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2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久了→歇→身心復甦。6 ?- B+ k9 W, K# P8 N7 V' h
路走久了→歇→目標清楚。 y1 I' P1 _) D" T" H( o$ w- _2 P
話講久了→歇→重新思考。
! J% d3 r' F4 _/ w5 Z2 O聲聽久了→歇→寧靜祥和。
- B, g1 j4 Y$ k, S% [" R( f' L9 C9 z眼看久了→歇→自我觀照。3 t$ z% Y' W) V5 t5 \
念想久了→歇→解脫自在。+ @( G, V t1 @" O
煩惱久了→歇→菩提現前。
# g N2 P, |; t B; M2 S戰爭久了→歇→和平幸福。
( n* W3 C; Y9 p! f
# a/ N# q3 k6 q. t/ Y( r「歇」不是劃下句號,是另一段落的開始;「歇」不是靜止,是另一個因緣的起、承、轉、合,這其中的奧妙意境,你可曾用心去體會?
f7 H' _* r9 d6 W* _0 ] e1 I) y0 g7 [8 I, w
參禪的目的在於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實見自性的面目。只因你我從無量劫來,沉淪生死,染污久了,不能當下頓脫妄想,實見本性,所以參禪先決條件是「屏息諸緣,一念不生」,最簡單的莫如「歇即菩提」。如《楞嚴經》云:「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7 q. f$ a$ ^* n( g/ m2 K
# q# x* {, X0 v了知自性本來清淨,此四大色身與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漚一樣,隨起隨滅,無礙本體,不應隨一切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捨。「歇」—屏息諸緣,自然根塵識心消落,貪瞋痴愛泯滅。所有的痛癢苦樂、飢寒飽暖、榮辱生死、禍福吉凶、毀譽得失、安危險夷,一切置之度外,這樣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遠放下,叫做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著遠離,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就會全體顯露。
) h, u) y2 m% [2 _: L
' d2 A2 t i; f# S+ P星雲大師說,假如你有智慧,你可以洞察世間的來龍去脈;你有禪定,你可以安定世間的動亂;你有菩提的力量,自然可以處理世間的憂悲得失。總之,你要讓世間萬物都受你所用,你的心不能隨萬物而轉;只要你心能轉境,還有什麼苦樂得失不能轉的呢?
f( o0 i7 P) d* N1 W+ p' I: X
+ t, r& q: q I- l: p! y5 g7 D「歇即菩提」,用心去體會,其實它就在行住坐臥當下一念中,只是迷人不識,妄向境上追逐。「歇」一字是一貼大藥方,只在於你願不願意去相信和服用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