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35|回复: 0

[中国新闻] 能源论坛解读三大谜题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6-25 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李月清 文章来源:中国石化报  8 V5 V; j8 h, k( S! f+ E" l1 l  q: B
    从1998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科博会,与以往一样,作为科博会的组成部分——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仍然聚焦了专家学者和中外媒体的视线。+ R& @" s$ l. C& z5 L
    当低油价时代成为过去之后,世界石油供求格局将发生怎样变化?为什么在国际能源市场上,中国要买什么,什么就涨?经过50多年的奋斗,“贫油”这个幽灵真的又笼罩中国了吗?这些困扰着石油领域的热点话题,都成了论坛上热烈讨论的内容。 & e" O. J) A: M" R  p% c* F
     石油供求格局隐藏裂变因子
' C' n" S+ v) W) P" b3 _  I/ ]
+ m, ^1 x! M. Z3 w! Q  S0 [    在第九届科博会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专家学者都认为,“在最近两三年内,石油价格回落到每桶40美元以下的可能性不大,延续长达100多年的低油价时代已经结束”。但他们同时又表示,尽管廉价石油成为记忆,但石油危机不会发生,发生的只是石油供求格局的变化。( F+ z! u1 D5 K. r
     中国石油发展研究部体制改革处处长朱建军认为,从消费情况来看,目前全世界石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三大地区的石油消费总量占全世界的85%;从供应情况来看,全世界剩余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全球石油消费地与石油生产地严重错位,大量消费石油的地区,往往不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是亚太地区,现在一年消耗石油12亿吨,但每年生产石油仅3.5亿吨,有将近9亿吨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超过70%。这种变化,带来的将是亚太地区与美国、欧洲之间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战愈加激烈。, ^0 \9 R. w2 w$ F4 H9 ?5 F
    社科院金融所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室主任余维彬表示,面对石油格局新变化,中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目前我们在油价、油源、通道和政治上都存在风险。前年我们进口石油花掉430多亿美元,去年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500多亿美元,今后在这方面的外汇支出可能还会增加。”余维彬说:“从保障石油供应的视角看,中国建立适当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是适宜的。”但他同时又对动用外汇储备构建石油储备表示忧虑,“国际经验表明,动用外汇储备构建石油储备并不能稳定石油价格”,他建议中国应该通过外交政策、技术政策和节能政策来保证石油安全问题。2 H' O  ~/ Z+ S+ [& A
5 Q9 x# p# P, V
    定价话语权亟待提升
4 O4 X# _8 }* P+ P% _! D8 p5 s2 k: q! g) o; |+ b$ E
    目前在大宗能源类商品交易上,作为一个重要角色,在相关商品的价格形成过程中中国理应发挥较大影响力,但事实却相反。重要能源进口大国无法左右价格,于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出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是中国要买什么,什么就涨,二是中国企业常常在高价位买进。
% z0 r5 g' y+ P' a. i; L  d3 a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论坛上指出,第一种现象背后重要原因是中国企业缺乏联合采购,因此建立行业联盟团结一致对外十分必要。第二种现象说明我们的企业还不成熟,需要学会什么时候洗牌,什么时候出牌。而这两种现象却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参与国际能源类商品定价的能力实际上正在被‘人为压抑’,中国的定价话语权亟待提升”。, {5 \8 O, o! G) V
    尽管去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比上年下降,但为此支付的外汇却远远高于上年。时下,“中国因素”已经成为国际炒家热炒的一个重要因素,凡中国参与的国际大宗商品买卖,其价格往往被国际炒家操纵,使得高买低卖成为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进行交易的普遍现象。“虽拥有巨大的原油贸易量,但在国际原油定价机制里,我们却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国际原油基准价。”白明认为,三大因素让中国对国际油价的把握能力削减:一是对进口原油需求的增长刚性程度较高,二是国际油价的定价并非仅仅是供求双方力量博弈结果,三是信息的双重不对称,令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遇到“盲点”。
1 J1 n4 s' o6 W! o% c' @    中国如何争取在能源商品上的国际定价权?白明建议:“在国际市场上,国家应考虑投入一部分不以投机为目的的资金进行风险对冲,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付出一定的资金‘护航’成本。”% h3 z4 o( \  l# K. d: x8 E
    此次论坛的能源界高层对当前国际油价和国内需求仍存忧虑,提出了诸多建议。这些建议包括,要发展国内期货市场,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尽快开发国内资源,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不让国际炒家牵着鼻子走。  @( k, O# s" E) q1 p% l5 d
8 Z7 ^6 q6 d7 I; C
    节约VS“贫油”7 y- _- l5 j1 A
  Z; c6 X1 T1 j- R& t) ?
    “现在又有人说中国是贫油国,这是不了解中国的油气资源情况。”本届论坛上,中国工程院翟光明院士旗帜鲜明地反驳了中国贫油论。他说:“中国目前进口原油不是因为贫油,而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石油开采速度。”$ W9 F( Y( @: i) p
    事实上,经过50多年奋斗,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到目前为止,中国共发现油田576个,气田182个,已建成东部、中部、西部和海域四大油气区,成为世界油气大国。当前,中国油气生产保持了良性循环,石油储量高基值增长,产量稳中有升:每年增加10亿吨的地质储量,探明储量可以达到2亿~3亿多吨。“中国油气储量增长的阶段性非常明显,未来至少还有10年的储量增长期。”翟院士说。; s/ h9 U. d  a  x
    在对中国的油气产量表示乐观的同时,翟院士也提醒道,中国“巨大的石油消费总额,是自产油气难以承受的”。他以美国为例子进行比较,美国目前累计探明储量288亿吨,而中国只有70亿吨。美国钻探了280万口油井,中国却只有几十万口。“在储量和开采上我们不过是人家的1/4,但在石油消费上,却达到了人家的30%。缺口这么大一块,不节约是不行的。”翟院士说。
* h+ O( t2 V( d4 M    朱建军也认为,节油将是中国未来能源政策的方向,否则石油至少要困扰中国经济长达35年。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也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水平,使中央企业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5-9 18:12 , Processed in 0.23856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