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小 9 v H0 [3 n, u- `2 [/ x* _9 n& q ( [ w& k) ^' L 前几天读到“一件小事:从报税看国人和老外的差异”,说实话,如果以前看这类文章,多半笑笑,有时候刚当一个新地方,总会难免生出比较,发出感叹,所以当作者说她在加拿大生活了太久的时候,不觉有点奇怪,应该是见多不怪了才对,怎么又生出这许多的感叹? % B3 u1 w8 ~ X$ Q( Y" T/ L9 y% P& |/ c/ g6 ]
关于文化差异,似乎是一个永远可以讨论的问题,因为它永远存在,可是生活久了,有些问题,似乎用简单的文化差异来解释,已经远远不够,至于中国人,外国人这种说法,更是有Stereotyping 的嫌疑。中国人很多,请问她见了百分之几,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呢?外国人也很多,更不要说加拿大的外国人,因为多元文化的原因,应该追溯多少代,才算是其真正的国籍呢?更重要的,当她在评论中国人的所谓处事方法的时候,请问她把自己定义成什么人呢?或者更进一步来说,就算她把自己定义成外国人,那么外国人又是否会承认她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呢?8 m+ ]* ^- N3 B/ G) O0 P
' y2 o! k: P5 \) I
客观地讲,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弱点,每个民族里的人群,也都有所谓的好人和让人不太接受的人群,以偏概全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 Y: h; @/ a3 k7 v9 g' j" K ' U( ^0 I' c# y0 u; S1 n 谈到生意经,究竟谁的钱好赚,实在是见仁见智,也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我居住的地方中国人很多,这里的中餐馆,中文学校,中国超市,中国律师行,事务所等,比比皆是,有的门庭若市,每每排队等候,有的却门可罗雀,维持都难。有人也许要猜测,那是因为中国某些省份的人会做生意,自然生意好,又有人说,某些餐馆的菜迎合了大众的口味,还有人说,为了交流方便,我们别无选择,等等。可以说,这些理由都可以成立,尤其在各种生意刚开始的时候,客观因素的确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可当经营的时间久了,人们就会发现,有些生意可以持久的原因,除了上面的几个原因外,还要加上其他的因素,尤其当公司规模变大,告别家庭式作坊之后,领导者是否具备领袖气质,领导人是否正直,公允,有远见,能时时保持冷静,员工之间的纠纷是否能妥善解决,怎样保持原有客户,又不断扩大新的客户群,除了靠人客介绍,什么样的广告也要引入,更重要的是,是否有革新能力,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企业方针,当然永远不能忽视客户群:你的客人究竟以谁为主。这里面的原因多且复杂,实在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1 A+ n C6 T o
: {9 a$ R* Y( @* d g/ \
说到外国人喜欢送礼,中国人同样也会用礼物来表达谢意,只不过 送礼物的大小有讲究,有的送些小礼物就可,有的非大礼拿不出手,有的喜欢不断送小礼物,有的一送就是厚礼。 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是不容低估的,天天看到外国人送礼,我们早就象林黛玉初进贾府那样机灵地跟着学会了,如果因为没有收到中国人的礼物,也许是时机未到,也许是另有原因,因这个原因就赞美外国人出手大方,尚有点为时过早。% M2 b3 V" a- R F" I6 B1 D, t0 Z
& O% ?( `" F8 H) `: J! p 最后顺便谈谈友谊。西方人比较开放,东方人比较含蓄,所以在北美,尤其在多种族溷杂的地区看到陌生的西人跟你打招呼,聊天气,甚至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出手帮你,请别急着下结论,觉得外国人真好,那其实不过是他的文化和我们有区别,最后成为我们至交,帮我们大忙的,还是自己人居多。% B% n/ K4 e: {& @; s6 o7 F
+ i- i- {3 i! F: e 作者最后提到把这份友善传递下去,这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她却忽略了一点,如果谁多指望先接受善意,然后再感动地传下去,那是十分被动的。就她家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他先生如何尽心为客户服务,说句不客气的话,那是他的本职工作,他理应做好,现在竞争如此激烈,客户可以随时熘走,再说人家是付了钱的,你可以不接生意,一旦接了,就应该尽力做到最好,这已经不再是留住客户,而是生意里的Ethical 问题了。 # q6 D$ k. k. [1 c7 }3 ~$ V6 S $ S6 `4 o8 s. ^$ X; h, D 现在再回到最开始的市场定位,做谁的生意最好,我想说,不论做谁的生意,生意人有一个基本点不能少,那就是:笑纳八方客,诚邀四海宾,只有做到了宾至如归的自然,生意才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祝所有生意人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