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83|回复: 0

[电工杂谈] 在外打拼的华人在唐人街上寻求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3-11-3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摘自;+ H5 z# y: F1 G& r) S2 y+ ]% x8 H

% P  `5 ^) L. x: m1 h8 M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11/01/gossip-81994.html% y/ D% D0 k0 ?" s6 E+ f: w, i0 N

$ R; o% A/ `1 y% }0 [唐人街是华裔移民初到美国的落脚地,一直充当移民的庇护所。随着中产化之后移民的迁离,以往的唐人街渐渐消失。新移民怀揣着金钱和梦想,分散居住在美国各地。他们希望融入当地,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编辑/蔡捷文
% j% }6 _" n8 f5 ~9 X! ]+ v- n
3 {) Q5 o4 g/ Y# a4 ]1 v: J9 { 8 m7 a4 y. U& V/ D

  x: X5 g* {7 Y8 U. C% t. N- A
% o6 ?4 W( \9 M/ a) ^# H% I19世纪中叶,华人漂洋过海到旧金山一带挖矿和修铁路。受排华政策影响,他们聚集而居,形成美国最早的华人社区,称为唐人街(Chinatown)。这种以家庭和亲友互助为基础的社区形式为新移民提供了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图为1951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Magnum Photos/Burt Glinn; V3 b5 y$ z& @

: l" [$ V6 b- ? " Q3 ^6 X( }* O5 }/ w7 u( @& Z

1 b6 s( \6 d; P/ H1 k( `: q8 A5 Z3 V# w0 ]0 {
早期华裔移民主要经营餐馆、洗衣店等,为华人劳工提供生活服务。随着当地人对中式餐馆的喜爱,唐人街商业逐渐兴旺,变为繁华街道。除了中式餐馆,一些具备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商店也逐渐兴起。图为1950年,美国纽约唐人街,美国人在一家华人经营的中式餐馆吃饭。Getty Images/Leonard Mccombe8 {, o  H5 t/ z# @& i

9 u; O2 b8 l; x( X7 Z, F: n
/ j1 X$ [4 [: ^* J' {/ S% ~
+ \/ n, D: V* P2 z& e- u( R) A) d/ k9 d
1965年,随着美国政府放宽移民的改革法案,引发了移民潮,每年有大量华人涌入美国,推动了80年代和90年代唐人街的转型。非法移民是移民潮中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他们是唐人街的主要劳动力。图为1996年,美国纽约,非法移民者住在阳台。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8 b" {8 ^1 b# S5 s* l! T

1 U; j/ }: |, w9 O , ~! }/ Z) D& ^3 F9 W5 k

: B8 o  g: t, ], O: t1 d& Z" i
0 \4 K. |8 m$ x8 [ 3 }6 b) C( A% n' k! R
9 {) Q2 G$ i1 q
早期华人移民几乎是男人,他们把父母和妻儿留在中国,自己在美国过单身日子,劳动所得则寄回家乡。图为1996年,美国纽约,一名移民在玩充气人偶。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
) X; B. t1 O+ K% [/ ]" P1 O1 A; v% S

; G1 X6 s- y* ^3 q5 Y0 p , B  u8 R* o) F( i6 O2 P
* r  [9 L  Z7 t# o; \; R
早期华人移民几乎是男人,他们把父母和妻儿留在中国,自己在美国过单身日子,劳动所得则寄回家乡。图为1996年,美国纽约,一名移民在玩充气人偶。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 N4 G2 O& V" D( t4 x
% J, \4 B* Z) [4 R0 O# r
/ u. D1 N" O, ?4 K9 X4 A0 v
8 i7 \/ g$ x0 {" L9 c
) j8 m0 H0 F8 ~) E3 w2 t
非法移民也带来了唐人街的黑帮问题。起初帮派的成立是为了自我保护,对抗非华裔,后来逐渐演变为集合了黄、赌、毒的犯罪团伙。帮派之间为了争夺地方控制权,经常有斗争。图为1989年,美国纽约,当时势力最强的华人黑帮“鬼影”在总社集会。Patrick Zachmann/Magnum Photos- ?  [: C+ a! Q" w1 [7 Y& w

; n( t  u+ |! e' |- A; t, I
. {6 o, t6 ]4 G. R! g1 O& R' [
" P' b& Y/ n7 Y) X' A0 ^8 L( m9 k0 s6 |/ v6 E
由于华裔黑帮组织不断扩张,美国专门组建队伍对对其进行严厉打击,进行整治。图为1992年,美国纽约唐人街,警察抓住了一群嫌犯。Josef Koudelka/Magnum Photos
! @9 T( Z% D; ~* O' S/ |  R* J: [7 F7 k

& I1 t8 |; f0 p: ~4 C
0 \% W. Q+ _$ a 0 y2 S- T( V" J& ~  C, E( C+ f

6 \0 u0 I: @0 B8 `" i
4 V2 p4 W) S" F随着美国移民入境政策的逐渐放宽,新移民的来源地更加多元。早期移民几乎来自广东的南部地区,而新移民除了来自中国大陆各省市,还来自香港和台湾。图为1993年,美国纽约,台湾华人移民在庆祝自己的国庆节。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 M- O1 |! t8 c3 H; V  D3 S$ P" p

* f. p4 A6 N) M' G) R% r
! \" p; Z8 Y$ p: V% ^( _" K- t9 L+ _ 0 T  {" z4 w3 l% B% c" _
, \/ V4 E- U" m" r# E. O; k
同年,美国纽约,从中国探亲回来的华人将毛泽东画像贴在当地的学校墙上,庆祝毛泽东诞辰100周年。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
- P/ z% o* k0 q
; O% }' T2 Q, @  j- c( i7 ?* `
' V; W# B; D1 k+ f6 }) p
# j' Z/ e% D! ^, Y) r- g3 l# {; c/ W& F5 [' B1 H
据统计,从1960年到2000年,华裔人口翻了10番。新移民带来各地人力和物质资源,大大推动了唐人街的发展。图为1996年,美国纽约,工人们在为中国餐馆运送一整车猪。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 h! N4 X1 V, Y, x
: E" Z) j# c2 X/ A/ V$ L! x% N

: i/ s) c5 {& t! F& L# @9 B2 h
" Q; r( U  I. x2 s1 U$ [4 B" m6 h2 L9 O5 p
华人移民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带入唐人街,不断丰富唐人街的特色。图为1996年,美国纽约唐人街,一窗户上挂满了鸟笼。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
7 N6 g: z. v8 o0 W. U) r0 l0 ^/ G) d+ n$ M
  a& x+ T5 m  V' p

# _  q% V/ G# \7 V) e
. m) O. h$ F6 o
5 N' E% ?3 [5 J, O% E! n0 @" x- f  k: i; N6 ^' |$ g
图为1996年,美国纽约,华人移民们在公园里晨练。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6 ?$ v+ h  v/ s  V+ S

' l. Q/ o: G' J/ h& H# B
& H! E: ]$ [6 ]7 t $ v- y+ H2 v* [  Y
5 g5 c5 g% _7 l1 I* m  U3 X
随着学校、同乡会、俱乐部、影剧院等机构的建立,唐人街发展成为功能完善的社区。图为1996年,美国纽约,华裔儿童在参加幼儿园的毕业典礼。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
8 P0 l+ j6 z. [# s! B3 z8 C( C6 M: u
" K! c8 E$ W  w: I' Z

- [2 j, _2 Q3 R% @/ Z& g6 U, |
2 ]: t" w& `1 [  _唐人街特有的中式建筑和文化吸引了外国游客前来观光,从原本的移民庇护所转变为旅游观光景点。多数城市的唐人街向游客开放,以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中式美食吸引游客。图为1997年2月7日,美国唐人街,华人在街上表演舞狮庆春节,吸引了当地的美国小孩。JASON SZENES/东方IC
: y0 f% i( Z: Y+ }8 l/ F
+ }' A# M' W* U
+ _, x! @  @) w9 A ' Z. W# R' Z5 w: C9 B
& r- a( I7 I) b  z( v1 ^/ F
唐人街一直以来承载着华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在外打拼的华人在唐人街上寻求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图为当地时间2013年2月17日,美国纽约,一名华人京剧表演者准备乘车前往唐人街,参加春节游行。REUTERS/Carlo Allegri  {& m& Y$ F; y9 U0 T
; ~$ J) X+ K8 u8 C2 G; b: P
9 ?2 A$ x! z( A

4 f; t+ y, Z% `0 U5 ]8 ~
7 |2 n3 ~+ t+ U8 `
& f- Q: }( g" J* q/ x* _7 @9 q3 ~& W# I$ @- j5 M# m7 N) l
当地时间2013年2月17日,美国纽约,春节期间,一名华人在地铁拉二胡。REUTERS/Carlo Allegri6 }4 ~1 F/ o* l/ ?+ ]
$ V$ |3 E/ k+ q/ y* e. Y

, p" |6 ?  y; z/ W . T7 O1 m% W# l! p4 e

5 x$ `( h: c8 d5 d8 F当地时间2008年8月17日,美国纽约唐人街,华人们聚集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共同为中国选手加油。AFP PHOTO/Mario Tama/Getty Images
8 X6 f* s6 T2 h  i2 P4 D) L+ z9 r1 ?* b* w" T
: `' q/ V2 [" C& G
6 ]/ C3 ]2 a! q0 m* h8 K3 u: A# \! w6 R

: |4 `# r" Q* x# e青少年群体逐渐成为移民的重要群体,与上一代不同,他们没有太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回忆,唐人街不是他们的记忆和感情载体。受过英语教育的他们也能更好地融入美国当地。图为2006年9月9日,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几名青少年华裔移民在家中玩电子游戏机。AP Photo/Benjamin Sklar5 Y9 G; i9 H1 Y1 m% ~9 v' g
: i8 @2 E3 g8 k, l
; h; K4 c/ Q! K- N# e
8 c, u8 j( K$ u

3 O" {; \  x! Y) {  Q2 E4 {+ d随着华人经济实力的提高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当地时间2012年2月16日,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街上向华人握手问候。REUTERS/Jason Reed
0 i# J# E: W, l1 F- }, p: h' d7 d# g6 o; Z5 m  b( F

1 V7 l/ r7 `, ]& o6 x3 M. s2 h5 {9 y  U5 i6 J- m9 e$ }  ?1 Z

7 }$ X) p& y1 ~% n6 d 3 i1 M7 p" ^9 g0 w' r
* _5 E0 A. B6 @0 S
当地时间2008年11月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唐人街,一名华人在美国大选当天投下了自己的选票。REUTERS/Robert Galbraith
! x, E3 D& T5 t( M7 |& A
4 `2 \! |. d2 u9 e% } 0 L. ~, E8 [& f2 O% A
4 {+ ^( L: y9 \8 x3 u

( n  a: u; Z' Z5 G. l/ x5 L富裕起来的第一代华人移民逐渐搬出居住环境较差的唐人街,造成唐人街华人人口流失,不少城市的唐人街规模缩校图为当地时间2012年4月19日,美国纽约唐人街社区,一名华人在街道边上摆水果摊。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AFP, V* R" {2 L0 I/ m% x( A
" ?3 t, J2 {5 G8 w  \6 ^8 C* t
) D/ t- Y5 r  r+ `1 Q2 d6 B6 w0 D* G: u
. y6 R- T2 u% T  G6 [9 x, O
6 O# o* M. W) b. s8 G; W
另一些唐人街则变得“中产化”。城市规划者为了改善其脏乱差的形象、以减少犯罪为由等,鼓励开发商在唐人街建设高档住宅、开连锁商店。当地时间2013年9月19日,美国洛杉矶唐人街,一名华人在新开的沃尔玛超市购买水果。AP Photo/Nick Ut
( h2 U! t4 Z( s
7 r/ {; n9 g" P, p5 F # o/ W5 P/ D$ r) Q8 q* J6 {0 j

9 C' \2 U& ^3 M7 r' E2 v. k  q0 ?' _# l- h# T( |5 E5 T& ?
高档住宅和大型连锁零售店的进驻,使唐人街的租金等生活成本逐渐增加,底层的新移民无力承担高成本的生活,一些商店关闭。部分华人只好迁出。图为2006年1月27日,美国纽约唐人街,一名华裔女子站在一家倒闭的商店里。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AFP
& A7 g6 D/ T! H3 ^$ M# p) U% e4 m0 G' g

3 J/ c( G% Y5 a
0 y  W8 k. Q! y6 w5 k: E0 E1 u % W: [8 l$ X# C6 u6 z- J

+ ?: l) b3 S6 f% i5 j: u2 V/ B! s. N. Q( @/ @
图为当地时间2007年4月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洛杉矶唐人街衰落的一角。数据显示,美国唐人街的人口正在发生转变,新移民不再涌入,人口锐减。Photo by David McNew/Getty Images1 w6 x. }3 L$ w: R
: A0 G  O$ j4 D4 D4 e. ]6 U
2 Z' k5 z, h; [

" p, b/ M, Y3 \3 \  d! K1 }7 Q! D; L" X/ P6 J
唐人街渐渐消失,但与此同时,只有华人走出唐人街,才能通向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图为2010年2月10日,美国华盛顿,大雪覆盖唐人街牌坊。
$ c9 U% d& l# ]8 r1 x. H5 A  V2 V3 P- n
- }$ C0 i- Z4 H. Q1 v; {编者的话/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各种排华法案限制了移民,美国唐人街曾险些消亡。2012年6月底,美参众两院对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算是给美国华工和早期华人一个迟来的说法。而与此同时,曾经繁荣一时的美国唐人街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淡出历史舞台……
1 y( R  v* }+ L& G! S6 e. E+ e' W. E! t% c% x3 N& f1 k  _
过去十年来,美国的大型城市都酝酿着一桩沉默无声的运动:“撤离唐人街”。在华盛顿,中国城逐渐“缩水”,从“中国城”变身“中国街区”,再变身为“中国角”。而在波士顿,中国城从一个地标性的枢纽,淡出中心城区的交通线路……
. }$ J/ a- D6 T2 i+ I3 F: k$ s& M8 \( H
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两条十字交叉的主干道上总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商铺食肆一字排开,简繁字体的招牌错落之间,那一声声吆喝着的,都是十足的亚裔面孔,让人瞬间意识到,这是一个中国式的集市。* F$ W. E  a% u( d
% l# R, g3 Y' t1 a+ G: z! c# M5 p
许多来纽约的中国客,若不来这里便不算圆满。作为新的亚裔文化集聚的铺场,法拉盛几乎已经取代了纽约市所有知名的亚裔文化区,成为多文化特色的城市新宠。而那个立有镶金牌坊、石狮把门,曾经风头无俩的老唐人街,却在这一新的造城运动中逐渐凋零。
, f! A- e/ d- a! v
$ b& e* o3 F9 ?; m而遍布美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唐人街中,纽约唐人街的没落并不是孤例。在波士顿、华盛顿、费城这些老牌城市,曾以地标出现的唐人街许多已经萎缩成几条街道,甚至更少。而休斯顿、圣路易斯等一些新兴的城市中,那些同样所谓的“中国城”也早已脱了中国味儿,成为一个个与周边街区并无二致的平庸存在。
" _+ t8 S! q6 d8 V
5 P, U+ E$ W! m" ~, G& t* N那些曾是几代中国移民物质精神家园的唐人街,经历了百余年时光的淘洗,承载的诸多职能也已淡化,如今新的华人移民,早已比他们的前辈们更少依赖唐人街。老旧的街区,也只是偶尔成为新移民追寻乡土回忆的乐园。而与那许多曾在唐人街终老一生的华人移民一样,老街不朽,它们只是退出舞台。留驻其间的,也许只是道不尽的明清旧梦。
! k7 Y2 G. L2 Z8 m7 A! ~8 i* @+ ?; F
凋零的老街0 ~; S' s6 b6 y
/ l5 G, m/ ?- C) C  `+ y) M
衡叔是纽约唐人街一家店面的理发师傅,广东汕头人,笔者每次去纽约,都例行找他理发。在唐人街找一位名剪比登天还难,许多理发师傅都是来美国以后现学的手艺,自不比国内的纯熟。但衡叔的手艺却很地道,他是中国城里的老资格,也固执得很,许多周围的理发店都把店面迁到了法拉盛,他却仍守着他那方寸大的店面,不肯挪。1 o+ f% A0 \3 I( P' a9 d

7 z5 k! U1 V( Z% T& E如今的纽约唐人街,风头已不及上个世纪,听衡叔的描述,在上个世纪人流涌动的唐人街,找个立锥之地都难,像衡叔这样的铺面,都算是旺铺了。而随着街区里越来越多住客的外迁,街道冷清了不少。平日里除了几位相熟的街坊,来消费的也多是附近皇后区或新泽西进城购物的华人,新生代的华裔年轻人喜欢追逐新潮,都去法拉盛那里的大店,找韩国日本师傅剪,而冷落了唐人街这里的小门店。
- r9 C9 q2 R9 p$ `* X
, q9 `" a- @9 [" s/ P9 j+ H倒是许多黑人和附近拉丁区的意大利人常常光顾衡叔的店。此前,意大利区只是在中国城外围一条街区的规模,而如今,已经侵蚀了中国城的好几个片区。
2 f( b2 ~  ~6 R& f0 e
7 I) {! E0 |! S+ I* l# L楼道里多了很多老黑和拉丁面孔,这让衡叔很不习惯,唐人街似乎越来越成为纽约下层人群聚集的场所,这在纽约早就是秘而不宣的共识。而以前的许多老街坊都陆陆续续搬了出去,跟着他们在美国长大的子女们,搬到纽约城外的新泽西,住上了大房子,过起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式生活。3 }  K- y2 l7 l- G
5 c% g8 W. E  \. n- l. Z7 `  j
那儿有华人超市,也有新兴的华人社区,只是少了几分邻里间的熟络,每天出门都得以车代步,跟朋友见面得驱车数里,在衡叔看来是“没什么人气儿”,不像唐人街这儿,出店门不到10米,吃喝住行购娱等一干需求,都能够花钱买到,呼朋唤友啸聚一场,也很是方便。% Z' C5 z1 R. Z9 u
4 z5 ?8 T5 }: z8 U2 d4 b2 u
但唐人街真的太老旧了,跟新移民的生活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了。如今纽约的华裔年轻人,K歌购物都更喜欢去法拉盛,那里的K歌厅又新歌又全,都能闻得到簇新的粉漆味儿。而唐人街,依然是那个出了名的“脏乱差”。8 B2 ?: E4 I& Q5 z
2 u$ h. m+ I- T
到了夜间,晚8点之后的唐人街就像鬼城。笔者在纽约的日子,从不敢一人晚上在唐人街上走动,八九点钟,许多游客和购物的华裔就如洪水一般迅速撤出街道。听当地人说唐人街晚上的治安很不好,由于连着拉丁区,黑手党活动频繁。而唐人街本就老态龙钟的街道,在夜间则更添了几分阴森。
5 ~) R/ a0 X, n& u3 M  l
! k  J) i2 j% P8 O8 @2 f' l5 k2012年已是衡叔在唐人街的第32个春秋了,从12岁偷渡到美国,他目睹了两代美国华人工薪阶层的来来往往,如今,他想给他12岁的女儿创造一个讲英语的未来。去年秋天,他将家人移居到郊区,因为那里是好学区,他每天必须穿过皇后区、布鲁克林区以及跨海大桥来唐人街照顾店面,这是他们全家生活的唯一经济来源,他已经不能轻易卸下。他的英语仍只会简单的几句,许多还是跟正读小学的女儿学的,他不知道除了剪发他还能做什么。
9 J- _# b/ _  b/ }- u, R! ~' Z
- c% j$ m' K' b8 u4 o & X0 O8 j6 G; M* E8 b) T7 x) I
+ w: k' h! c8 r. A% l
淡去的中国味儿
( e9 I/ @* m( B+ t+ g. n1 ~
+ G% [3 z4 Y& {3 m8 ?与衡叔的经历相似,许多初到美国的新移民,第一站都是唐人街。因为能在那里迅速融入当地生活,而又能够逃避美国社会的各种眼光。
6 P6 g, Q3 u% U( [) T) q. l8 D+ |5 A4 k" O
笔者的周围生活着大量这样的华人老移民,他们无比依赖唐人街,而他们的下一代却唯恐不能逃离那儿,如今能将新一代的华人移民和唐人街联系在一起的,也只有家乡风味的菜肴和风俗商品了。为此他们常常自嘲,“中国在崛起,中国城在没落”。8 O, R3 P2 N0 k9 g+ C' k7 g9 e

, ~4 T# \0 t+ Q/ r* t! S2 I( p/ T如今的华人新移民,不是高知高学历、英语流利,就是家财万贯,请得起翻译。他们比上一代那些漂洋过海、到美利坚第一站就是唐人街的老移民们,更少一些对唐人街的依赖。诚然,唐人街依然在我们生活的边缘,离开已久的中国人,常常会不约而同地到唐人街买东西、吃馆子。但面对着这些观念一新的主人,唐人街的改头换面,已是必然。/ \2 }$ N* S- n' B0 o
2 N, t; \  |; h6 l# L9 R+ J. }7 L
除了像法拉盛这样面目一新的亚裔文化区,在中西部和南部等后起的城市,唐人街的存在已经日趋低调。尽管在美国的老城市里,唐人街一直都是地标式的存在,在地图与城市交通线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对于新移民而言,唐人街的旧有模式早就不可复制,那些小作坊式的、一家一店的老街道,与新式华人移民的身份都极不相称。
( q& N% A  F* ^- P+ R. H
& J& S6 w) W* @1 Z) d" ~/ ?在笔者现在居住的休斯敦,唐人街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存在。地图上并没有唐人街的地名。据说政府没有特意规划这个区域,由于华裔人口扎堆开店,才有了现在休斯敦的唐人街。而这条所谓的唐人街,除了可以从简繁体字的店名上辨认出归属,其建筑风格、风水布局却没有丝毫中国特色,被周围的美国街区夹在其中竟很难识别出来。
) c% q$ @  f- E" W/ P! B( Y( V1 I. H" G5 Y+ g
而来此购物消闲的,也多是年轻的面孔和说着一口流利美语的ABC。大多数店里几乎都设了刷卡机,不再像北方的唐人街那样只需要收取现金,许多店都有连锁,购物环境也堪比美国店。店主们几乎都在城郊置有房产,除了购物消闲,医疗类和法律类的高端服务最是紧俏。整条唐人街,被滤去了人居于其中的浓浓生活气息,而曾经在唐人街里一直延续着的那些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也已经荡然无存。
( a4 q" z$ d5 Q: m. K# d% j! {+ A% @& G1 P
碎片化的华人街区
! V0 C0 B8 g7 a/ i! h9 D% u5 I2 _! ~$ z' T
2011年美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旧金山唐人街核心区人口数量在下降。而在纽约曼哈顿,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城的人口从有记录以来第一次减少,下降了近9%,其中亚裔人口数量下降了14%。
8 D$ n% @# B8 q7 }. @1 [
0 A) c2 z2 k! `- a. R% k$ k# ~大城市里的唐人街,仍继续服务低学历、低技能、寻找初级工作的新移民,以及英语差,不会开车的老移民。一些唐人街的功能甚至仅剩下旅游点了,而市郊的卫星小型唐人街则开始日益兴旺。
* S6 r3 j! |' J* ?0 n4 e
; t( a) w8 V: `: b8 A+ g* @在美国纽约市,即使是低收入移民家庭,现在也更愿意搬到位于纽约市外围的皇后区,法拉盛或布碌仑的日落公园,原因是那里的房子既便宜又宽敞。而更多移民,尤其是家境富裕或持有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则直接迁往南方,如高科技或制造业机会充足的佛州、乔治亚州、北卡州、维珍尼亚州和得州,从而导致全美国市郊和南部地区新兴的小型唐人街的崛起。
$ k6 `% ~7 T3 I. h2 C8 r8 c' y5 X8 ]. r' s& _+ m2 E
那些外来街区的渗入,也让唐人街城变得岌岌可危。在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小意大利区、黑人区都在向唐人街渗透,无论从文化还是在店面风格上,令这些处于模煳界限中的中国店面颇有一些混搭风格。( H# F% b7 [2 W; c
: ^* x9 ?% T1 x2 }# D
笔者曾在波士顿与研究中国移民文化的麻省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秦敏教授有一面之缘,当时谈及她的研究,估计只有400到500华裔居民仍住在波士顿中国城两边狭窄的公寓里,这些居民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大多操着广东和福建口音,他们让唐人街多少有点名副其实。而随着美资背景的全国连锁店取代了华裔商户,过去10年,数十家商店和餐馆倒闭,2010年,最后一家大型中国超市大华超市终于关门。3 O0 M/ F5 w& v) q8 F6 |

7 d$ u8 l& t0 y1 @. p$ H远去的美国梦
2 [& Q! z/ N6 J+ Q3 A8 I/ M& R  e+ r/ t  L5 M! j) ~- C
自淘金热时期起,中国人就总想着到别处去发财,对于许多来美国辛苦耕耘的中国移民来说,美国梦曾是一个光环式的召唤,许多老一代移民穷尽一代甚至两代人也要完成这个梦,而如今,这个梦似乎渐行渐远。
8 @  s5 a$ h+ r: Q
0 Z+ G! n* T. F% C1 [! x" y如今聚居在唐人街附近的,多是低技术移民,他们多半不精通英语,来美国后首先在唐人街建立生活基础,这被认为是华人移民的一种传统的生存术。但如今美国的生活成本节节攀升,美国的唐人街生活已经难以称得上舒适。而像衡叔这样曾经靠打黑工在美国立足的移民模式,在当前美国劳工政策收紧、严查黑工的大政策下,已经并无可行性。  |6 K$ \- j  }& I% e5 ^

9 [$ i3 C5 f* D, `此外,现在的美国社会,一个孩子在人生机遇方面依赖父母收入的程度,超过欧洲所有发达工业国家。昔日的美国努力创造机会均等的“美国梦”,已经渐行渐远,这无疑给低技术劳工增添更多养育子女的负担,对于他们来说,那些曾是他们移民动力的“养娃不要钱,生多不嫌多”的美式愿景早已不再有诱惑力。
  m+ B! w$ f- f2 P' H* U0 x; W! K+ a6 q4 l
而中国的持续繁荣加剧了劳动力短缺,却进一步促进了劳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并且提供了更多工作的选择,这意味着,美国唐人街将不再是“工薪移民”进入美国的主要渠道。
: x- O3 o7 Y9 ]( x4 v/ v- g3 p# o' ]& A$ T. S, b
而回归潮在留学生身上体现得更为充分,目前的中国留学生中为了将来在美国公司就业的人为数甚多,但是抱着“美国梦”希望移民美国的人数却在减少。由于科技人才签证严格,排期过长,当前美国经济不好、失业率高居不下,雇主雇佣外国人的意愿下降,现在申请美国的H1B(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很不容易。/ R" z- N$ P9 v* j  j) k
6 i* C0 X1 q6 ~8 A8 P. |) u+ }
而按美国政府公布的最新绿卡排期,中国大陆出生的留学生,如果按职业移民第二优先(高等学位专业人才)的排期,现在只排到2006年10月15日。实际上雇主很少会在雇员一开始工作就答应为其申请绿卡,这样等待的排期就更长了。而且申请者这期间还不能失去工作,一旦失去工作,原来的申请就得终止。
0 k8 w; f7 N* U0 E3 C
4 a* b; O0 x2 x- Y6 A+ r6 Q, B华盛顿的智库——美国移民学会的主席Greg曾经指出,在美国理解的移民方式,就是人们来美国定居,然后死在这里。事实上从来就并非如此,20世纪上半叶到美国的人中,超过50%都离开了。“就如今的情况来说,实际上更多华裔正在返回中国。”他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4 12:58 , Processed in 0.10829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