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0|回复: 1

[中国新闻] 汉字是一棵长青树 zt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3-18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特稿" m% m5 h+ w) a: D& s. q4 L1 f
李行健 ) O4 o1 |# M/ T- u5 m- A" J/ {% f0 U
中国语言文字专家 9 p, ]" T2 l, u3 X  O6 z6 a
% ~  l4 J: _) [. K7 b! t9 P
: p# ]) F* M4 z' T. j4 }5 ^5 c
  l  r/ k7 }0 x4 B+ @1 A7 }, o

1 ?4 L( q* B+ ZBBC中文网有关汉字作为文化遗产的讨论得到两岸四地和海外的广泛反响。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李行健先生特为BBC中文网撰文,以飨读者。
2 q0 y+ y0 R( P 汉字蕴含着丰富的古代人文资料
! q9 Y* K1 D. M' |) g: q& v
8 R0 O* g( ?. r( c2 P/ M( l1 Z
/ y  P! u3 o: s3 |! ^/ f汉字是世界上现今还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汉字能长久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使用汉语的社会需要它,它今天仍然好好地为走向现代化的13亿中国人服务。 # u2 r' {( }! `  e; _
文字是纪录语言的工具,汉字至今仍能很好地纪录汉语使之书面化,我们就没有理由废弃它而选用一种新的文字。汉字是单音节的意音语素文字,它既能适应单个音节分明、没有形态变化的古今汉语,又能有效地区别同音词,还能发挥超越方言的作用,即不管方言间语音差别多大,都可以共同使用汉字。
+ M8 Z) @" C+ ~: }, Z, F- s1 Z汉字使汉语的书面语几千年保持统一的功劳太大了,如果没有统一的书面语,中国的社会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汉字在历史上也曾为周边的国家借用,形成一个大的汉字文化圈,至今日本还广泛使用汉字。   n% _/ J$ U/ W, [! D+ O- q
‘书同文’ % B  p+ ?! F/ E7 T- j
由于汉字具有造字的内在规律和与汉语匹配的优越性,所以汉字在历史发展中多次遇到困难,都能被克服从而化险为夷。汉字在春秋战国时曾产生过混乱,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即以秦文为标准实行“书同文”,使汉字达到统一规范。 8 G- G% }% I& ~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逐渐增多,意义和形体发生不少变化。东汉的许慎著《说文解字》,将字义和字形一一解释清楚,沟通古今,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社会的学习和应用。特别是他从汉字结构规律中,找出了表形的构件,将之系统化,按表形相同的构件归类,创造了部首排检法,解决了汉字查检应用中一大难题。 9 W  a" }/ K" r# s
造纸和毛笔的发明,解决了汉字的书写问题;活字印刷的发明,解决了汉字形体众多的复制困难。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汉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断言,汉字不可能进入电脑,必将被社会所抛弃。但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汉字现在完全可以通过电脑输入和输出,可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这是20世纪了不起的发明,而它的发明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王选教授(可惜他于今年2月病逝)。汉字遇到的各种应用问题迎刃而解,极大地提高了它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而永葆青春活力。 # S  \" z" S7 Z2 F6 l! S! A
简化问题 : E' Z4 i+ G2 g$ e% q5 F5 n
至于当前汉字存在繁简字的问题,实质是汉字简化问题,这是汉字发展中多次出现过的现象。比如从甲骨文到篆文,就是一次大的简化和规范化,从篆文到后来的楷书,又是一次大的简化。汉字的形体之所以要简化,主要是为了方便社会应用,也是自身一次优化调整,不足为怪。
# h& v$ Q1 a1 V7 S$ F 台湾宋楚瑜在南京的留言
8 J, V$ i5 m8 Y& C4 o& ~" k+ E5 h1 q9 t- L  p. a
7 `: r+ I) x; G5 Z5 \) K$ ?
今天繁简字并存被一些人视为大问题,其中有政治分离等因素产生的影响。今天用简化字的除13亿大陆人外,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用的都是简化字,并且这种势头越来越大。《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时使用繁体字,后来顺应历史的潮流早已改为简化字。至于海外华侨用繁用简的都有,但有一天终会统一的。 1 p- F2 n4 g% v8 t  Q
其实繁简字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是简化的字数有限,仅2200多个,二是大多数简化字都是简化偏旁类推(如“釒”简化为“钅”,凡用“钅”作偏旁的字都成了简化字),或以简单的同音字代替繁难的同音字(如“斗”代替“鬥”),所以识繁写简并不太难。加之,当今信息处理技术已可自由地进行繁简转化,繁简问题不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 / h# T% q; c: f$ n2 t8 o; `2 a
汉字与中国文化
8 a9 V: k& o0 {* t有人说繁体字代表中国文化,简化字自然就不代表中国文化了,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今日之繁体也是古之简体。代表中国文化的,不是某一部分字,而是汉字的整个系统。所以,含有简化字的大陆汉字代表着今天中国的文化,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谁也不能说使用简化字的中国大陆就没有中国文化了,中国文化的根不是还保存在大陆吗? - g0 i# R4 a* `  G6 i& Y. i
即使坚持使用繁体字的台湾,也在逐渐容纳简化字。台湾地区的人手头上也使用了不少简化字,如台湾的“台”,写字时很少有人写作“臺”,而常写作“台”。大陆简化字印制的书,过去在台湾是不通行的,现在也可以在台湾各处见到。 : U8 c  D' c! @
这场讨论很有意义,随着手写和语音输入汉字技术的成熟,汉字的未来和繁简之争,都会逐渐淡化。在中国大陆自然使用规范的简化字,在海外可以识繁写简,也可繁简由之(香港就有这样的情况)。 (李行健: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6-3-19 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当然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2 17:04 , Processed in 0.11294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