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2月26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昨日报道,知名专栏作家乔纳森·威尔(Jonathan Weil)周五分别分析文章称,花旗集团不太可能准确预测该集团能在未来20年中生成的可课税收入,以下为此文概要。 ! @1 W# X* W$ J- N H) u/ D8 s
当美国财政部上周宣布在公开交易中出售其所持花旗集团50亿美元普通股时,该集团在两天以前刚刚表示,出售交易已经完成。这一延迟提醒我们,未来是多么难以逆料。 2 }% y, J* f+ k# L$ _" T8 [$ P 6 k: ^4 y- g* V6 l( k" t( G 那么,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花旗集团要对未来20年中生成的可课税收入作出预测有多么困难。 0 [1 R4 K2 B8 m; m8 G1 C 0 H. j6 Q4 c2 @& q0 y- C3 m6 A 如果你认为花旗集团的高管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可能只是相信花旗集团资产负债表中的所谓“递延税项资产”(deferred-tax assets)拥有380亿美元的净价值,这一价值相当于花旗集团股东权益的27%。请记住,这还是那个太晚发现信贷紧缩状况的花旗集团,那个没有政府援救就无法生存到今天的花旗集团。, ]/ A6 z# r5 G' _* |
4 ^2 [2 f7 {9 L b% _1 x0 m 通常情况下,递延税项资产包含可扣税亏损和支出,公司可用此减少未来的税款。问题在于,递延税项资产仅对那些能够盈利和支付所得税的公司才有价值。 0 T; Z+ v( N2 [ 2 F- w: v0 S& b+ \) P 此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花旗集团很可能将连续第二年报称净亏损。2008年,花旗集团报称其净亏损为277亿美元,使其此前两年的净盈利表现黯然失色。该集团在资产负债表中保留递延税项资产,是假定它能在未来赚取足够的可课税收入,因此有能力利用所有这些资产;但如果赚不到足够的收入,则该集团将不得不通过计入“估价备抵”(valuation allowance)的方式来减记这些资产。- V% z1 K) P# b# e. i) M
8 ?4 O' t6 O) m1 `* `4 T3 i: O 截至9月30日为止,花旗集团的估价备抵为零,等同于2006年以来的水平,但当时花旗集团的盈利接近于历史高点,其递延税项资产净值仅为47亿美元。与此相比,其他三家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均从未采取过如此极端的姿态,而且它们的递延税项资产也远少于花旗集团。) c) r; t; F% y+ b0 }4 M
, E. T- k' F g+ ]( v 在这些“规模过大而不能倒闭的”银行中,最强大的一家是摩根大通,但即使该行也在其截至去年12月31日为止的130亿美元递延税项资产净值中计入了13亿美元的估价备抵,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也是如此。, n5 e V( A7 K1 Q
$ y5 A9 o _- @% ?8 I) f
那么,其他银行都需要估价备抵,花旗集团如何才能作到不需要?花旗集团的发言人乔恩·迪安特(Jon Diat)拒绝回答这一问题。 i" M1 ~) ~# i2 X; o# E: I8 u& \6 H
就我而言,如果花旗集团是所有商业银行中最健康、最能盈利的一家,那么这一结果可能还有些意义——但它绝不是。(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