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关于传统媒体如何受到互联网勃兴的冲击,以及如何苦苦支撑以跟上时代,已经有数兆字节的文字浪费在这个问题上面了。然而这一规则有两个例外:《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和《经济学人》(Economist)。; L& v5 C" W3 [* Q
1 L% r+ J$ b% ~5 T2 ?5 [1 u' l 《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已经伴随了几代人。鲑鱼肉色的《金融时报》创办于1888年,《经济学人》周刊已经超过160岁。《金融时报》的母公司培生集团(Pearson Plc)持有《经济学人》50%的股份。尽管年事已高,二者在美国市场似乎并无水土不服。# O' n. L1 Y6 a
" q* J0 V/ L* N 《金融时报》1997年开始发行美国版,并迅速以其精炼的文章和深刻的评论成为《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等美国主流财经媒体的强大竞争对手。《金融时报》集团2010年上半年营收上升9%,达到1.92亿美元,而电子版订户上升27%和广告收入回升的贡献尤大。
; K o/ s6 Q9 W* ~, \0 @3 U. C
6 o$ ~# S H2 u 在这个媒体业发生剧变的时代,《金融时报》继续保持自己的稳固地位。该报全球发行量达到38.7067万份,尽管相比《华尔街日报》200多万份的发行量显得微不足道,然而考虑到两份报纸的受众类型不同,这一成绩依然殊为可观。
! `5 P7 `$ v$ V3 {3 |
+ x, u% A5 [1 U9 ] 《金融时报》称:“FT.com的精英读者数量年增幅超过33%,可以说首屈一指。《金融时报》的读者构成是无人匹敌的,其读者在家庭收入、总资产、一些关键门类的支出和总支出、旅行频率和头等舱旅客等指标上都名列第一。《金融时报》的读者还供职于全球在营收和雇员人数两个指标上最大的公司,拥有最多的商业决策者。”" M( w0 `# Z4 s( M, \5 D6 ]
3 l4 Z9 s# l" G% X; f% { FT.com已经拥有300万注册用户和20.6892万数字订阅用户,以及59.7015人每天付费阅读文章。2010年,尽管《金融时报》美国印刷版报纸发行量与上一年几乎持平,美国总付费发行量却在上升。
! H& ?& K# r" Z" Z7 M2 m: ^
' n: r- y+ G& g 《经济学人》运气也不错,2000年以来北美发行量已经翻了一倍多。根据美国出版署的数据,2010年《经济学人》营收上升10.5%至1.268亿美元,增速超过包括《财富》(Fortune)、《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 Week)和《福布斯》(Forbes)在内的竞争对手,三者营收增幅分别为6.8%、6.3%和0.6%。
) e( C# q+ v0 R9 ^1 I+ @3 Y& Q" f: I7 t$ T
《经济学人》北美发行量为82.2695万份,全球发行量超过140万份,其网站月度唯一访问者为400万人。
- h# e: W1 v8 d% L
! x+ o& p1 r6 F7 R5 p 《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的成功在美国媒体式微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令人瞩目。亏损的《商业周刊》(BusinessWeek)去年破产并被彭博收购,同样亏损的《新闻周刊》(Newsweek)最后与The Daily Beast合并。《华尔街日报》在2007年被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新闻集团(News Corp)收购之前,也处于挣扎之中,尽管它是美国少数发行量一直在增长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同样是挣扎着进入电子时代。纽约时报公司CEO珍妮特·罗宾森(Janet Robinson)在发布四季报时表示:“我们坚定不移地将成本控制视为第一要务,以减轻行业继续转型和经济复苏不稳定给我们的运营业绩所带来的影响。”
1 U2 _) s( E: u0 Z! z' K' q" w) ?" {* [) p, i. ?: y1 N
《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的成功因素有很多,而最重要的我以为是英国人的敏感性。他们能够写出一些聪明而有趣的文章,同时又不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至于后者,美国好几代记者们一直在接受这样的教育:“实事求是”是他们的职责所在。直到今天,美国众多媒体的文章也因此味同嚼蜡。英国出版商的记者们从未接受这样的教育,这在互联网时代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文章不像你在别处读到的那般老套乏味。
: c9 h9 j! h C- `+ t6 {; g( ~1 T& F
《经济学人》有这样的声明:“本杂志在处理复杂题目时一贯采取有利于读者理解的方式,而其幽默表达已经成为杂志的独特风格。”, j, Y8 X# o& a) {$ v- a ]" Q" }
+ m/ h% ?, ^; B
在美国之外,很少有媒体认为自己是“客观的”——就像美国媒体给自己定义的那样。欧洲、非洲、亚洲和中东的读者都认定自己读到的新闻是有着某种倾向性的。尽管这种态度可能会让美国一些保守主义者感到惊骇,但它的确是人们所想要的以及《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所提供的。(诚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