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2-2-2 10:21 编辑
5 S6 X. z$ e! K2 Z4 E! M: z& H# X: m
当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王,自立为王后不久,知道弑父的罪报后,开始心生悔恼,由此而全身发热生疮,臭秽不可闻,经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发严重,虽经别人劝请,往佛陀处求取忏悔解救,仍自惭形秽不愿去。
- v; Q2 H1 L3 i, d- y 频婆娑罗王虽被儿子杀害,但他生前信佛虔诚,深知身心的虚幻无常,故不只没有任何的怨恨,而且在知道儿子的情况后,反而显灵劝告儿子,告诉他,他是佛陀的弟子,愿以佛陀的慈悲来原谅他,而且佛陀就快入灭了,如果不赶快去,就再也见不到佛陀了,因为除了佛陀能救他,使他不堕入地狱外,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解救他了,受到父王的宽宥和催促,阇世王因此前往求见佛陀,因而得以获救。
( Y' R# H" s% w/ p. n! x 频婆娑罗王的宽容,真是令人感动,他展现了宽容的真义,由此难能可贵的宽容,他不只原谅了儿子,也从而更升华了自己!* B: U3 y5 T, O* @. Y p
所以,宽容不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可以实践的本质,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具足的一种无限宽阔广大的“空性”本质。
7 G' ^7 M P0 |- V0 A; H 当我们往清净的自性回返时,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3 V) `) s* l Q. P' Z8 C# J% W
所以,学会宽容,就是一个不断在学会超越自己,超越执著的过程,当我们愈能宽容,我们就愈净化自己,使自己愈趋向光明的升华。
3 i+ u7 a3 r" E, C# B7 p x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的发愿:
+ m- G& ^! q7 `% x, m) N+ R( C 愿宽容,在过去,所有曾经毁谤、嫉妒、轻视、毁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q4 m9 v+ M/ ]+ S2 h6 L
也愿宽容,在现在,所有正在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x' V- Z* {, D, D( S- x
更愿宽容,在未来,所有将要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X G! `" u8 }. E: P" O
愿生生世世宽容,直到永远。
5 q- `7 K+ _7 I$ L- A7 o& L8 y9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