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15)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沉闷的公交车厢内,随着这令我们熟悉的旋律响过,一位年轻妈妈拿出手机开始接孩子打来的电话。人群也开始躁动起来,这再也熟悉不过的旋律,把许多人拉回了童年的记忆。
# R$ z- x, o3 X8 w1 b 我的童年是在渭河畔的农村老家度过的。那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整天忙于生产队的农活,几乎没有时间去照看我们,于是放学后,一帮子小伙伴就在村子的空地上玩游戏,跳绳、斗鸡、跳房子、老鹰捉小鸡、打群架、滚铁环、玩泥巴、、、、、、常常玩到父母喊我们回家吃饭,还意犹未尽。电视机那时是个稀罕物,印象中到我十一二岁,村里才有了一两台黑白电视机。广播,家里很早就有,那是“吃商品粮”的姑父,孝敬爷爷奶奶给买的。这台老实的“宫灯牌”收音机,便成了我了解世界、增长见识的唯一工具。: b. g, h' x1 R# `5 }
每天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广播的时间,我就会认真地和姐姐们坐在家里听广播。每当收音机传出悦耳动听的嗒嘀嗒,,,,,,的号声过后,我便不再和姐姐们嘻嘻哈哈,聚精会神地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听小叮当信箱。% ?) Y& q2 C. }! R
回到家里,兴奋地在网上搜索,终于找到了,再次听这段声音,心里马上涌起了童年时围着听收音机时的兴奋劲。孙敬修爷爷和小叮当立马在脑中浮现出来.5 n, m% `. r. u6 n9 e- N/ j
一遍遍播放着这段音乐的时候,回忆着童年听小喇叭的趣事,回忆着恐龙特辑克塞号、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一休等经典片断,关于那个年代的记忆似乎更清晰了。
0 L: Q9 y, ]# z 还记得那位用绘声绘色的语调讲故事的孙敬修爷爷吗?从他的故事中,我知道了神笔马良,知道了白雪公主、、、、、、知道了许许多多国内国外的好故事,这些故事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4 F' c, g, x8 A( X 还记得听众信箱吗?“我是小木偶,名字就叫小叮当,我是小叮当,工作特别忙,小朋友来信我全管,我给小喇叭开信箱”,“叮叮当,叮叮当,自行车也会把歌唱,我是人民的邮递员,我给小喇叭送信忙!”
" [, | F- i. J 还记得这首歌谣吗?“枣红马,跨跨跨,爷爷赶车上南洼,南洼从前是荒地,现在种出好庄稼,黄谷子,白棉花,绿油油的大西瓜,人民公社力量大,爷爷送粪笑哈哈。”
1 v3 j5 D9 Z# d. ^6 j0 S 还记得这首吗? “鸡蛋皮小帽白光光,桔子皮作我的红衣裳,辣椒是我的灯笼裤,蚕豆皮鞋喀喀响”、“小朋友来信我全管,我给小喇叭开信箱。”" I6 w% t) ^8 U" u/ F4 T8 a) f9 ^# P) I
儿子这一代孩子们,真是幸福,一出生便被电视、电脑等各种各样的了解外界的东西所包围。收音机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陌生的东西,他们永远想象不到收音机在我们那个年代,对我们所带来的影响有多大,更别提“小喇叭”、“小叮当”什么的了。广播正在逐步退出他们的世界。7 Q" G0 c0 H2 D# `' ]6 B
其实,广播、“小喇叭”、“小叮当”、孙敬修爷爷、康英老师、曹灿叔叔,这些让我们曾经魂牵梦萦的名词,已经只能在回忆中重温。重温那个时代,小喇叭正在逐步成为记忆,也只能是记忆。
6 R5 l9 S5 g2 k0 B& R- \: }* b- _ 一遍一遍听着熟悉的铃声,我在想着那些过去的事情,在想我们告别的是什么?是一个时代?还是永远的过去?或许是更多更多更宝贵的东西。) f2 r0 N- h+ z( U G
; w9 ~ `7 \$ P$ y/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