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29|回复: 0

[学书论画] 西泠秋拍:吴光宇绘《卓文君》鉴赏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3-12-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jpg
7 S6 f+ P7 r& w" e2013西泠秋拍 吴光宇 卓文君 . i, I6 O- V! z! ?" ~3 d9 O

* p6 p0 W$ B1 K& H  
1 `8 |. a. r- c9 w5 @! `/ s- }* M! G' L. L1 ?
设色纸本 画心
, [' j2 E( P* C! \* A: `# s* L6 \. s# t- t, r/ ]( I  Y5 d; ?
1954年作
# g9 v: k- @: `/ L0 y
' k5 G. U: z9 y+ J出版:1.《卓文君》挂画,河北省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 ! p$ t! B6 g* O3 P. w- u
1 ^) q) G5 o2 ~2 A0 ?6 C4 w
2.《卓文君》,河北省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
4 j" T% K1 K6 W" ]- S7 s
3 [# e0 A5 _0 T3 q* F33×44.5cm×16帧
* w: S  j, Y9 {3 S1 _& c' z' s! W# [+ G: _4 C: _! h; p8 p* d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佳话一波三折,引无数文人雅士竞相折腰,画家吴光宇却只取一瓢,绘这故事中蕴藉情愫最为惓惓的——此时,朱弦未断琴声袅,明镜未缺朱颜照,朝露凝珠,芳时犹在,锦水汤汤,与君长相守。 3 F! h( Y( N# }# n* }+ L# X2 J. P

9 U" l- R# Z) ?' S一个凝聚着传统文化、民间理想、青春浪漫的如此丰厚的故事,恐怕也只有连环画大师——北京传统派人物仕女画的突出代表之一——吴光宇能将之绘诸笔端了。 4 N0 m5 ?1 c7 R- N6 q

8 i) J; {2 Q) O8 P吴光宇早年随兄长吴镜汀学画山水。吴镜汀师承金城,学养深厚,画技兼融南北、多法俱备,画面气度雍容,精谨而洒脱。因此吴光宇在其步入绘画领域之始便打下了牢固的根基。1926年,吴光宇入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于1920年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提倡学习宋元及南北各家,不专宗四王,反对革新派的革新。画会聘请陈汉第、胡佩衡、溥雪斋、溥心畲、张大千、黄宾虹、萧俊贤等人为评议,进行对传统绘画研究的教学活动。   ^& Z( q) A% [( h. f
, V+ Z9 a! C  U+ e
在此期间,吴光宇经金城指点,师从徐燕孙,专攻工笔人物。他的绘画取材较集中于烩炙人口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婴戏,轻雅意而重俗赏。由于画家本人爱好京剧等曲艺文化,在创作中善于抽取戏剧冲突激烈的具有代表性的情节,人物造型善于取法戏曲中人物的身姿动态,讲提炼,略夸张,如同亮相一般。同时,吴光宇重视师古,除早年临摹过的王石谷等名家之外,亦多借鉴民间壁画,富气势,有力量,动态性强。尤其是衣纹的描绘,在“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气韵上,大胆吸收了南宋马远、夏圭的构图法和明代浙派的纵肆笔法,显得既矫健又流畅。设色亦强化了补色对比和白粉泥金的作用,绚丽明快,极富装饰效果。绘景则在其兄吴镜汀的影响下亦工亦写,潇洒随意,尤善在生纸作笔势迭宕、工中带写的重彩人物,创造了更为雄丽洒脱也更为刚健婀娜的个人风格。藏於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荀灌娘突围救父》和本次现身西泠秋拍的《卓文君》都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扛鼎大作。 & Z( n2 ]- g) |
% Q1 ]& u8 {0 `
解放后,吴光宇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任理事,历任北京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思想进步,同情旧社会妇女的地位与命运,勇于打破封建制度加在她们身上的桎梏锁链,连环画《卓文君》就是以此为主旨创作的。 6 _, p9 b0 T' y5 g  e$ \3 W3 I8 R% n+ F

2 |4 w$ c& t$ L7 i" j他描绘卓文君新寡,皂衣白裙的文君于案头托腮沉思,面带愁容,神思飘渺,弱不胜衣;他描绘卓文君读司马相如的文集,《子虚赋》、《上林赋》的富丽辞藻、壮阔铺排、朗朗之声仿佛直传耳畔,而文君读赋向往相如才华的神采跃然纸上,是文君春心初动也;他描绘文君怅然抚琴引来公爹垂涎,用反面人物的邪恶反衬文君如无瑕美玉的内心;他描绘司马相如轻抚名琴“绿绮”,一曲“凤求凰”再次挑动文君春心,观画者不见弦动而闻袅袅清音绕梁三日,实乃吴光宇以听琴人神色举止写声音也;他描绘卓王孙持剑拆散眷侣、文君夜奔相如,以父亲的严厉烘托文君追求自由的理想与反抗旧制度的决绝。 - c6 d$ ^4 f$ E5 M+ U
1 r" z# H. Q" E1 @; h. @: {
值得一提的是,吴光宇在创作连环画《卓文君》时,将我国传统文学中从《诗经》而始的比兴手法,和以屈原的《离骚》为顶峰的象征手法运用到绘画作品的表现中。他发挥一己之长,以工笔花卉草树顽石作为背景;以芳草象征卓文君之兰心蕙质,以桃树隐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松树、翠竹象征司马相如的才华与品格;以磐石象征二人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坚定信心;以垂柳象征文君与相如最终长相厮守、举案齐眉…… 2 k% g, {+ ^; W6 g

4 I6 c- Q4 ~7 E- x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还有数不尽的催人泪下、荡气回肠,而吴光宇的画稿却在最隽永最幽香的那一点戛然而止。他渴盼美满的心意让他不画相如情变,于是,千年前文君的怨恨穿越成收藏家案头的另一首小诗:一位画家,两个时代,文君婀娜三四笔,相如风流五六行,七弦琴传情,八行书有意,曲折九转终成眷,十全美意千古传!
  s; y3 I4 o0 u& G7 \5 n% `; g0 Q& H$ w: L. V$ m9 R! ^- B6 |* `
2.jpg
: C  t4 q: i. u. S! v- s' q2 Z4 i3 ]
8 ]! ]9 u2 c5 i2013西泠秋拍 吴光宇 卓文君 5 W) O" G+ ?( {
9 {, B" n# [. m5 ]& d
  
1 p  o) O6 w! {5 F2 ~. K) U6 ]; U2 V- f# [
设色纸本 画心
% n. D2 k$ }; H5 [: `$ C; O5 r4 x+ \" z5 a9 r
1954年作 # S) T- Z/ O- s6 q! b. x% d
4 Q1 w, I" p3 Z- i6 y3 a
出版:1.《卓文君》挂画,河北省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 ) \( A1 u, @8 P+ O: r8 ]

; }9 ]( b# @5 J" D' H$ C2.《卓文君》,河北省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
+ p. s. P! z/ k7 b; u1 _$ _1 K) s0 |. k- w" F( E- ~/ {
33×44.5cm×16帧 - q, D, I6 x% y" Q' Q+ D7 I+ X) L

0 a7 O$ y: e7 h: Q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佳话一波三折,引无数文人雅士竞相折腰,画家吴光宇却只取一瓢,绘这故事中蕴藉情愫最为惓惓的——此时,朱弦未断琴声袅,明镜未缺朱颜照,朝露凝珠,芳时犹在,锦水汤汤,与君长相守。 7 @, _3 t7 d1 ?. \- H5 G
: }. r9 C6 m+ ]  u2 x9 F/ i2 r
一个凝聚着传统文化、民间理想、青春浪漫的如此丰厚的故事,恐怕也只有连环画大师——北京传统派人物仕女画的突出代表之一——吴光宇能将之绘诸笔端了。
% w' Z$ z4 E' z7 l- B, x. i) e2 W7 H$ @
吴光宇早年随兄长吴镜汀学画山水。吴镜汀师承金城,学养深厚,画技兼融南北、多法俱备,画面气度雍容,精谨而洒脱。因此吴光宇在其步入绘画领域之始便打下了牢固的根基。1926年,吴光宇入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于1920年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提倡学习宋元及南北各家,不专宗四王,反对革新派的革新。画会聘请陈汉第、胡佩衡、溥雪斋、溥心畲、张大千、黄宾虹、萧俊贤等人为评议,进行对传统绘画研究的教学活动。 / i/ @4 Y, P3 ]; c: Q, |

% v/ ~: P" |' W1 F1 d在此期间,吴光宇经金城指点,师从徐燕孙,专攻工笔人物。他的绘画取材较集中于烩炙人口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婴戏,轻雅意而重俗赏。由于画家本人爱好京剧等曲艺文化,在创作中善于抽取戏剧冲突激烈的具有代表性的情节,人物造型善于取法戏曲中人物的身姿动态,讲提炼,略夸张,如同亮相一般。同时,吴光宇重视师古,除早年临摹过的王石谷等名家之外,亦多借鉴民间壁画,富气势,有力量,动态性强。尤其是衣纹的描绘,在“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气韵上,大胆吸收了南宋马远、夏圭的构图法和明代浙派的纵肆笔法,显得既矫健又流畅。设色亦强化了补色对比和白粉泥金的作用,绚丽明快,极富装饰效果。绘景则在其兄吴镜汀的影响下亦工亦写,潇洒随意,尤善在生纸作笔势迭宕、工中带写的重彩人物,创造了更为雄丽洒脱也更为刚健婀娜的个人风格。藏於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荀灌娘突围救父》和本次现身西泠秋拍的《卓文君》都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扛鼎大作。
( h0 D# @4 b( e: t  s
6 ]" y& W. \/ n* f+ d' b/ S解放后,吴光宇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任理事,历任北京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思想进步,同情旧社会妇女的地位与命运,勇于打破封建制度加在她们身上的桎梏锁链,连环画《卓文君》就是以此为主旨创作的。 & R4 m# N" f5 }- e; S; B# C
2 Y! k+ \0 g6 ~% C$ _* O2 |% T
他描绘卓文君新寡,皂衣白裙的文君于案头托腮沉思,面带愁容,神思飘渺,弱不胜衣;他描绘卓文君读司马相如的文集,《子虚赋》、《上林赋》的富丽辞藻、壮阔铺排、朗朗之声仿佛直传耳畔,而文君读赋向往相如才华的神采跃然纸上,是文君春心初动也;他描绘文君怅然抚琴引来公爹垂涎,用反面人物的邪恶反衬文君如无瑕美玉的内心;他描绘司马相如轻抚名琴“绿绮”,一曲“凤求凰”再次挑动文君春心,观画者不见弦动而闻袅袅清音绕梁三日,实乃吴光宇以听琴人神色举止写声音也;他描绘卓王孙持剑拆散眷侣、文君夜奔相如,以父亲的严厉烘托文君追求自由的理想与反抗旧制度的决绝。
  s1 r! G& f9 m0 y  A; c% A. b+ E# s1 S
( i4 n: `: j, f* t值得一提的是,吴光宇在创作连环画《卓文君》时,将我国传统文学中从《诗经》而始的比兴手法,和以屈原的《离骚》为顶峰的象征手法运用到绘画作品的表现中。他发挥一己之长,以工笔花卉草树顽石作为背景;以芳草象征卓文君之兰心蕙质,以桃树隐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松树、翠竹象征司马相如的才华与品格;以磐石象征二人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坚定信心;以垂柳象征文君与相如最终长相厮守、举案齐眉……
9 D- V* M3 `1 j5 _/ i2 U1 Y( F1 t" F# q5 N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还有数不尽的催人泪下、荡气回肠,而吴光宇的画稿却在最隽永最幽香的那一点戛然而止。他渴盼美满的心意让他不画相如情变,于是,千年前文君的怨恨穿越成收藏家案头的另一首小诗:一位画家,两个时代,文君婀娜三四笔,相如风流五六行,七弦琴传情,八行书有意,曲折九转终成眷,十全美意千古传! " J3 o1 K3 k, q: r, }8 L+ h( A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5-21 22:51 , Processed in 0.30790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