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三体势,俗称弓势,是因其形状与劲力而得名。三体势既是形意拳中的基本桩法,
L6 p- p6 K* }8 ^( Y( M' b又是形意拳中的根本桩功,久站三体势可以稳固周身,坚实根基,通行气血,实内坚外% y M+ b$ Q% Z6 s
,是内外兼修的功夫,所以站立三体势,一可以增大上肢的支撑劲力;二可以增加下肢4 g* o5 I0 \2 ~3 w: N# f
肌肉、骨骼、经筋的坚韧性;三可以使腰脊增大劲力;四可以有助于两肋的开扩;五可
$ q1 U/ z9 G) F以通行气血于周身,通奇经八脉及十二经络;六可以储气增力,从而达到内壮外坚、洁
5 t% }$ E+ y' P$ O内华外之目的,所以说:万法出于三体。其原因就在于此。
* S( p5 u/ m% X4 P P三体式站桩是形意拳最重要的基本功。它把人体各部按照形意拳的要领安排成一个圆满' ?& \2 E% W& {/ u2 u9 l
完整的姿势,所有形意拳的动作都离不开主姿势的基本法则。各种拳路尽管变化万千,& H8 `% g$ v: y! \+ s- v
但原理和要领与三体式是一臻的,所以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之说。具体练法如下:
! b" R) m9 A8 B 1、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头要端正;两脚脚跟靠拢,脚尖外展成90度;眼向前
2 p4 V. u) h, _/ P+ J看。要点:精神集中,头颈自然竖直,面部要自然,口要合闭,舌尖抵住上腭;不要挺
+ O: J3 A/ T$ o2 X胸或拱背,全身任何部分都不可以紧张。! g, T- j2 E; j6 P) j. v
2、右脚不动,左脚以脚跟为轴向右扭转45度,同时身体半面向右转;两臂仍垂在身! G% M; ^$ K/ B6 q9 I
体两侧,眼仍看原来的方向。要点:左脚向右转时要和身体的转动一致,避免身体左右- I+ W# l* ]. k; m- F
摇摆或户部歪斜。
" l$ R' |; K Q# p2 G3 ~3 t' F% ~0 M 3、两腿慢慢向下弯屈,身体成半蹲姿势,体重偏于右腿,随即左前臂经体前向上提
. j# }, t4 I' N4 b) a/ @ P8 }# j起,右手盖在手背上(右手食指对准左手中指)两肘徽屈;眼仍平看前方。要点:身体
% l0 B$ g8 x8 j5 Y* D& ^5 {/ a- G2 i不可俯仰,两肩向下松垂,两肘紧靠在两肋外侧,头要向上顶劲,胯部要缩,膝部要出
1 s+ f* @ |* x8 x& m- g,腰部要塌,身体要稳定。
* C/ S# T) M, f0 l8 h& q% c. F6 W x7 | 4、身体方向不变,左脚前进一步,两脚脚跟前后相对,相距约两脚长,两腿屈膝,
, i2 R" G: n( k) s重心右腿;同时或掌前伸,肘部微屈,掌心向前下方,五指分开,掌心内含,高与胸齐$ Q$ F3 x& t. H$ K. ]( H" e7 a
;右手后撤落于腹前,拇指根节紧靠肚脐,手腕向下塌,眼看左掌食指。要点:1,上体3 G( J& [5 h3 Y c: y
要正直,不俯不仰,侧向前方,与目视方向成斜45度。头向上顶,颈要竖直;面部要自
( k( ~' s; I* ^8 q9 t) }* `, |然,牙齿轻扣,下颏略向内收。2,两肩向下松垂,肩窝处略向后缩,左臂肘部下垂,不2 R6 C) t8 U. z9 M* k# G
可伸直,左手食指要向上挑劲,拇指尽力向外撑开,虎口成半圆形,掌心内含;右前臂3 j- A/ a8 R& a# e
靠在腹部右侧,右手五指也要撑开,腕部要塌住。3,胸部略向内含,不要紧张用力;两
+ U- ^# V0 k8 A3 Y5 [3 b肋肌肉舒展;心胸平静空虚,腹部自然充实,但不要故意鼓腹;背部肌肉尽力向两侧伸
" {" s4 K1 M/ a展;腰要塌住;臀部不可向外突出,肛门部位的括约肌注意向里收缩。4,两胯略向后收
( Q; E' H& I. {* S, w缩,两膝微向里扣,前膝屈弓不要超过踝关节;臀部与后脚跟上下想对;两脚脚趾扣地 P* o! m+ ?# K1 N' w6 D& [7 U
;重心偏重右腿;前腿既虚且实,承担少部体重。5,呼吸要自然,精神要集中,身体力
( ~% c5 m, _( ]4 s& J1 A" x求稳固。
+ M% A. M0 n% _% |% A% P 不少初学者对三体势的桩功不太重视,或者说很不重视,认为站三体势是一件非常- w0 E5 D0 L) X# e! f, i+ i9 h
简单容易的事情,甚至有的同志认为站立三体势没有什么实用意义,因此只求外表的形6 ]. A; b8 I: }* F+ B6 D( B
象,而不求其中之内在的深刻含意,所以只要求会站,象那么个样子就认为是学会了,
0 T; o7 F2 p$ w! g: W( b1 |再不去进而求之。这一方面是由于学者有急于求拳的心理,另一方面是由于学者尚不了7 g. s* U( ~/ @
解小立三体势的重要意义,能及站立三体势的要领、尺寸、角度、劲节和站立三体势的
7 Z' O% D& C2 v2 o1 A3 o种类、目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千里之堤起于一土,万里之行始于一步。没有
; H0 n' K9 ` o+ n k基本的桩功,根基难稳,动作起来就会对华贸易 墙上的芦苇,头重足轻根底浅,萍草( z. t6 ~" d R$ m. C+ B. o
无根难得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