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25|回复: 1

宽容故事(ZT)

[复制链接]
鲜花(327) 鸡蛋(0)
发表于 2012-2-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2-2-2 10:21 编辑 + E+ l" p: S5 O. D: g% ]
: L( V( G  Q0 M
当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王,自立为王后不久,知道弑父的罪报后,开始心生悔恼,由此而全身发热生疮,臭秽不可闻,经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发严重,虽经别人劝请,往佛陀处求取忏悔解救,仍自惭形秽不愿去。6 j: d, u; |; T/ N: y7 j- ~
        频婆娑罗王虽被儿子杀害,但他生前信佛虔诚,深知身心的虚幻无常,故不只没有任何的怨恨,而且在知道儿子的情况后,反而显灵劝告儿子,告诉他,他是佛陀的弟子,愿以佛陀的慈悲来原谅他,而且佛陀就快入灭了,如果不赶快去,就再也见不到佛陀了,因为除了佛陀能救他,使他不堕入地狱外,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解救他了,受到父王的宽宥和催促,阇世王因此前往求见佛陀,因而得以获救。
: i1 w" `, J4 K. u) }  @        频婆娑罗王的宽容,真是令人感动,他展现了宽容的真义,由此难能可贵的宽容,他不只原谅了儿子,也从而更升华了自己!3 L- B+ h9 g2 c6 Y5 o/ h/ G9 Q9 F1 u
        所以,宽容不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可以实践的本质,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具足的一种无限宽阔广大的“空性”本质。 , C) D/ Z$ {% ~% h" y
        当我们往清净的自性回返时,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 D' r+ R5 y2 l  ]2 o; k! b        所以,学会宽容,就是一个不断在学会超越自己,超越执著的过程,当我们愈能宽容,我们就愈净化自己,使自己愈趋向光明的升华。
) D' t) o. m! R4 j$ x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的发愿:% D7 y6 e! D2 v/ Z
        愿宽容,在过去,所有曾经毁谤、嫉妒、轻视、毁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9 H$ Q% b5 P3 `( b1 S6 s) W
        也愿宽容,在现在,所有正在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 p0 T) I6 [7 O& I        更愿宽容,在未来,所有将要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f# }" C' {0 m
        愿生生世世宽容,直到永远。
) g9 s6 {; ^% M) o& ~2 B4 m# f
鲜花(32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容之后见彩虹(ZT)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2-2-2 10:35 编辑 5 O2 J  z2 C, _4 W) X9 D
' J- Y9 [! n6 ]% o+ L2 E5 ?
“当你的一只脚踩到了紫罗兰的花瓣时,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紫罗兰的宽容。我很欣赏这句话,因为我们也需要宽容。! g- ?& D7 d+ t. n+ K; l
        宽容是什么?宽广后才可以容纳,心胸宽广了,可以容纳敌人;心灵宽广了,可以容纳异己,海的宽容在于不择细流;山之宽容在于不拒微尘;人之宽容在于理解与忍让。人为什么要宽容?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点,由于生存的空间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也由于后天各类因素的影响,就造成人的诸多的弱点与缺失,人与人之间以各自不同的背景、文化、习惯、思想进行交流时,就难免产生摩擦、矛盾、甚至怨恨,这样就需要宽容了,如果没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摩擦就产生了燃烧,使人倍受煎熬;矛盾激化就可能带来小到仇恨,大到战争;怨恨难平就引来毁灭性的灾难。
8 w# I; [: a- ~- f1 Q, {        佛云:“忍为世间最,忍为安乐道,忍为离孤独,贤圣所欣乐。”如何宽容?忍辱为高。佛法讲忍的境界为“无生忍”—“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佛教理论把宽容推向极致,即“忍无所忍”,法本无生无灭,缘起性空的,忍与不忍未曾生起,安住于一切处、一切事不生恶心,才是真正的“宽容”,这个“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就可以无所不容,乃至到了没有了“宽”的概念,也就没有了“容”的存在了。8 w5 ]9 S1 T0 B1 N: k# L
        宽容与惩罚是截然相反的,而就其达到的目的来看,宽容起到的作用往往胜于惩罚的结果。
8 P, C+ {+ c4 Y% y) k; N! `; _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当我们处理一般性错误时,采取宽容的态度所收到的效果是拯救性的,宽容对犯错误者是一种震撼,而惩罚是再得体,换来的也是抵触,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当然宽容的范围是在“人民内部的”,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摩擦在所难免,这就要有颗宽容心,互敬互谅、相互理解、泰然处之、一笑了之,这样的结果仿佛雨后彩虹,经历了风雨彩虹愈加绚丽。一味的指责、发难、刁难,可想而知,如同黑云压城,雨转冰雹了,如此的结果总带给我们些许的损失,而且是双方的。不会宽容的人就是“以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 Z2 M$ ^! A; J  ]) b$ r        在杂志上读到一则真人真事:美国试飞员胡佛,有一次试飞任务即将完成时,引擎突然熄火,飞机失去控制,从高空瞬间下落,地面人员大声惊呼,胡佛以超凡的驾驶技术,冷静的采取应急措施,使飞机安全着陆。当人们检查故障时发现是机械师加错了燃料油,面对胡佛,机械师吓得魂飞魄散,等胡佛的拳头挥向他。而胡佛没有挥拳头,却伸出双臂紧紧拥抱机械师,安慰他说:“为了表示我相信你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我要你明天再为我保养飞机。”不必说什么,我相信机械师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 [& B/ U0 I& J  E        宽容是美德,是高尚的觉悟与情操,佛陀住世时,宽容是闻名遐迩的,成佛后先度敌人成就,弘法时处处宽容那些迫害、诬陷、加害他的人,同时以自己骨肉的割舍,促使伤害他的人有所警觉,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心怀啊?把敌人“宽容”成为朋友的结果是:消灭了一个敌人,多了一个朋友。
7 ^$ l7 g% Q! |7 E$ G        我亦凡夫,欲得人格的完成,必以“忍辱波罗蜜”为先导,忍得风平浪静后,才可以加速般若之舟早日到达彼岸。
9 K0 U5 x$ ?( ^  K" v
+ u/ j6 X. f0 J  G; @! i1 I3 c;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8 22:10 , Processed in 8.43420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