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B. s3 G# s: K 投资者的恐惧无非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德国不顾其他成员国的想法,独自抛出禁令,这有违欧盟团结行动的作风,于是关于欧元区可能瓦解的流言四起。其二,该举措表明德国政府已经对欧元区的经济状况感到十分悲观,甚至有评论认为,这项禁令是一项充满绝望的禁令。8 t% f! |8 |3 M/ o& d+ C5 \
2 G' R* q5 @! m
投资者的恐惧并非没有道理。连日来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导致股市三番五次出现暴跌,欧元也持续跳水,经济复苏蒙上沉重的阴影,这些无疑都成为投资者的心头大患。% O$ [4 p* ]3 {1 y
: H$ F$ k( R* w% B: N1 s# W
但细细想来,限制裸卖空的禁令并非是世界末日,也远没有投资者想像得那么可怕。一方面,由于裸卖空手法是用卖出自己并不持有也没有借入的股票和债券,该类交易行为本身确实会放大金融市场的风险,禁止此类交易行为有助于稳定市场。出于这样的目的,投资者可以放心,裸卖空只是一项保护措施,硬要与欧元区可能瓦解联系起来未免有些牵强;另一方面,禁止进行裸卖空交易的政策在历史上也存在成功的经验。 1 c7 }5 Z; T- Y' | * Y8 E. h( M \; b- m0 y 早在10年前,中国香港就开始禁止裸卖空交易,那时亚洲刚刚经历了1998年的金融危机。逐渐从危机中复苏的亚洲金融市场也因此成为投机者的目标,中国香港货币当局于是抛出了禁止裸卖空的决定。 9 B- j% E' Y, i/ W / F4 p# n0 T1 y4 ^' f* i" Q 此外,中国香港还只允许卖空流动性强的股票,认为交投清淡的股票容易受到操纵,并实施了“提价交易规则”,禁止在低于当前最高叫价的情况下在香港交易所卖空股票。尽管管制重重,但中国香港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因此而失去魅力,依然有投资者蜂拥而至,最近还有报道称,“金融大鳄”索罗斯已经在中国香港市场开立账户,随时准备投资港股。% t, k4 r: S! F K/ e- }0 t9 `
8 x; d$ l$ k1 x6 ` G A) Q- G& U 由此看来,裸卖空禁令确实有先见之明。2008年那场堪称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爆发时,其他货币当局为了限制投机操作,焦头烂额地忙于制定限空令,中国香港市场则相对平静。这是因为中国香港在当时的监管制度中,已经包含了某些海外实施的措施,其中包括禁止“裸卖空”。) E: m9 D3 S# f) c$ f, R1 ]
7 l( _* {' V* w( p 此外,在看待德国版“限空令”时,还存在一个误区,限制裸卖空并不等于打击所有的卖空行为。以中国香港市场为例,“有担保的”卖空交易依然是被允许的,只要卖家手头握有已借入的股票,或可以证明出借人在卖出时有股票,单纯的卖空交易就可以完成。1 u/ h i4 N8 ]3 o& d/ k$ B
. c0 Z. r0 y m( P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就曾表示,卖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推动对冲等市场的活跃程度,对于构建成熟的证券市场至关重要。 : U/ E. o; T8 s2 z 3 C. N* ~* R& z4 o0 J: A6 b) ?' y 在应对希腊债务危机过程中,欧元区各成员国经过数月才勉强达成对欧债危机的救助机制,在机制刚刚出台时,环球股市曾一度出现惊人涨幅,但如今,仅仅只是一个德国的禁令却令环球市场出现恐慌性抛盘。投资者的恐慌或许有点小题大做,德国版限空令并非洪水猛兽,欧盟危机应对能力的不足或许才是加剧债务危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