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中石油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
, P- m- H/ g! c3 t" o! W
+ X# C" m" D% o7 j# [* P9 g中石油集团子公司中油国际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公司)的收购于北京时间10月19日获得了PK公司股东大会高票通过,这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公司最大的一笔跨境并购。另据中石油集团昨天披露的消息,10月15日,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签署《相互谅解备忘录》。前者除将获得PK公司部分股份外,还将与中石油在对等条件下联合管理奇姆肯特炼厂。 ' Q# v/ }9 S- y* c. G
收购获根本性进展 u( ~6 @2 Q& q! [& ]* H
- |6 f% v$ v& Q1 ~ B2 k8 x 中石油集团昨天宣布,PK公司刚刚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召开股东大会,经投票表决,高票通过中石油所属中油国际公司以每股55美元的价格100%收购PK公司。参加投票的股数为46896714股,投票赞成率达99.04%。
( v6 T; |2 u+ @' L9 Z+ z
y+ O' m! }9 m2 K# M 如果收购成功,这一报价总价值约为41.8亿美元的收购将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完成的最大一起跨境并购。该交易仍需得到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法院的批准,最后一道程序则是哈萨克斯坦政府的批准。据了解,阿尔伯塔省法院的决定将于两天后做出。
6 U: E( I! {$ c: i2 T3 v$ k; q1 Q8 O6 A
能源专家韩晓平表示,加拿大法院否决该交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笔交易与加拿大本身没有利害冲突,而如果否决该交易,只会损害PK公司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加拿大的投资环境。至此,中石油的收购获得根本性进展。
5 g" i8 a; C. I4 [
' S2 h( l- d' y PK公司是在加拿大注册的国际石油公司,在多伦多、伦敦、纽约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油气田、炼油厂等资产全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年原油生产能力超过700万吨,油气储量大约为5.5亿吨。中石油于8月22日宣布,通过中油国际全现金竞购PK公司。这笔交易中也有其他参与者,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和米塔尔钢铁公司曾联合竞标,但出价低于中石油。 & ]6 T0 A! d, o) V
1 r9 k6 c% d1 a; C( e, c 转售股权增加胜算
0 [( A8 m& L8 r4 A6 @3 ]
& E! V8 v' t/ a& y “中石油收购PK公司最大的变数不是PK公司股东大会的表决,而是哈萨克斯坦政府能否批准,尽管哈萨克斯坦本身没有理由阻止,因为PK公司是在加拿大注册的公司。”能源专家韩晓平表示。
' |3 o+ r/ ]+ y3 j+ Y0 x! a
. w) P: F0 q7 M$ r8 D# D 就在两天前,哈萨克斯坦议会刚刚通过了矿产法有关条款的补充和修改法,新法律规定,哈政府不但有权阻止在哈境内从事矿产开发的外国企业将开发权转让给第三国企业,而且可以优先购买这些外国企业转让的开发权或股份。
7 M* N6 N) z4 `+ p. I
* [7 R/ |- s3 h9 A0 x1 k2 `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表示,将PK公司的部分股权转售给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石油对PK公司的收购。
4 b& j& m; W* H, Y$ C' q) L8 Q- J
7 A8 N6 `9 D s& J# o' S/ V 根据中石油集团昨天披露的消息,10月15日,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签署《相互谅解备忘录》。前者除将获得PK公司部分股份,以保持哈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战略控制外,还将与中石油在对等条件下联合管理奇姆肯特炼厂和成品油以保证哈国内原油和成品油供应。
& v3 T8 H( x2 @% E1 W
. y) |4 J0 N# v 显然,这份《相互谅解备忘录》提高了中石油获得哈萨克斯坦政府支持的把握,也把其他竞争者挡在了门外。一直声称不放弃竞购的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最终没有提高报价或许就有这个因素。据了解,中石油将向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转售33%的PK公司股份,代价为14亿美元。“如果价钱合理,转让也是可行的。”韩晓平说。 $ P' D+ z2 j0 z0 K2 ~7 V9 y4 w
* e4 u% J5 F ^# H) J. a# H
海外收购讲究策略
) ^4 h+ R( ~$ @+ z* o7 b; P8 c# }( C
从几个方面相比,中石油收购PK公司都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有相似之处:被收购对象PK公司和优尼科公司的主要资产或全部资产都在公司注册地之外的国家;两笔交易中,中国公司都有强有力的竞争者;哈萨克斯坦和美国都不愿看到中国石油公司对本国石油资源的控制。尤其是中海油的竞争对手雪佛龙公司极力游说美国国会议员,宣称中海油对优尼科的收购将危及美国本土的油气供应,但实际上,中海油真正感兴趣的是优尼科在东南亚的天然气资产。 6 J9 V H3 j1 H% U: V
7 ^: W# @0 j# T" Q2 f1 s2 ? 韩文科对此表示,中石油通过转售股份提高了胜算,而中海油独自收购则加大了风险,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则表示,每次大型石油公司的并购本身都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尽管中石油收购PK公司和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有一些相似点,但即使中海油把优尼科的部分股份转售给竞争对手雪佛龙,也存在对方是否愿意接受的问题。所以每一次海外收购,仍然需要采取一些不同的策略。
/ [% d1 G3 r* E, o0 i# [: |, I" t0 B% @7 k# f: R; ]5 n U# S+ L: Y
“基本上,好的油气资源已经被国际石油巨头瓜分殆尽了”,中海油错失优尼科之后,媒体大谈中海油如何“虽败犹荣”,中海油一位人士则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表示,“像收购优尼科这样好的机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很难遇到”。尽管中石油极有可能最终获得PK公司的油气储量,但是作为新进入者,在国际石油巨头主导的全球油气资源的角逐中,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收购仍然需要不断研究新策略。( I }+ j7 D4 F6 e( S8 v
9 n! O# R& ]8 u2 O
转自:www.flywithwind.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