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导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7月11日发表专栏文章,指出美国经济正在逐步呈现通货紧缩迹象,在这种情况之下,美联储需要勇敢地承担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避免这一切发生,否则墨守成规只会使美国步日本后尘走向另一场灾难。以下为文章摘译:
6 s# C; W& h0 \9 x1 F9 l$ V: H3 t* X
2002年,一位名为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的教授转变身份成为了一名美联储官员,并发表了一篇被广泛引用、名为《通货紧缩并不会在美国发生》的演讲。与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一样,伯南克先生也为日本顽固且似乎无法治愈的通货紧缩而深感不安。伴随通货紧缩,日本走过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不断上升以及显然难以解决的财政问题。此类事情似乎本不应该发生在一个拥有众多的老练决策者的发达国家。那么,相似的情况是否会发生在美国呢? a( b! h1 r0 I
3 N9 x1 M" E+ P4 s1 M0 R4 x
对此,伯南克先生表示大可不必担心。美联储拥有避免美国重蹈日本覆辙所需的工具,并且在必要时刻,美联储将会启用这些工具。0 \5 B u- J9 |- z
, U( J" X! m$ M7 G7 _6 m) R
如今,伯南克先生已身为美联储主席。尽管我们的确没有遭遇通货紧缩,但当前通货膨胀率远远低于美联储1.7%至2%的目标比率,并且仍然在稳步下行,我们于明年的某个时刻迎来通货紧缩已成为一种可能。同时,我们已经在经历痛苦的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难以解决的财政问题。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联储官员给出的回答是什么呢?他们在讨论、在就是否应该考虑做些什么来改变当前这种境况而讨论。5 ~* `3 d/ |1 `- g0 d( R, x+ {
% j$ x3 T) T, Z$ D/ z2 C: I 美联储的不负责任是无可否认的,但并非异常罕见。让我们看看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治阶层所做出的反应。2年前,那些预测失业率将上升到灾难性水平,并表示在随后几年时间内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所有人似乎都应以危言耸听为名被解雇。曾经预想的恶梦已经变成了现实,不用怀疑,对数百万美国民众来说这就是恶梦,但华盛顿的那些官员似乎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紧迫感。民众生活希望破灭、小型企业被迫破产、许多人生活处在悬崖边缘,这些都无关紧要,许多领袖仍在充满热情地解决邪恶的预算赤字。
+ Q, j1 Q7 U8 N) A4 i5 z
- v5 ?9 g, O/ I9 Z: E6 B; S- H 尽管如此,但人们可能仍希望美联储会有所不同。一方面,美联储与奥巴马政府不同,它仍保持了相当大的行动自由,至少美联储不需要在参议院获得60张支持票才可以推行其计划。此外,美联储一直被期望已理智地为当前的情形做好了准备。伯南克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如何使美国避免日本式的经济陷阱,多年来美联储的研究员也一直在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0 a% C/ ]" Q, ]* L
( Z- |& }0 e7 r7 d; R7 R 然而,很明显现在美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向通货紧缩,而此时的美联储仍在墨守成规。# V$ A u- p8 d% C4 O4 P* \
) z" r1 n# h/ e( Y
美联储应该怎么做呢?传统的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短期政府债券压低短期利率已发挥到了极限,当前联邦短期利率已接近于零,没有了继续下调的空间。从伯南克先生2002年讲话内容中可获悉,美联储还有其它的一些举措。比如可以购买长期政府债券、购买私营部门债券,或者尝试通过宣布会将短期利率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超低水平来转移期望,抑或提高长期通货膨胀目标,以帮助私营部门明白借贷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囤积现金则是个错误。+ x$ e' m0 r/ r) M6 F5 B4 l: S4 d
! t. N P, U; S" [. F9 H8 S: i 没有人知道这些举措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美联储能够也应该采取一些行动,然而它并没有这样做,为什么不呢?
6 _$ k) S5 ~$ \ C( n
+ t* ~- }5 a- R8 [% d) o S 毕竟,像大部分观察员一样,美联储官员对美国经济前景并不十分乐观,但也不至于十分悲观。在我看来,历届美联储主席都没有对通货紧缩趋势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他们的预测已显示高失业率和低于目标的通货膨胀率将会至少持续至2012年底。8 M, o8 V( B# `2 c! g! a( J% a
; v8 o3 l0 }2 H1 ~* _: ~) Q4 S2 ? 那么,为什么不采取某些举措来改变这一切呢?我所看到的最有可能能够解释这一疑问的答案就来自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凯文-沃什(Kevin Warsh)近来的一次演讲,沃什在演讲中宣称如果采取伯南克2002年提到的那些举措,美联储则要承担破坏其由来已久的可靠性的风险。那么,我想问一下,当美联储没能勇敢地面对和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并且一直未能实现自己的通货膨胀目标时,它拿什么来捍卫其可靠性呢?当日本银行对逾15年的通货紧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又何谈其可靠性呢?+ F/ Z9 n; i5 `3 q1 z2 G7 B$ H: @
8 B7 r! P1 g& l& S E1 X 不管怎样,美联储需要尽快重新考虑一下当前的首要任务。伯南克先生在2002年提到的“通货紧缩”并不是假想出来的一种可能性,它或许很快就会发生,而美联储则应该竭尽一切所能阻止这场灾难的到来。(李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