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MarketWatch纽约7月12日讯】现在,依照所持观点的不同,经济学家、交易商和分析师们已经分成了壁垒鲜明的两大阵营,一派笃信迟缓的增长,而另外一派则认为我们面临着双底衰退的威胁。2 Y; j, v( V' H% u
; h' G7 R) _8 R$ n i
伴随着他们的争吵,一个小小的指数逐渐浮现出来,站到了聚光灯下,而人们对这一指数的关注又造成了很多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 n4 U# E7 v) \1 w2 ^
8 g" ]) a" O C' a% L/ [ 不过,实话实说,这里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茶壶里头的风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在于,无论投资者还是其他经济观察家,谁都不应该依赖某一组特定的数据来对未来做出预期。
. c# t2 A6 n8 m: l; W
6 O" [/ c3 E n6 ^ 这个成为暴风眼的指数就是经济周期研究所每周的领先经济指数。一些悲观主义者强调,指数的增长速度正在不断下滑,在6月25日的这一周当中下滑了7.7%之多,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明显的双底衰退迹象。不过,研究所方面自己却说,这只能说明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和收缩是两回事。4 r" K/ ~7 J1 u1 g- g# K
2 ~: [- e1 u+ L# F5 @$ M
美国银行旗下美林证券的经济学家杜塔(Neil Dutta)相信,人们对领先经济指数的重视有点过头,他指出,这一指数的历史表现记录远远称不上无懈可击。
$ H! D2 G3 S% g9 E' J0 d c
- {, X( |% s- [& H 杜塔介绍道,好在修正之后,指数与商业周期之间比以前更加契合了。此外,他还强调,领先经济指数过分依赖价格数据,其中就包括很容易被各种外来因素影响的股票价格,而这些因素如墨西哥湾石油泄漏或者是闪电崩盘之类,根本就与经济的基本面毫无关联。- D9 E' k3 ^; F: a- T' k% ?
7 H" a3 t1 f) [& A: M: u
杜塔表示,他确实钦佩经济周期研究所的工作,但是他同时表示,在他看来,他们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教育投资大众的方法”。: o9 N" e& S3 c- ^
2 H4 o! G I/ w! n/ J: x
“有些人想当然,甚至盼望着双底衰退的到来,这就让所有人都舒服不起来了。”他强调,其实是双底衰退派过分强调领先经济指数,先入为主地希望后者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
; G/ H) k2 M9 T5 M: {& b5 \& l$ s' C2 E0 \0 H
研究所主管阿楚坦(Lakshman Achuthan)拒绝就此发表任何评论。不过,研究所确实已经在他们的网站www.businesscycle.com做出了明确的表态。他们为自己的指数进行了辩护,强调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研究已经发现,经济学家们“未能正确预测衰退的记录可说是‘完美无瑕’”。
, S7 S% S2 E' a- e M/ w5 [" R/ n, e8 Q
在经济学家社会的上层,人们很少彼此公开批评和指责,而这样做的一个消极影响就是对数据的权威诠释阙如。其实,即便是两派意见最终停止了争论,达成了美国经济只是增长迟缓,而不是衰退的共识,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0 g, h- ` w! ]- x
! `8 g, }+ n" I% W. ^+ t' S 其实,更为重要的是,两派居然都是用同样的一个指标来说话,都宣称它可以精确地预测经济的走势。然而众所周知,在这个领域内,是没有所谓圣杯的。7 N$ E; `9 Z, k9 G; b" w% Y. F/ S
) e# T( G0 G4 u" u$ b6 y 杜塔强调,“在预测经济的发展轨迹时,我们必须观察足够多的各种不同指标。”# q; k) D# A8 Q% y8 n7 h
7 J! [( Q2 E6 ]! u i/ D+ F& s1 s! D
研究所则表示,“我们创建了领先经济指数,可没有打算把它铸造成百分百权威的、独一无二的衰退预测机器,相反,我们只是将众多领先指数中的一小部分汇集到一起而已。”
! l. `; t1 k' V/ D
! ?3 O/ ^% {0 m+ C6 @ 经济增长的变化程度难以准确断定,这是因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正在展开拉锯战。展望下半年,无论是出口订单出乎预料的增长,还是股市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任何一个特定的变化都可能使得整个天平的倾斜得以改变。6 I- V+ `! j, H9 S
& H8 y. q) [7 V$ p! \ 投资者也好,其他的经济观察家也罢,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拥有自己钟爱的专有指标当然是件美事——无论这指标是基于就业人数、工业产出或者是零售额等等——可是,要真正了解经济的真实走势,我们必须对一系列来自各个不同领域的报告都有所掌握。. {4 V: k b+ h4 @$ B- L9 X4 D1 X
* E- k8 v6 J. d) A/ m (本文作者:Kathleen Madig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