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3 u \/ H% i1 R# N 如果没有欧盟内部较为富裕的国家出手相助,希腊恐怕真无回寰余地,而欧元也面临着分崩离析。不过因为德国银行是希腊的“大债主”,因此希腊主权债务违约的最大受损方还是德国,所以料想德国定会出手帮助。而除了希腊之外的其他欧元区国家,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意大利等“欧盟边缘经济体”,都有类似的财政问题,如果希腊债务危机一旦得不到解决,西班牙、葡萄牙乃至欧元区的东欧国家债务危机,将会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最后欧元肯定崩盘。因此,德法等欧盟核心国最终会出手拉希腊财政一把。& p6 g3 t4 R. y
. q# R U; Q" T Q6 Q/ M 2月27日,欧洲议会德国议员约戈·夏齐马卡基斯称,德国、法国和荷兰计划购买希腊国债,进而帮助希腊度过债务危机。按照夏齐马卡基斯的说法,德国国有KFW银行和法国政府财政机构信托投资局将购买希腊国债;另有报道称,德国和法国计划购买希腊国债,进而帮助希腊度过债务危机;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定于3月5日访问德国并会见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欧洲联盟负责经济与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计划于本周访问希腊,从各种迹象看,德国出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背后,是欧元区国家财政主权各自独立的结果。德国民众目前已经强烈反对救助希腊,就算这一次德国政客硬着头皮拉希腊等国财政一把,下一次出现这种危机,恐怕只能采取自救措施了。 5 v6 e4 E# g' ~% U3 e$ J" Y' D# P) l
这就牵扯到欧元的核心缺陷——货币和财政主权的分离。欧元是欧盟各国让渡出货币主权的结果,但各国的财政主权却没有让渡。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信用,背后的依托是一国的经济。而欧盟内部各国经济差距很大,相应的货币财政政策不可能一致,一旦财政政策不一致,其后果自然就要反应货币价值上面。就这个意义上说,货币财政政策是不可分割的,必须改变“车拉马”的现状,而转为“马拉车”。欧盟各国在让渡货币主权的同时,今后也要让渡出财政主权,否则欧元仍然“在劫难逃”。 - O/ W1 Z7 {* Q' M2 |% s ! W: w9 c+ g p1 o8 C 最近,欧盟机构与成员国之间、欧盟三大机构之间争夺权力的摩擦时有发生。有舆论认为,权力之争已将欧盟新宪法《里斯本条约》“先天不足”的特性暴露无遗,同时也让人们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产生怀疑。但欧元的诞生,给欧盟国家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一旦欧元崩盘,欧洲一体化进程终结,其经济崩盘的后果,是欧盟内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f% @1 W7 H! ? ~5 e; d; v
4 V2 }" [7 H( n, Q5 Y2 \
危机,就是“危”和“机”同时并存。此番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给欧盟各成员国敲响警钟:如果他们想继续让欧元存在,那么未来日子里,只有逐步让渡财政主权,成立一个“欧盟财政部”。这个角度看,此次欧元市场惊魂,也许是欧盟历史一大转机,但是未来欧元区如何自救,只有拭目以待了。 Z: @) L) p* Y: S/ Q1 B.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