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51) 鸡蛋( 20)
|
在阻挡和动力之间选择--陈佐人(回答沈中那篇)08-07-28 16:07 发表于:《Our Family》 分类:未分类7 {' [+ b, @4 { J6 I& ~" Q7 E- \% g
在阻挡和动力之间选择--陈佐人 , h8 C& E# q4 w; b/ H7 A- ]% ~
I! C, b! O+ B5 ~8 x8 T6 _: a
; u& F: @) ^" I% @+ V+ V3 ^& N# y 蔡越采访, O- U2 u" J# p0 j# d: A# N/ X
p3 g; W5 i" t, D* b$ Z. }
陈佐人牧师,美国西雅图大学神学系教授,着有多部中英文神学著作。本刊记者就沈; d$ o% D7 g t- _2 `& i+ @
中的〈我为什么成不了基督徒?〉一文〈以下简称"沈文"〉。对他进行了采访。 ( R+ n: o( l, A
L- X! B5 f' v% ?" q
% R# L1 H: @+ D+ J( c6 ]: o8 |1 M! ]' F) _, _; Z/ Y0 Z
在真理与常理之间
4 t6 z+ c+ e) c' H+ H3 j8 W/ l. l2 [8 O
4 i; F1 M9 p J 记者:沈文中提出的问题,在大陆知识分子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您对这+ v7 P+ }+ M, D8 ~
些问题,作何回答? 3 n2 X; Y2 c; z$ F1 w6 H
- V0 \9 h, `% G+ i6 f6 `5 C0 }
陈佐人:从沈文的字里行间看出,作者有着一套很好且系统化的价值观念,比如应当% ?5 r+ G# A, \( T0 e
男女平等、人人平等,应当有公义等等。这套价值观念系统是基督徒也认同的,因为这就
: Q1 P; D- Z& W0 Q, r是上帝摆在人心中的公义感、怜悯感......孟子说"人有四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
' c3 k$ }/ K# B5 [- @让之心,是非之心"。上帝把这些放在了所有人的心中,使得"公理自在人心"。 ( ^2 g6 W" m/ M% m" B& A% A) }( Y2 {$ Q
* R( s5 {' {. J1 b 但是沈文至少也反应出作者在思维方式上的两个问题: . G6 B1 N, L# \& H( u: Z4 y+ ^! @; L
& X; v! K! Y# K; p; W 一是作者以人类的常理为绝对真理,认为违背了常理的,就不是绝对真理。而我承认
6 o8 F3 o$ |- k0 m8 P% h真理中确有一部分是符合常理的,但我也相信,真理中还有一大部分是超出常理的。
5 I3 h& O: I6 Y8 t1 Q) k3 J( G
7 j+ [6 Y& w- ` I' y" L 二是作者心中有崇高的愿望、对美善的执着追求,这是我很尊重的。但是他却因此而: Q, }; ^5 ^- h% W) d' Q
无法接纳"有全能的、慈爱的上帝,人世间却仍有不完美"的观点。他没有看到,在上帝的
2 Q. k6 A3 n5 K5 B慈爱与人世的苦难之间还有一个环节,是那一环节造成了人世间的苦难,那一环节就叫做+ N$ B/ n8 w& G3 Z! j: w7 s$ c( v
人的"堕落",即人对上帝的背离。
; D3 u3 o1 @. L8 q( f/ X" S0 Q
. m. R0 U- Y {$ w7 o9 K, y8 }( G& B1 [, M9 y: l7 X
, }" C' ]$ q) N; O5 @7 t* H地狱的真正痛苦/ s) T& o2 \4 B
, C( f1 y, p4 l& k! i 记者:沈文作者提出,地狱慢火烧烤太过残暴,"永远的火烧"的惩罚也不公平。您对
5 H& v! B0 [6 \4 x2 I. ~此有什么看法? ; ^- u% R6 X% r2 F5 G
$ O( a j6 y) F. P' G K. j 陈佐人:沈文对圣经提出了很多质疑。其一是有关圣经绝对性问题的,即对圣经中的& j+ w- e: i1 c0 _2 b" _
上帝是否公义或道德,圣经标准是否是绝对真理。例如"慈爱何在","杀婴凶手","苦难意
* M p- a; }2 k- `8 F义"等几个问题,都属于这一类。 ) W: x+ P1 c. Y
3 p* [* }3 b1 c' Y
在有关地狱的问题中,作者提出,地狱太过残暴。其实,从沈文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 D$ ?& l0 N- K& m
,作者是追求公义,赞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在这一点上,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本是
; `, y) V) u( P E% G一致的。这正好说明,地狱的存在,是合乎我们对公义的诉求的。
' g! B, h/ V. R
* s4 `: o. y5 {4 p/ l 但分歧点在于,作者沈中认为,地狱中的"永远的"、"火烧的煎熬",前者太过份,后
6 l/ p5 M+ Y2 _5 S9 q者太残忍。我的看法则是,圣经是用世人所明白的语言,描述人在地狱之中的痛苦,不能
( m6 |+ w. u4 z$ w单照字面去理解。其实地狱中真正的痛苦,不是火烧,而是人犯罪后造成的与神的永久的5 ?1 B" u, L6 [7 q% r2 C8 y
隔绝。
, |( A$ i1 M" r& c- o3 O% B
, Q, ^( g- S1 Z- b4 \& q2 w4 a2 S% Y$ r
. \2 X% o+ k, |8 J1 }; h0 L# ] K
惩罚该有尽头吗?
2 r- H+ I6 K e9 V- u1 Z0 ~3 Y; f) N3 n4 N3 Y( p
记者:沈中听了您这样的回答,恐怕会继续问:为什么是"永久"的隔绝?人做的恶再. K; Y- g( r, ]+ U& W6 L0 p" {$ G
大,所受的惩罚是不是也该有一个尽头呢?
* H9 r+ P: u% ~. k1 m$ m( C3 F: t5 H6 T7 ]+ k# b+ j; u
陈佐人:这个"永久",是在描述一个事实,那就是,因为上帝是一个永恒的存在,对. h+ f$ n. q a* g
他而言,没有"过去"、"现在"、"将来"这样的时态,他不受人的时间概念的限制。既然他+ N1 |- |: _1 ]# Q
一直是在永恒里,那么和他的隔绝就必然是永恒的。 ( o! W C j9 v" I, R
6 j, ^. w( M& ^& h
人的道德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真理。有时我们认为是天公地道的事,不一定是对的。% P8 f H! r- u1 [$ a
沈中认为的"世界上最不道德的是什么?是战争、疾病、天生不健康的婴儿......"就是使
8 M6 U8 f( G! w4 W# Q用了人的相对道德的标准。因此,我们不要用人的观念,即我们认定的"公义"、"慈爱"、( C0 B2 _$ K. o$ P. d
"平等"、"自由",当作标准去评判上帝。这些公义感、慈爱感原本是好的,是与生俱来、
# x9 O2 M! A7 u. `% v. L# N上帝放在我们心里的。但是,这些观念后来却扭曲了。我们若用这些打了折扣的标准去衡
: ~9 h [, ^3 @1 o' g$ {量、挑战上帝,就很容易得出上帝既不慈爱、又不公义的结论。 ' k% R' u2 u' Q( O5 R$ ?) U
1 O6 V7 y+ `5 u2 U; {$ }
. i Z8 D: d a3 W
: F: W. e- s- j; v: g婴儿被杀又何辜?6 Y' z4 \9 i. C: W$ f. ]8 g: f
( f5 F& Q# o, ~! S) q 记者:那么对于沈中因上帝曾击杀所有埃及人的长子,包括无辜婴儿,而认为上帝不
, m/ T1 ]8 P- [9 y$ u" n l公正,您觉得他的判断标准是扭曲的吗?扭曲在哪里?如何判断标准扭曲?具体地说?
: t& `, f; J& T5 _
d5 e$ Q: J: f& K, t
# d9 ^1 y* Y4 J6 i2 ?$ N6 h 陈佐人:扭曲之处在于,他认为死亡是绝对的不好、是最大的残酷。
. X f' }9 u9 g% d% K% n2 _- G W8 u
如果没有神,如果死亡真的是生命的彻底终结,死亡确实就是绝对的不好。可是死亡$ W. q( A3 r; ?: i; p3 T N
并不是最后的终点,还有比今生美丽得多的永生。况且,上帝是公正且有怜悯的,那些无
, Z: w K) o/ Q9 q% |+ ]; t7 D辜的婴儿必会在天堂里。 : C6 B& h8 k4 f9 G. K# `+ O
% j! T, ~! j% J0 G
7 e# i8 a4 `' a% C3 |+ K
. \6 C7 [# i5 V6 Y7 s. Y2 A3 \
圣经赞同奴隶制吗?( n( F6 C7 f) ~) s, H
+ ~& g7 r/ [3 z& Z' {( o# x7 p9 s& i
记者:沈文提出的另一类问题,是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比如圣经为什么默许奴隶制的
/ U9 ^- i8 I. v; T) u存在。
* ~7 o" @+ ~% H7 Q! [- O. m! \ k4 d3 L! |' ?
陈佐人:圣经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但并不代表赞同。圣经是历史的启示,即上帝透) N ~5 j" G3 q j" a
过历史人物、文化给出启示,因此重视而不是强行扭断人的文化阶段。就如奴隶制度,它
+ M% J2 b M6 V) S9 W1 `* C7 B# I* j不人道,我绝对同意,但是犹如婴儿有生长过程,文明也是不断改善的。作为历史的引导
" ^6 v0 z4 M5 T2 \者,上帝采用了渐进的方式改变它。 : `) R) D. D( M% G) U1 u
' d. [% |2 H5 m. [! z8 T% r+ Y& c 记者:既然奴隶制是不人道的,上帝为什么不用他的大能断然阻止,或至少在圣经中# J) ~" J) L5 ]% r
明确宣布,奴隶制是错误的,却要采用"渐进"的方式呢?
* o# U/ U8 N0 }- L; Q7 ^+ ?% ^, e5 Q; T, M( j% ]) w+ P
陈佐人:因为神不直接改变人类历史,而是神创造人,人书写自己的历史。 b& S2 B3 c2 |0 B
. m9 Z/ L, J& `, N3 v% k& I; g
这就像我们身为父母的心态,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卧室常常乱得一团糟,我们可以揍% C8 M" y% `" R: a. a1 G
他一顿,然后把他的房间收拾好。这样做好不好呢?从一方面说,很好,因为是大人收拾2 \" s! L; Y% c- |) S' L- c
的,所以一定比孩子收拾得整齐、快捷。而从另一方面说,孩子却会气忿、不服,而且没
+ y6 U) s) P- n: j* n有学到生活必需的技巧。
4 Y. u4 f: u; X1 P
4 \3 D& b- L. f* a1 X/ E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告诉孩子,他的房间太乱,然后陪他一起一点点地收拾,最后让他
2 K8 M+ z: `& R6 t- l; e看到干净的房间原来是这么好,以后他就会心甘情愿地主动收拾了。 1 S9 V+ a. {3 ]- w* V. ~
' i2 S6 r% S6 x/ G- B, D) V* R 上帝就是这样一个"与孩子同行"的父母,"与人同行"的神。他允许那些不合理的制度% D- D2 S' V6 Y8 y
,出现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使人能够反省、批评和改善,他始终是人类历史的主体。
2 j3 D7 {( p- c2 B( m+ E6 E0 M/ s% a+ c5 h9 o1 |
% G& o+ a7 h- S. j1 o, a8 S8 K" b% Z- u" A, D% s2 X
" y. K4 j9 C% p$ ]默许却修正引导0 H+ k. ?* z% i" D6 {- J7 M
# ^- p. j8 R( n% U0 o
记者:为什么上帝一定要人成为人类历史的主角?
, ?6 S! Z! C' T8 ^. m X/ P$ _0 F6 o+ `5 u U1 @4 Q9 w
陈佐人:因为这是上帝对人的尊重。上帝按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使得人高贵而自由
- Y" D3 |' }4 D. R6 o7 p- ]4 }。从这点也能看出,上帝不可能赞同奴役他人。
# U6 c+ _+ e" w* _ A
1 H5 k+ A6 Y7 k: E2 D. W; l 圣经虽默许了那个历史时期的奴隶制度,却也提出了很多修正,例如教导人们要善待 r. W) J1 h5 L, ?8 O9 c
奴隶,不可随意殴打等。这些都超越了那个时代的伦理水平。更何况,在新约的《歌罗西" m* F! Z) y! {
书》第3章第11节中,明确提出了,在耶稣里,"在此并不分......为奴的,自主的......
4 Y9 Z+ b$ k7 E+ k- E"这像是神放置的一颗定时炸弹,终将从内部销毁这个不合理的制度。 % m% H1 a# e( g* P' T/ s% u
+ i& p( @/ R8 h0 B; `; I F 这就是上帝使用的方式,不是用政治、法律制度强锢人类,而是用真理的启示和生命4 e; a! k8 M% F7 I# e8 f
的见证,引导人们由内而外改革社会。
! T, W4 N( m2 e# e
$ S8 }# f% u8 Y 记者:总结您的观点,您是不是在说,当我们看到圣经中记载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制度7 u( S# I- m9 f8 ]9 N7 N) ^+ ~1 Z
、习俗时,我们要想到,第一,圣经是历史的启示。第二,上帝重视人的文化阶段。第三
' P2 m: N: w8 a, \& |) O,对于一个时代中阶段性的不合理东西,圣经虽有时默许,却一定会有所修正、引导。是
- E/ o- `4 d. i/ J8 x. B8 B不是这样? 8 }. K/ s+ g# J+ P! x
0 N! s g9 r& O/ Z# W. l 陈佐人:是的,这就是上帝的智能。所以在残酷的审判中,你仍能看到上帝的公义和
4 m- _2 y9 p/ B1 d+ z爱。 9 A3 V. |: s3 d1 a- Z, K
0 K, U# K0 o" w3 O
' J- C4 x0 m+ c8 M5 ]
6 b1 u" V& u, q: r, j L能而不为称慈爱?
( p( @( T: c4 t& I* i/ _! c$ W+ S+ f+ Q
记者:沈文的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很多人都想过的问题,那就是,既然上帝既全能又慈$ v& R9 i1 d4 ^: G# Q' C4 E
爱,人世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苦难?
% ^" S; ^: p3 n" Q5 }/ K- Q1 |& A, N: _
陈佐人:因为上帝与人之间有一个隔断,在基督教口中称之为"堕落"。人既犯罪,背
9 q8 K" O- t3 J# w; H离了神,就要承担"罪的现实性"的后果,那就是苦难。受苦的不一定都是犯罪的人,但人1 ^0 r( L1 c6 X5 A
既然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就不可能独个幸免。 / r/ h/ ]! o7 `% ~) ]% r
8 N4 d/ c7 w9 B, ]' n4 [
记者:您说得很合理。但是像沈中这一类的尚未信的朋友,还是可以问:即使苦难是6 t0 W- O( e$ v7 ~
人类自身的过错造成的,上帝还是可以伸手拯救他们啊。他听着世人痛苦的哀嚎却不伸手" N/ S# x; s/ U, L4 c8 P" x) ^; P4 m
救拔,他的慈爱何在呢? 1 l& c9 C& D# l8 M5 J/ h
, }- t3 w7 [" O" f ^; c& e% ?+ s 陈佐人:这就看如何定义"慈爱"了。我们为人父母的都知道,慈爱的父母,并不会对8 Z4 E% e9 N3 B' i" H. \
孩子有求必应,或包揽一切。孩子要的,我们常常不给,孩子不要的,我们倒可能硬塞给; ` C c1 Z7 K! r3 J% e V
他。所以在孩子的眼里,有时父母不仅没有"拯救"他,反而给他"制造"苦难。
& z$ d! `( r8 ?2 i5 S; F9 h" x2 n; S" e1 D# v) K2 F _
当年幼的孩子向我们要一辆脚踏车却被我们拒绝时,是否就代表了我们无钱购买?还" T- Y7 i3 |$ B6 G' X9 G! o+ l! g
是表明了我们不爱他?不,都不是。这只是一个必要的教育过程,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
" D4 n% g1 v O: ^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 L, L5 ]) g! A O8 _
/ ]( @* B: L* @. F 上帝待我们也是如此,他有主权,有能力,有慈爱,他比我们更知道,什么对我们是
! x& W9 }% x/ f d$ D6 N! V# p好的。 8 {/ N/ r; T% U: X9 p2 h7 z, w$ n% _
) s1 I7 _$ n; l. k, z9 J8 q8 M: r7 p3 I( o" J# \, V
# p/ P0 g( f) U1 q. Z2 c3 c- C天一样高的愿望1 u3 b5 p+ v9 C; s$ Z% D0 L$ S
w) P/ f6 E- D/ x
记者:那么,面对苦难,人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7 I2 b' L2 g5 D( K0 e; U3 t1 ~
$ N' s; G1 T( _/ j 陈佐人:第一,遇到苦难不要怨天尤人。
) X: L" {. n- w' F. P; a0 P/ ~$ o; \1 n3 ^! G& p
第二,从苦难中看到了人的有限和不完美,因而更要去追求那真正的真、善、美。 & C+ t& c5 D" d* ?, ^
! t6 u9 e- E6 @% `% B( `" w
1 L/ e1 \! c8 ^9 _$ N4 d" P4 J 第三,坚信真、善、美的存在,从中得到力量超越苦难。 $ i& {( z8 q& L5 e# k
9 L- b+ h% a0 K' W' s! I$ N) T* Q' v 记者:您对沈中有什么劝勉吗?
5 d; b0 E. ?8 @4 T' v5 L) K+ F& Y5 W* S5 r/ `
陈佐人:沈中心中有很崇高的理想、很清白的愿望──尽管这理想、这愿望像天一样1 c3 ^# S7 P! c
的高,是人间很难达到的。这是上帝放在他心里的,希望这不成为他信上帝的阻挡,而成% {# ~) y4 k H+ S6 h! v2 V' P8 B
为他继续寻找真理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