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87|回复: 3

一个基督徒的离教见证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7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转:  达一
; T& N) x; X, `4 I  因为非基督徒家人的离世
, @% Q- X) Z; Y- g+ i; U  http://ex-christian.hkudb.com/html/sharing.php?id=46    
+ p9 a7 X( w0 c0 x; J* ] 今年二十岁的我,一事无成,只是一位寂寂无名的大学生。在我的人生中,悲伤已占了我人生的一大半。大约三岁的时候,我跟随有香港居民身份证的父亲来了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母亲因为是内地人,所以只好留在内地。当时内地的教育水平当然不及香港,所以作为一个未懂性的小朋友,来香港的目的就是读书。   Z% Z3 v! a$ R. y1 r
   : T  S9 ?* P* M* X3 g/ H
  可是,父亲因为穷困,不能照顾和支付一个小朋友的起居饮食及读书的杂费。所以只好将我转交给父亲的一个朋友。从此,我和父母就三地相隔了。起初,一切也好像很安稳。父亲的朋友对我也不差,尤如第二个父母一样。而且,每逢大时大节,也有机会跟随父亲回内地与母亲一家团聚。一个小朋友,小小年纪当然很渴求父母的爱戴,所以很珍惜与父母一起的时光。虽然我们家境穷困,「内地的家」也只是用铁皮做的,莫说去那儿玩耍,连照相片的金钱也成问题,但我们很快乐,很温馨……
! {4 W% i% S' x0 v  
! h8 n* f* e, @+ `  J! U0 [  可是学校的节日假期始终有限,还记得每次要离开母亲的时候我也没勇气向後望,因为妈妈和我已泪透全眼。每次回到父亲朋友家中的第一晚,我总是睡不著觉。因为一闭上双眼,心底里就很痛苦地抽搐著,脑海中就不断闪出一张张母亲、父亲和我一起的快乐画面……渐渐的我就哭起上来。我不明白!我不明白!为何我有父母却不能和他们一起居住呢?  
& I3 `# }- [! r& T     K1 k' J6 s- d1 Q( U( q3 i
  如是者……我入读了一间基督教小学。每天早上都要在操场集队,唱了诗歌,祈了祷才可以去上堂。校长和老师经常说这个世界有一个上帝,他很爱我们的,更不惜用他自己的独生子宝血来洗脱我们的罪行。对於我这个缺乏爱的小朋友来说,听到天上原来还有一位父亲,而且是很慈祥的,甚麼事也有他来管理。而且,每逢不快乐的时候也可以合起双手和「父亲」诉苦。我当然深信不疑,因为这亦是我最渴望的祈盼。小学一年级的我,便多了一个身份——基督徒。
0 C2 V& ~8 u' A; c  
; F+ r  J! N" N8 W1 `3 Y6 ~, W  很好的,每天晚上祈祷和父亲说话,使我有了一个依赖的对象。但我每天的祈求都是一样——与父母团聚!祈祷的最後一刻也会含笑地说声:「内地的妈妈,香港的父亲和天上的父亲晚安。」渐渐的,我已经给基督教的思想深深地融化在我的思想,甚至在行为当中……
, U6 z' T5 _/ E2 N5 a$ y  r5 n   6 {( L1 L' x# J
  小三的暑假,和往年一样,一家人在内地铁皮屋渡过。忘记了因为甚麼锁碎事,与妈妈吵了架来。可能因为我太长气的关系,妈妈便回应我一句:「唔好讲咁多耶稣啦!」作为基督徒的我,看到妈妈竟然出言侮辱耶稣基督,心中的气愤更加忍不著口大声回应道:「你咁讲将来一定会落地狱!」妈妈听了之後没有反驳我,反而低著头装没甚麼的样子,然後继续去干活。但我於今亦不会忘记,当时妈妈是眼有泪光的。其实妈妈自小在穷乡僻壤长大,读书不多,能嫁得一个香港人在当地人眼中已经是一个福气。她不太懂基督教,只是略听说一二。请弟兄们不要误解,妈妈的泪光不是为了深愧自己罪过而下地狱所难过。而是她的孩子竟然如此诅咒自己。
$ n) ^4 b& R0 e. a' I+ F% s   ) m; o! O8 ^9 v: B5 {7 u
  没错,我竟然为了这麼一个基督教,诅咒了自己最疼爱的母亲。
7 v: z  W# y5 O  
, g: ^# q* N6 w: k. y/ z2 e3 U  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人生的恶梦再次点燃在我身上。父亲证实患了癌症,妈妈得知後立刻申请了三个月来港探望和照顾父亲。可是,不到三星期父亲经已与世长辞了。但在这三星期期间,我们很难得地能够合影一张全彩色的照片。虽然父亲受著病魔的侵蚀,亦能够在相中与我们微笑合影。这个微笑相信总不比蒙罗丽莎为差吧?
0 B6 W/ d* Z2 [* c$ S+ W& V$ n( E  
: f3 F6 F, y5 |+ b& y  感恩?我失去了一个好父亲。妈妈亦失去了一个好丈夫。待妈妈申请的三个月来港期限过後,我们亦要分道扬镳,是次的道别和往时一样泪透全眼,但今次的眼泪却特别的沉重,特别的哀痛。上帝,你究竟在那儿?
& G, R: Q) H+ l: E! {7 m2 V到了中学,我依旧入读了一间基督教中学,而且有定期返教会和团契的习惯。很多人说教会能给人一种家的感觉,一同的唱诗,一同为神而敬拜,不开心的时候又可以与弟兄们分享,真的很温馨……我终於找到一个家了!
9 j# O* S# y8 ]0 g  ^  
" \5 X  C- F/ g( g6 w9 E0 c4 U' B( }  虽然多年向神的祈求(真正的一家团聚),随著父亲离世已经没有可能了。但我依然深信有一天,母亲能够批核来香港。  " X9 F) e0 i1 {
   ) p; G  _6 k) p# z0 D
  到了中六那年,好消息终於传来了,妈妈经批核可以正式来香港定居了!!我接到了这个消息,兴奋得不由自主地弹了起来,并将这个喜悦信息传给教会的朋友知道,他们忙口叫本人快感谢上帝。我望著此刻特别光亮的天空,含泪说声:「上帝!多谢你!」 1 N# \. a2 \) m3 k, L. H
   : ~) `0 X% m5 F: [
  一切看起来也好像是好的。怎知,我始终没有这种福气…… 9 d* z7 W6 x3 ~4 d* f% J
  
3 ^3 ?; F5 \% k$ n( {* V2 y  母亲在坐小巴来深圳途中,不幸遇上车祸,即场…… 6 w7 u& _$ B3 G) p
  
% f- F- F* I% Y0 l  一个失去丈夫,与儿子长期分隔,住在一个雨湿满地的铁皮屋的妇人。来香港和儿子一起居住算是一个很大的奢求吗?上帝,为何你要如此作弄我们一家人?「全因为你,让我一生都皆美?」简直胡说八道!  
2 H# g. J1 m6 M! @  `" k4 w! c  
0 B) ~1 O& ]% y# J  我气愤的跑到教会,问他们我的父亲和母亲皆不是信徒,但曾听过福音,能上天堂吗?他们低著头,眼红红的没有回答我。他们的举动令我想起当日我咒诅母亲落地狱的时候,母亲的反应也是这样的,低著头,眼红红,不作一言…… : m2 s; e  C& _: ~1 Z) C: m3 c+ l2 k
   2 o  k+ w$ B( @  a) _
  我很内疚、很後悔。一生中,与父母一起的时间经已不长,还恶言咒骂自己的妈妈……就是你,给我虚浮的希望,而又残忍地夺去!就是你,让我伤害了妈妈的心灵!就是你,让我永世与他们相隔!甚麼天堂,我才不希罕!! ) R2 x" f* R  S' E2 l; \2 X
  
1 d* E1 I( J3 K1 x1 B  从此,我再没有返教会和祈祷了……我独自的完成了我三岁的时候父母给我的任务——正式考上了大学!  
$ b: F; |+ `( a5 g! A  
( E3 x0 R! Y+ _4 W' }7 i- J7 q  於今,我可以很理直气壮的说:「我永远、永远也不会再是基督徒!」 4 m+ B' q/ A" l! x
   , T0 N4 Y+ V( |0 b" O2 g
  二 " Y) {5 w/ Q: j. O  V' c9 p6 G
  基督教会的不宽容和虚伪
7 e! y. ?4 u& I. @/ J  http://ex-christian.hkudb.com/html/sharing.php?id=2 $ I  n  N/ Y1 G: x4 b! l* |' N
   & B8 d4 v- m# z  I1 O  u
  人都有倾诉心理,只不过有些话跟谁也不能说,总是跟自己倾诉比较方便,所以祷告是种很好的心理疗法。在这里,那个“上帝”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我的理解,上帝在这里是你自心的映象。他当然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你的自心真实存在。)作者那种被上帝托住的软绵绵的舒适感觉并不稀奇,那正是这种自我倾诉、自我抒解的效用。这是第一点。  
2 w, a1 h& ]! r9 e  
3 D) S6 u  a4 d# Y8 O" `; d  人的成长是个漫长过程,这其间也需要智慧。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需求不同,强壮程度也不同。比如小孩刚生下来只能吃奶,然後可以喝粥,最後才能吃饭。上小学学一加一,到中学学方程,大学才学到求导数积分。就拿倾诉来说,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人越年长,越坚强,经的事多了,心理承受能力强了,他也就不需要这种疗法了。女人通常比男人倾诉欲强,所以信教的也多。这是第二点。  
& o2 b: O' q3 D% K, m9 c   ( o& x8 O: |) Q% m. l
  既然基督教不能用理性和逻辑证明,既然基督教完全是天启,圣灵感动,我们尊重你的选择,可是为甚麼基督教不能尊重别人的选择。为甚麼他们不遗馀力地攻击其他信仰,歪曲和丑化其他宗教信徒和无神论者?这就好比说,小学生的一加一是对的,大学生的导数也是科学,可是你小学生就一定要否定大学生。这样合适吗?基督教徒,是那种需要倾诉、需要倚赖的婴儿型的人,这个无可厚非。你需要上帝,可以。但是你凭甚麼不能相容跟你不一样的人呢?为甚麼要把你的信仰强加於人呢?为甚麼仅仅因为你体会自己的信仰不错,就否定别人的信仰呢?基督徒遭人唾弃主要就因为这种无知和偏狭。只有愚蠢、幼稚和无知没教养的人才会这样子,这是人生经验,所以很多人对基督徒敬而远之,觉得他们是伪君子。这是第三点。  / ]) O* j' t! K& W
  
9 {! ~7 A+ y' v. V: f7 f  基督教的狂热一神教的本性,注定了它不是民主自由的朋友,而是敌人。在一个纯粹基督教的社会,只有“正信”可以宣说,而其他一律为了“主”的缘故禁锢掉。你也许会说,现代民主自由不是源自西方吗?兄弟啊,如果你好好研究历史,就会发现,民主自由不是基督教产生的,而是“去基督教化”的结果。正是因为西方饱守基督教专制之苦,比东方伊斯兰苦得多(古代穆斯林宽容对待基督徒和犹太人),才产生那麼多改革、革命和反抗。新教改革就是对基督教法统当头一棒。表面看,好像是反对教会的腐败,建立信仰复兴。实际上,新教的激进教义既给天主教掘墓,也不能让自己长久站立。新教改革造成了基督教世界的信仰混乱。这个,限於篇幅,我就不多说了。早期美国移民是清教徒(新教中的激进派),他们建立的几个殖民地就有过臭名昭著的宗教专制历史。这些对美国先贤造成强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你有兴趣研究,会发现所谓华盛顿、福兰克林、杰夫逊,都不是基督徒,顶多是“自然神论”者。杰夫逊的批判基督教的私人信件早就公布於世。他们的政教分离政策,防范的就是基督教!基督教是民主自由的大敌。这是第四点。  + M/ l- D. w5 ]% I
  
) c" r  K% d' q4 ^0 G! P9 S  我以前是基督徒,所以基督徒的心理我体会很深。当然,基督教的逻辑是,你如果“跌倒”不信了,说明你以前信的不坚固,不是“真正”基督徒。随他们便,但我确确实实信过,也信得很深。为甚麼不信了?次要原因是觉得教会里的人虚伪,而且基督教的赦免教义使得他们道德水平很低;但主要原因就是人是要成长的,要思考的,要学习的,要经历的,你经历到一定程度,你就该小学毕业上中学,中学毕业上大学了。当时不再信基督教之後的轻松无与伦比。这不是伪基督徒们想象的,好像我离开上帝就可以自由做恶了,不是。事实上,照我朋友们的话说,我不信以後人更好了,更善良和宽容了。那麼那种轻松是甚麼呢?是你不再需要一个上帝去教你怎样,而你可以自由地观察和欣赏这个世界。比如教会里天天讲,不信“主”之前过的是“属肉体的堕落生活”,而我离教之後,所观察到的却正相反:不信教的人大多数是好人,即使他们坏,至少不会象教会里那些人一样加一层神圣名义下的虚伪。那种心灵的解放很开心,大家会理解一个人发现周围很多好人那种感觉吗?理解他认识到他跟这些好人没有隔阂全是一体的感觉吗?这是第五点。  
1 f/ j3 d) X% ~" r7 J  u  
1 O8 b" `, u5 c; u0 Y9 y1 I. y  “从来就没有甚麼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解放全世界受苦的人类,要靠我们自己!”  
" K# D7 @8 C3 Y( q5 f+ y. W+ _  
& \5 d  t: F( h9 j  人终究要断奶成为大人,小人书一般的圣经也会让位。天堂地狱,全在自身。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督徒们,看看现在的是否也有这样的基督徒,
' K7 K( f- K! S9 ?& y1 e% z你的内心是否也这样的挣扎过??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7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督徒们,看看现在的是否也有这样的基督徒,8 Q0 r0 ~* K9 a+ i
你的内心是否也这样的挣扎过??; P" b$ \, ~5 E: Y3 q( }& u3 V5 W
做人不能太基督 发表于 2010-5-17 18:18
/ W# M* _5 q& v# R: n" P
年轻人的思想总有是叛逆和反复的。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年轻人的思想总有是叛逆和反复的。
- [; ?: }" @2 |: e9 N+ }自由的像风 发表于 2010-5-17 20:31

( K% A6 C  c3 @' V. Y" [弱弱的问一句,人家写得是否符合人类的正常思维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0 10:36 , Processed in 0.10376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