B( t# R
你看你自觉有罪,老是责难于我,但我不为所动,依然相信自己是风景那边独好的山东大葱。 : w0 y1 c$ S. F! Y
白水 发表于 2009-12-3 16:57

7 L3 ^. [0 I# b" }# O哦,如果是这样的话,白水老爸谈家庭教育倒是可以听听。不过还请老人家另开一贴。! \) [$ X# [9 K2 A4 r- s/ t% C7 k
这篇文章是所谓“李开复”,我让你证明的他教育子女的资历啊。
鲜花(1181) 鸡蛋(48)
发表于 2009-12-3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说真的,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就是人的自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自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怎么培养出来的呢?4 y; C( ?7 i( c( x4 J6 w8 j
PTL 发表于 2009-12-3 17:05
4 H# p# S( g+ n; s$ J
人的自信最初来源于其他人的正面评价。等到定型以后,就是别人评价是负面,也已不为所动了。
鲜花(1539)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3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着很不错,就是够不着. 有点儿空中楼阁的感觉.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人的自信最初来源于其他人的正面评价。等到定型以后,就是别人评价是负面,也已不为所动了。' j: h5 Q5 [& [, N& O( h& U8 p3 X
小黄 发表于 2009-12-3 20:11

) ~- k! j: X9 g& H
2 Z$ w: R0 {. u+ k$ }4 W; r* W支持第一句!
鲜花(28)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4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听着很不错,就是够不着. 有点儿空中楼阁的感觉.5 j; ~; R0 R1 [! r% J
眉心眉飞 发表于 2009-12-3 20:41
8 k9 @& `7 N1 f  ~# h
% q* B: K% d4 ^1 z$ W0 Q
同意!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 小黄   ?. l4 T: P: P2 ~% E! d2 s, u
( ~2 p6 \7 p! Y: H& p
1 R3 y0 s1 H6 O4 Q
你怎么也开始关心孩子教育了
鲜花(1181) 鸡蛋(48)
发表于 2009-12-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9# 小黄
* g2 e! S) c# @& g: e; ^) w
: j- ^' J3 f  L0 Q. x4 P4 Y
2 a, w/ h9 J6 m4 W* f: Z9 x7 |6 y你怎么也开始关心孩子教育了; n- X7 A  S6 Y) i/ a: c
白水 发表于 2009-12-4 12:44
5 x/ x, H+ f3 ^2 f
You wouldn't ask if you know how old I am.
鲜花(1535) 鸡蛋(28)
发表于 2009-12-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李开复
; f, R; o9 D1 j' d1 b4 l6 l
, N  E2 w  V6 u  今年送女儿去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写过一封信给她,后来这封信公布在我的博客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写信,我觉得写信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比言语或电话更能清楚地传达自己的理念 ...
: T1 H2 T: D7 C0 zPTL 发表于 2009-12-3 16:10
- l/ `) [" _7 H
我只做到了第四条,太惭愧了~
鲜花(1535) 鸡蛋(28)
发表于 2009-12-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You wouldn't ask if you know how old I am.
! q) h- b; f/ t0 k" ]- Z3 z6 `小黄 发表于 2009-12-4 15:51

7 s) i' q0 a# k: h有好消息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4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自己都不完美,怎么要求孩子也完美呢。我也是常常发完火之后,就忏悔。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4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quote]
+ m6 P: e- ~) r, ~* z9 X1 U+ ?& N& V这篇文章是所谓“李开复”,我让你证明的他教育子女的资历啊。
! I" \' F* s# y) s" o5 R8 }$ o1 \: s" J# n8 k9 S) @. F
GOOGLE 结果:' j* B+ I9 E; Q/ C2 S" N% e
李开复教子经:培养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1 n" }4 s; \. q* ^
  W" a9 C6 A- }4 c7 u8 a1 i4 b
李开复 + b0 t8 _; N* x3 s
生日: 1961-12-03
, F3 e3 J: U2 ?1 N( ^! W4 B3 T  u籍贯: 中国台北 ' f5 r7 m0 e) N3 g' @- s; p' v
公司: 创新工场 * g& t7 r* @% x* D
职位: 董事长1 Z1 h+ B, R# S% U

0 a8 \$ m6 _. G, A6 I( P1 c+ D祖籍四川,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台湾, 现与妻子(谢先铃)女儿(李德宁、李德亭)居住美国西雅图。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李博士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李开复博士同时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的院士。
9 \1 `0 W: K' |! r0 `" I& y/ k0 B5 n4 I
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2000年升任公司副总裁,调回总部负责自然界面部。李开复是国际知名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原为卡耐基梅隆大学副教授,曾获《商业周刊》1988年“年度最重要的科学创新”称号。2005年7月加盟Google,任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A1 a- V/ t5 J: N9 j; ^6 R

1 t- j* E$ R# N  h5 ?7 G  H: Z& B7 b 李开复年少时,父母对他的管教既开明又严格,在他五岁的时候,就让课业表现优异的他自己决定要继续念幼儿园还是升小学,十一岁时就让他离开台湾,到美国求学。他描述自己自小就顽皮,但母亲王雅清女士对他这个幺儿很是慈爱,从不曾因为他顽皮犯的小错而处罚过他,但却有一次,在他向长辈夸口自己考试总是满分,“连九十九分都没有看过”之后,为了要他戒骄,在他一次考不到满分时,不惜以家法狠打他一顿。父母既爱他,又不放松地管教,让他成为少数能够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全球知名企业高级经理人。
$ d' i* N5 K2 j9 \) N3 m+ k5 Y  三十岁那一年,李开复自己也成了父亲,他承袭父母对他的管教观,敢于让孩子独立自主做决定。对于一对千金的教养,他舍中国传统的教养观,并不以教出“乖巧”的孩子为目标,而认为“积极”是教养中最重要的事。因为目标不同,所以“规矩要愈少愈好”、目的是“培养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 [7 ~# I& }3 {
  今年八月初,他接受《商业周刊》的独家专访,以“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口吻,分享教养一对千金的心路历程:十六岁的大女儿李德宁擅于文学诗歌,十二岁的小女儿李德亭自信活泼、擅于创作。他也坦诚分享身为父母可能会经历的迷惑,曾经犯的错误,以及身为父亲的愿望。以下是访谈摘要: , v" g+ \+ N$ A7 E9 M  c# M, j% O3 Z
  A、主文
5 J- q1 [, ]0 C. H5 w  教养子女有许多需要重视的原则,但如果我只能挑选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会说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性。有了积极,其它的特质如理智、快乐、自信等等,就可以自然而然随之掌握。6 j8 ^! z9 d1 I! q2 A6 e$ n) y# b
  主要的理由是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消极被动,只是听话,或害怕处罚(的孩子),他们进入社会往往会觉得非常地迷茫,不知所措,会习惯性地需要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但当一个孩子有积极性的时候,无论是要读书,要实践学习如何找工作、找兴趣,其它的事他都可以自己安排,当你有了积极性之后,就可以自己设计了。
3 C. f( V  @# V8 t7 o* d  虽然我们做父母的都想要把子女呵护一辈子,但培养他们积极独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并不是说当孩子三岁的时候,你就让他要独立。当孩子还分不清楚对与错的时候,父母还是要辅导,但是父母亲要学着慢慢去放手,慢慢地,让孩子自己去决策。
( ^, h8 B7 g6 J, s( }  1、只是听话不是优点! p9 K% ~8 q% V. P. ?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听话,听话就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绝非是我培养小孩的目标。但如果乖是善体人意、懂礼貌,这些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 ]2 x* d4 t! V$ A. k  不听我们的话,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有权力来跟我们讨论一些事情。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那不就是我们所要的吗?
( F* D6 |8 {4 p) I  2、孩子愈大规矩要愈少  a! |, n) r' g
  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
2 o9 A" @$ j" {9 ]2 l  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 m: p! M: Z0 U- C1 \. T
  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8 X( O4 r# w0 v7 d! h" p  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讲好的惩罚;# H* {3 R# i; ?) C  q
  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
4 Z) J8 R, ~5 L  }4 f  如果你不告诉他原因,孩子不会因为你说的一件事是对的或是错的,就在心里深深记住。设立规矩却又不讲为什么,一方面,小孩子就无法学习自律;另外一方面,孩子会把父母亲定位为独裁者,没有通融的余地。如果你订了一个他无法接受的规矩,他不是认为你不好,就是会叛逆性地想去做什么。' K* Z! n5 W  }' l
  这些规矩,如果你把它订得像是监狱般的死硬,如果孩子违背了,我就要来处罚,孩子听话就会变成一个他律性的,而非自律性的,他律性的规矩恰恰就会让孩子变成消极被动的,只有自律性的才可能变成积极主动。! a9 ?6 N( Z* w* v% t
  我觉得孩子愈小的时候,可能愈需要这些所谓的规矩,但随着孩子长大,可能父母要学着信任孩子。违规要惩罚,但规矩要愈少愈好,而且孩子愈大,愈需要愈少愈好。、
6 Y' S7 y: J- E. o  3、创造不需要处罚孩子的环境
# |% [1 W9 T; e: d  不过,处罚还是会的。我大女儿比较小的时候,可能是六、七岁的时候,在计算机上与陌生人讲话。我们那时与她约定,如果你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讲话,还是上了一些比较不好的网站,被我们发现,就可能……比如说,两天不可以用计算机。这是他们比较小的时候,现在已经不管那么多了(笑)。' d) d* r+ [9 G9 M* D
  但我觉得,任何的惩罚应该都尽量地不要做。我会宁愿让她没有犯错的机会,而不是让她犯错、被发现…然后受到惩罚。8 Z+ s% E  K8 g. Y
  每一次孩子违背规矩受到惩罚,其实对她的心灵都是一种打击。孩子违背规矩的话,可能都有理由。也许她是抱着侥幸的心态;也许认为这件事只要不被捉到就可以做;也许她说,你订的规矩,我不同意,我就要叛逆。不管是什么理由,最后孩子违规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被捉到或没被捉到,对她都是负面打击。
) U, p+ o+ ^- U. D: f- y5 X" K  所以什么是我们在乎的?宁愿营造一个环境,让她没有机会犯错。比如说,我们会把计算机放在家庭厅里,位置就在厨房,餐厅,客厅中间,每天我跟我太太,总有一个人会在这三个地方走来走去。这并不是监视她,我们也不会走到她跟前,看她正在做什么事,但她知道我们在她旁边。, X# k! O. q0 n) b% n
  4、气忿下先叫停发怒处罚伤害大+ T8 G4 H9 h' B+ O" D* ^
  不是光立规矩的问题,还有互相体谅的问题。假如说,她脾气不好,对我们大叫之类的,我们也会去考虑是不是因为青春期荷尔蒙,而不会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
- Y* j( O8 ^* {' M9 R  如果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一定是要跟她讲的,但是就跟大人吵架也是一样的,你在气头上,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一个叛逆期的青少年发脾气,你打他一顿,骂他一顿,大概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叫停,当时你就不要理他,等双方气消之后再来讲道理。
* O5 ]" \% n: i8 I! N/ p* a. K  我有些时候也会脾气不好,我也会希望对方可以叫停,两个脾气不好的人在一起辩论,不会有好下场。
! H7 a  ?; B0 f3 |* i1 c: v  (教养孩子)和与他人相处是一样的,无论我是在公司里面对同事,还是对我太太、兄姐等等,任何时候当一方开始发脾气不理智了,另一方一定要学会叫停,这是我从人生历程慢慢学到一个比较有用的方法。
7 w; E( T8 B1 O6 @  对呀,我也承认我打过小孩。大概是在她们(两个女儿)十岁以下,各挨过一次打。过去几次,当我比较不理性的时候,对孩子太凶了也好、打她们也好,事后都蛮后悔的。并不是说她们没有做错,不该得到惩罚,而是觉得这样对父女关系,对她们的成长过程,都有负面的影响。
5 m! p' L8 n; o  身体的疼痛是可以很快复愈的,但如果伤了她的心,你对她这样粗暴,她会想,“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或者亲子的关系会变得有点隔阂,“你是我的朋友,你怎么可以打我?”让她们觉得无助;或者做父母亲的会觉得,“我怎么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些情况会造成我,或者其它(有相同情况)父母的后悔。这时就应该下一个决心,就是以后不要动手。
- |) _# Y+ f: k5 _/ E' C8 X  5、百分之三的时间想管教百分之九十七时间做孩子的朋友
5 s/ u: _: p+ Y0 Z; _0 N) I/ N  其实,考虑孩子的时候,我最多百分之三的时间在考虑纪律与处罚,百分之九十七的时间,与这些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觉得我们做父母主要的工作是去理解孩子,做他们的朋友,然后鼓励他,帮助他,帮他出主意,做他的军师,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如果把管教当作是父母对孩子主要的手段或目的,在做父母的本质上,就注定要失败了。
& e; {5 @7 P4 K8 K) M) o: v  比如说,我大女儿会喜欢写些爱情小说与诗歌,然后我就会想办法帮她去修改啦、出版啦,鼓励她哪一篇写得好啦,会跟她开玩笑啦,说这篇是不是在讲你自己的故事啦?8 ~3 |5 F) A  }; `' G
  小女儿比较顽皮,她喜欢拍一些好笑的照片,我也会跟她录一些好笑的音啦,拍一些Video(影片),写一些自传啦,她年龄小还不会打字,都是我帮她打……。' v% L% v- h  P# U* `* _: u
  我小女儿小时常跟我说,“我好笨”,其实她一点都不笨,只是恶意的同学中伤,于是我慢慢培养她的自信,我看她的日记写得很好,就夸奖她,鼓励她再多写一点,她写出兴趣之后,居然自己写了一本《自传》,到处给人看,还放到了我的网站上的“个人背景”里。(笑)7 |4 O1 d" s, S; N/ v: e
  以前我大女儿比较害羞,有些问题没有听懂也不发问。我和她制定了一个可衡量的、实际的目标:她每天举一次手,如果坚持一个月就有奖励。然后,我们慢慢增加举手的次数。所以她就订了一个目标,每天上课时一定要发问,把不懂得的问题问懂,每天下课时衡量自己有否做到。后来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是除了发问,她上课不参加讨论。在下一个目标,她就订了要自己每天至少一次举手参加讨论。一年后,老师注意到,她对课堂发言有了足够的自信。2 @" V9 u) a; K6 ~" Y
      6、做孩子朋友的第一步没有被惩罚的威胁
) H, X7 E3 e7 s( ]9 N# B% a  我两个女儿喜欢逛街,我也培养自己去逛街的习惯,她们喜欢台湾年轻的歌手,我也跟着听呀!无论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计算机游戏,我都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如果你要做孩子的朋友,那只有你学习他的语言,他们是不可能会来学你的语言的。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你就不能理解现在孩子的所思所想。
9 A+ s/ d8 p, w2 |$ r  p& z  把孩子当作朋友,和他谈心。可以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他他一天经历的事。如果他告诉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训话,不要生气,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刚开始时,如果他有点不敢讲时,先对他保证不要生他的气。
! s8 w1 ?( S8 J- A, w  }5 Y  其实父母亲要做孩子的朋友,定义就是无话不说。你要让他对你无话不说,前提是他要对你有足够的信任,“说了以后你不能骂我,不能批评我,不能认为我很坏,很不好”,最多你是听我倾诉,或帮我开导,而不是一听就要处罚。- N  X0 F  F( R4 r' S
  我的为人处世很多是学自我的父亲母亲,但是父亲在世时,他没有和我很亲近。在他过世之后,我只能通过我的母亲、兄姐来理解他的想法或为人。我想这是中国常见的父子关系。我感觉到,父亲是很了不起的人,但没有机会更多认识他,因为这份遗憾,我尽量花时间陪我的小孩,而且尽力做一个可以和她们说心里话的父亲。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以后,无论他是否成功、我的教育是否成功,我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把我当作朋友。9 Q, A" i, t$ d0 p( t' N+ ]
  7、培养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d3 y% c2 \$ L' p- D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的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放不开手脚,这样却导致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
6 c- o. |  @0 h' N, i- i2 s1 ?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PeterDruke r)指出,“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进入了社会后,孩子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创业还是加入公司,学工还是学商……,每一天面临的都是选择。孩子需要独立性、责任性、选择能力、判断力。
6 i0 h/ V: ^4 S; c1 e  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
4 i0 u# C+ O2 ~) q: E  我小时候记得最清楚的事,是我五岁的时候,告诉父母亲说我不想读幼儿园了,大部分的父母亲可能会说“好呀,好呀,我认为你应该继续读。”或“不,不,不,你不该再读了”。但我的父母就是把这个决定交到我的手上。
1 j. H; j* o0 z$ |: `  他们一方面告诉我说,你去读的话,可能是全班最小的学生,与你同龄的人在一起,有什么不好呢?另一方面也告诉我,当然,你要去读也可以,我认为你可以学得更快,成长得更好,还告诉我如果考试过了就可以读。讲清楚事情的利弊,让我决定。5 d! C6 G% _9 h8 e2 l# v( r
  当Google创办人布尔(SergeyBrin )与佩吉(LarryPage)接受记者访问,到底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曾经就读过的哪个学校时,他们的答案并不是斯坦福大学,而是蒙特梭利小学。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 K" ?: Z! _* {* u6 L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除了把选择权给孩子,培养孩子的负责心、好奇心,信任他们,别无他法。然后,还有五件不要去做的事:
: s2 I5 ^0 J2 o( P: y* A+ J  (1)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计算机,不要说,“不准!”告诉他,如果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
0 b" e" n4 i! w: H( @  (2)不要惩罚失败。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学习最好的来源,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如果父母只要想要孩子避免失败,会有几个不好的后果,第一个就是孩子可能会为了怕失败只去追寻那些很简单的目标,不敢自我挑战,把自我的目标订得太低了,第二呢,他可能认为失败是一种惩罚,是羞愧的事情,甚至失败了不承认,或是无法从中学到教训,这是相当可惜的事情。
* Q: _$ w# c+ |, o# f  (3)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 T" W# \6 A! `) E6 B& B% b  (4)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 r  O0 x3 ]& m( ^! z' x  (5)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不要觉得自己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有服从。
! o1 J9 r" {2 {/ o  在管教的方法上,没有一定的对错,因为孩子要因材施教;另外,我觉得父母亲也有自己的个性,不代表只有一种方式(才是对的)。但对我来说,我个人认为(加强语气),对一个孩子来说,你用“不允许”,“不准”,“做了违规就要处罚”,这种传统的方法来教导孩子的话,我觉得他会学会的就是:“我不应该做这件事,因为我怕惩罚”。, E! H* Y# U" ?+ W
  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鼓励他们,激发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该有自己想追寻的理想,更鼓励他们正面地往这边走,负面的则才用“稍稍的”惩罚把它挡住。
( [( g9 h* E- K" i& C 9 N2 l3 `, f+ k
李德亭-基本资料        李德亭,李开复与谢先铃的小女儿。
0 ?9 I- V8 a9 P姐妹:李德宁
/ o, ?  @% A2 Q" f; `母:谢先铃
# Y5 D1 v( h8 i2 b) X$ n父:李开复   b: ?3 E5 l; u
擅长:创作% k0 ^& |8 l/ Z# |! k, z
; H1 |5 X5 @8 s
李德亭-教育方法        小女儿李德亭刚到中国时常常跟父亲说“我好笨”,其实她一点也不笨,只是不太适应中国的教育方式,李开复就努力培养她的自信。小女儿喜欢写日记,李开复抓住这一点,经常夸奖她,小女儿受了鼓励,对写作产生了浓重的兴趣,最后竟然写出了一本《自传》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4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0 08:17 , Processed in 0.224788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