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  鸡蛋( 1)
|
本帖最后由 headshot2008 于 2011-3-11 21:17 编辑
! V) l/ l: f2 S3 d* U, x& _1 o) h& D8 {7 G- i; Q& T. {
★地震来了,不要再躲在桌子下了!美国最有经验救援家:传授地震来临活命三角★为救自己一命,请耐心花费10分钟细读本文并 . `3 n6 T& \& V4 g5 j+ m
牢记,以备不时之需!- d" b7 ?2 Y1 z0 B
为救家人一命,请把本文连接发给家人去阅读并牢记,以防不测!
' a1 g1 U: s9 g) s* }4 a
8 h% J" b/ [6 v) w& {0 _0 j近期地震愈来愈频繁也愈猛烈,您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可能难逃地震的伤害,小心不要被地震淘汰!以下是一位美国人写文要救各位,请勿枉费他的一番善心!
4 j9 X- B2 w/ G% a, }2 X6 z( `7 h% m
! N' F3 Q! N! w/ u+ [我叫道格*库普(Doug Copp)。是世界上最有经验的救援小组─美国国际救援小组(ARTI)的首席救援者,也是灾难部经理。
% p. O4 `2 ?# \
$ q( S l t2 i) x; y8 P: K+ ?) ^; n
本文中以下信息能帮助大家在地震中挽救生命。
: q* |4 O: V. k5 ]我曾经和来自60多个不同国家成立的各种救援小组一起工作过,曾在875个倒塌的建筑物里爬进爬出。在联合国灾难减轻(UNX051-UNIENET)小组中我担任了任期两年的专家。从1985年至今,除非同时发生了多个灾祸,我几乎参与了每一次重大的救援工作。 7 ]" Y S2 g* W! {; N
$ Y5 A. }+ a5 A' \+ v& @4 N1996年,我们用我创立且被证明是正确的方法制作了一部电影。土耳其政府、伊斯坦布尔市、伊斯坦布尔大学及ARTI联合制作了这部科学研究影片。
3 C2 O" F. }8 i. q7 j2 r# C& \4 D6 a
1 E. o$ G5 Q% v( z' y. a" b我们模拟摧毁了一座学校,和一个里面有20个人体模型的房屋。10个人体模型用“蹲下和掩护”方法,另外10个模型使用我的“救命三角”的求生方法。 4 p$ B$ ^, D( B/ t
模拟地震发生后,我们通过倒塌的碎石慢慢进入建筑物,并拍摄和记录了结果。
, B8 P' B0 E3 ?9 h
- ] l! _* Z; V: l在一个可直接观察到及科学的条件下,这部电影拍摄了我使用的求生技术。结果显示那些用“蹲下和掩护”方法的人存 活率是"零",而那些使用“救命三角”的人能够达到100%存 活率。已有上百万人在土耳其和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电视节目看过这部片子。 0 Y( e* h4 u L
4 G% |: R* f2 s m& {. N( O+ ^我曾进入的第一个建筑物是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中的一个学校。每个孩子都在课桌底下。每个孩子都被压扁了。他们如能挨着课桌的走道里他们躺下,就有生还的希望。我不知道孩子们怎么会被误导要躲在某物体的下面。 ' ^1 A; M; x. }2 T/ s& h& E6 r% u
; W" t" j% Y: r6 e0 o
简单地说,当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俱上的屋顶重力会撞击到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我称作的“救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 r) a7 y% t- U+ X% y E. u/ I4 O. N! \. P1 M! y& c
下次,你在电视里观看倒塌的建筑物时,数一数这些形成的“三角”。你会发现到处都有这些三角。在倒塌的建筑物里,这是最常见的形状。几乎到处都有。我培训Trujillo(人口约为75万人的地方)的消防部门,教导人们如何求生,如何照顾他们的家人,以及如何在地震中援救他人。
0 B; e: M7 W7 { @
0 k, n, M+ j, C& VTrujillo消防部门的救援总负责人是Trujillo大学教授。他陪伴我同行,他说:“我叫Roberto Rosales,我是Trujillo的首席救援者。我11岁时,我被陷在一幢倒塌的建筑物里。就是发生在1972年的那场地震中,当时有7万人死亡。我利用我哥哥摩托车旁的‘救命三角’保住了生命。我的朋友们,躲在床下,桌子下的人都死了,我可以称作是‘生命三角’活生生的例子,而我那些朋友是“蹲下和掩护”的例子。” / i& m( ~* F) z ~7 d G& k) Q2 r
6 f6 S. I( V* C; T0 t" H6 p& A3 _$ X. \道格观察到地震中的自救10项要领 :
# K' D6 O8 {! Y
* S+ R/ P: u! Z3 a) P◣当建筑物倒下时,每个只“蹲下和掩护”的人都几乎全被压死了。而那些躲到物体,如桌子,或汽车下躲避的人也总是受到了重伤或死亡。
1 v& u$ `0 G0 p/ j- }8 n( b
0 i: h h3 Z7 P& N+ L, q; e
) _- s5 Z# R9 S2 T' |; X' z0 ^3 R6 \
猫,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然地蜷缩起身体。地震时,你也应这么做。这是一种安全的本能。而你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便可做到。靠近一个物体,一个沙发,或一个大物体,结果它仅受到轻微的挤压。 6 y3 Q; X$ i `9 J: P

% q0 z4 c: S. R) Y# l/ s
1 }2 E$ c9 X, d7 x! r1 g* R6 ]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要少得多。
3 h2 w7 C8 |) P* @! W. K 
4 d& w3 n- @" w' T2 u6 x5 e8 s2 _) q. e$ F
如晚上发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简单地滚下床。床的周围便是一个安全的空间。: ` }. p1 M2 l* x
( `' O! I/ \9 d' q: {1 r5 v) G5 ]
" }0 d! C2 L4 S0 `2 k9 i
如地震发生,你正在看电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5 Q; U1 S! r R
1 M" @. Q" Q# z$ B! ~. u大楼倒塌时,被发现很多人在门口死亡!这是怎么回事?如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砸伤。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被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么样,你都会受到致命伤害!9 H* _+ O7 r; j* @/ g

?3 Z6 b% p2 |& ?+ }, r- \( a9 G % f% W H- U% U
0 ?/ H# G) V2 K* x- o
/ }& B* o$ r3 Y; P# c$ R" ^( i2 }6 S◣千万不要走楼梯!因楼梯与建筑物摇晃频率不同,楼梯和大楼的结构物会不断发生个别碰撞。人在楼梯上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会造成很恐怖的毁伤!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要远离楼梯,哪怕不是因为地震而断裂,还会因为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
5 y4 ?0 z$ S; m9 c) \! i) m* X% }" u& R
◣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离开建筑物。靠近墙的外侧远比内侧要好。你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径被阻挡的可能性就越大。 / m; O& k- ?* R; a2 T% A% j8 _
% t W; V, [; H8 q0 X( K. _1 m
◣地震时,在车内的人会被路边坠落的物体砸伤,这正是Nimitz Freeway路上所发生的事情。San Francisco地震无辜受害者都是呆在车内。其实,他们可简单地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或躺在车边就可以了。所有被压垮的车辆旁边都有一个3英呎高的空间,除非车辆是被物体垂直落下。
3 [5 {/ U( a7 c1 d4 { x# x2 W2 \
* n0 L) }8 ^, l3 R4 H+ L& L◣我发现,在报社或办公室里堆有很多报纸的地方,通常会好些,因为报纸不受挤压。你在纸堆旁可找到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5 r) \5 @2 Z# i* z3 Z/ p
V/ v# @9 C$ M
; D: S1 f) h5 l( O$ P1 R- K
另外,家家户户地震预测警报方法,可提前1至10分钟预报关于地震,请多转发,功德无量。
3 }$ }2 G* ?% t# \- B2 ]中国及世界,已经开始正式严肃的对待预防地震的课题。3 v0 P" y' S8 ] t3 L) X* p
国际组织预报今年地球将进入地球地震年 所以在这里给我朋友们推荐一种地震预报的方法是: 3 U1 \8 y2 ]6 ]# n3 q' g. k: u
4 G8 Q3 f0 c) h( q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下面正对地板砖或一个铁盆,磁铁上粘一块大铁块。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会失去磁性。铁块掉下来,落在地上或盆上,发出响声。此法在房屋没有晃动前就会提前预警。提前时间10分钟至几十秒。' E7 f, L9 w: f& Q/ b9 h) b
如果掉下来了,必发生大震。尽量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也许你的传播在以后会救许多人的性命。. [9 a( W: V: K# R" \
牢记,以备不时之需!
" w7 q8 {9 X) w W7 ~2 m0 a; ]为救家人一命,请把本文连接发给家人去阅读并牢记,以防不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