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70) 鸡蛋( 0)
|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一位丈夫问自己的太太,是否需要给她买张票,和自己一起去看橄榄球比赛时,太太会怎样回答?“眼下说,我估计周日肯定是没事。不过,我也不能百分百保证。如果我老妈打电话来找我逛街去,恐怕我就不会想去看球了。”/ F( ~! ?; ?9 S6 `! w
0 W6 i2 q, E& E0 a' u0 v% Z) q' w 这个比方其实是来自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科克伦(John H. Cochrane)最近的一篇博客,讨论的正是在各国央行间最近流行开来的所谓“前瞻指引”风尚的本质。他认为,对于真正的规划而言,这指引其实根本没有意义。' d. Y+ V/ s/ R! g
r. L$ z/ T+ ]
换言之,当央行银行家说,在ABC没有发生之前,或者直至XYZ发生为止,他们都会一直保持低利率什么的,我们千万不要太当回事。
+ Q3 M) r; `! X1 L+ o7 x8 B' e! \) L9 n/ e! E. I
可遗憾的是,现在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央行,似乎都相信这种所谓的新沟通政策确实是有一些价值的。这就使得双方的利益更加紧密,也更加不健康地纠结到一起去了。
# g+ W- H4 @' [7 N. n1 M; B: R$ A
上周三,英国央行正式宣布,他们预计会将基准银行利率一直保持在0.5%,直至英国的失业率从目前的7.8%降低到7%以下,于是他们也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家采用这种所谓前瞻指引的央行。始作俑者是美国联储,他们去年就宣布,他们在失业率降低到6.5%之前都会一直保持接近于零的利率水平,而且最近还说,失业率降低到7.0%以下之前,他们都不会考虑逐渐削弱每月债券购买力度的问题。
9 H' b9 J& X8 H: M5 r8 }& }! g5 ^( ]& [3 V/ l! ?
当然,两家央行的做法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别的。美国联储在自己的前瞻指引策略当中论及价格稳定问题时,相对语焉不详,而英国央行则表达得更加明确,确认了每一个重要节点。比如,英国央行说,如果未来十八个月或者两年时间中,通货膨胀有超过2.5%的威胁,他们就会考虑加息。
3 G* a# H/ q; [% Q
9 [% P' H' s# k; I( G 英国央行的新行长卡尼已经明白,这些偶发的因素会影响到政策的效力。如果他们的目标是劝服投资者,让市场条件适应这一预期,以确保利率将在低水平保持较长时间,那么应该说,他们的前瞻指引是弄巧成拙了。央行的生命之后,国债市场上发生抛售,英镑汇率上涨了。- Q) v1 W1 C) X* @
- L" Y2 ], T/ A; Q. Q7 [
看起来,投资者似乎是认为,这样的冲击可能会迫使英国央行比预期更早地提高利率。毕竟,英国的通货膨胀率7月间就已经达到了2.8%。! C. |+ D+ s X: }" A; j
* L. m/ t/ Z+ t8 `& S5 o* o2 p
在市场做出最初的反应之后,卡尼走上电视为自己的政策辩护。他在接受采访时坚持说,央行“甚至根本不会考虑加息的问题,除非我们能够看到7%以下的失业率”。可是,市场依然不肯合作。英镑汇率居高不下,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三,央行会议备忘录发布,显示卡尼的政策并没有得到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一致拥护,于是国债再受卖压——已经上涨到近两年的最高点。/ m, w5 c! k$ M1 u2 C6 j
$ F0 N# b+ a! F- M6 _$ H 包括卡尼在内,这种前瞻指引政策的拥护者常常说,这可以让决策更加透明化。在联储网站上,关于这一问题的描述说,它“帮助让货币政策更加透明,让公众更加容易预测到,这样就有助于金融市场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做出更快速和自动化的调整”。( F: |1 O- }& B( @8 k* `
/ ~! j2 w3 F3 K$ W, \
这些在道理上都是正确的。谁能说透明度增加是坏事?可是,他们并不是真的为了透明而透明。在英国央行和美国联储那里,前瞻指引其实都被视为一种强化现有刺激工具的措施。, y2 d! n+ a+ D$ N
5 Z, X7 a$ N: F9 _4 A( ?9 L# _
由于利率一直在零刻度附近低迷,市场对于购买债券自然很难产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银行家们认为,大谈他们的长期意图可以让自己的刺激努力收到更大的成效,因为这可以鼓励市场参与者买进债券,保持货币环境的宽松。
+ r- b2 y* D9 w+ z. |% ~5 t1 c+ `9 e- x5 s# V8 L' d6 B k/ E
政策会遇到麻烦,关键也就在这里。后金融危机时代,央行和金融市场之间已经发展出一种近乎病态的依赖关系,而新的政策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关系。美国联储发出可能退出量化宽松的信号之后,引发了债市的6月恐慌,他们自己也只好忙不迭地四处灭火,而英国央行居然还要重复类似的做法,并且以为会有不同的效验。
* s1 w% j/ A% d
- v8 t4 [" \3 q6 W 长期角度说来,这是一场不可能获胜的游戏。任何投资者都应该明白,央行其实不可能对未来做出任何铁定的承诺,因为未来归根结底是不可预知的。
G6 l3 p/ t( n0 H t" f/ j1 ~3 A9 C) C9 a9 P6 g# P( }
可是,央行却在试图控制投资者的心理,而这无异于在冒制造破坏稳定的泡沫,以及给市场带来其他不均衡影响的风险,当他们有朝一日必须采取紧缩态度时,会发现自己的新任务出乎意料地艰难。他们的眼睛应该看着真实的资金,而不是市场的价格。如果过分重视后者,其实就是在为前者制造威胁。(子衿)
: L* Q: v( ?( g8 X" m
( l" E! E0 `7 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