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52|回复: 2

[学书论画] 中华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5-2-1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中华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E- G9 I( _) s  M

$ K; e( c" i7 L5 }+ \- A$ _        ●斗方
" K) z1 n+ D8 m& P* Z& G
) j$ a! D7 x" ~! z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是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呈正方形,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约1尺见方) ,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7 Y2 [2 `+ w. Q$ U9 |: D7 H, }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5 s1 x( k4 K0 R  I6 G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f* q& U" S' |; }9 {2 l. X/ f. }' a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6 `! B' k" n8 ]2 C1 [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 K7 [- D0 j$ d1 S1 j, `9 n+ H9 x4 M% z- L) F
        ●三开
5 [/ [3 o. ?3 R1 i( a + y& f+ H3 {, N! v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是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
5 K+ @) J7 g1 ?        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0 a# o( i% i0 G5 _; z
) J+ K$ `) @, D: H) U. g
        ●中堂* S5 [4 |8 w$ d) u+ }  j/ D

/ C) {8 z5 s% Y- f% Q        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 A, s2 H- r; T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 68CM×45CM)。
" S( {) w* ?2 [( z& [: T. z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熟练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0 ~; Q! a* b% D1 @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 A  y' z* B0 ], l. M$ P: F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T/ o) z7 n) J( J- X( D

1 ]! ~5 W( M+ x4 A/ c4 ?       ●条幅
- R# y1 O# D) U- x# I. c
& W, Q7 L' D8 W: n' W# @& r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 i7 I& J- t6 t9 h& Q       安排章法时,应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 V: J' J. i4 f, T- e
       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x- H# A2 v+ \/ ~- c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Y! T1 r1 a+ M; |0 b" O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4 x7 j6 x: O5 Y
  1、写成两行或三行的条幅:. x' ^+ G- D+ ~5 g+ Z9 B( P/ R
       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
7 }( P* i; O" b. [7 C       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4 V5 w+ P* R+ [' S1 c1 r7 O2、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条幅:: m, g- w8 z: W, H+ n
      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 A1 x- c, _( k4 v( j- b5 ^& [
       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1 p3 i# i" `6 e1 K) ~; x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B' l7 y, Y2 s; E* K
9 w; Y5 r2 L! ?1 m
        ●对联) q8 R  |2 S) S$ L+ U

/ x/ m( J* A( G         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子或楹联。  w8 H5 Q2 h9 o2 }9 |
         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 S& y; q% `8 l
        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 l* o: x. }, h( d# h/ c( b/ h
        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8 H! E+ s0 B( R& X( V$ J$ b
        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 m3 O% G4 l1 N2 _
       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
" _  e2 P, V- v& u2 y, H" S3 w        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 J6 b; i, {/ v% r1 ?2 k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6 f- o6 U( ~  ~' K: N% U4 @
        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法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
8 _; B, I7 `, d3 _# b5 N        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如“文英女士惠存”。9 \  T! T2 }0 I8 a, O: p- N8 ^  H
        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 M# ]  P. ?2 A% |
        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  I4 ?8 q  E! s4 H2 f- F/ p
        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7 V0 o8 y5 p1 l8 s- p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 [, |) Q  H6 G8 V# \
0 {9 g/ Y0 H3 u" Y& N" }5 _, l8 ~        ●匾额
" G8 S+ E, ^! Y; X5 g
; {2 Y& U% B' ]5 v  v. K  }        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_+ [1 V' l1 z/ J+ D

( @5 ?# k8 M8 k$ ^% t/ ?         ●条屏4 ~9 E& s9 k5 V

3 l! [$ w! M8 C* e; }         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而定条屏之多少。' P/ d4 G# c8 \' n# c& e$ M: v) {

* [- @) Q( p' G5 A         ●扇面/ U$ \% ^$ k: J, E+ ^" c

7 v; Y- I% r0 f6 X3 V        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3 r: o2 w, W( n, N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H, H) R% {  n2 i# _$ ?3 o1 n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 C+ \1 T- W+ X2 n% A( ]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 p  I9 C/ O2 R/ h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K! B. l- w  }2 J  m" M7 R* d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美观。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 z6 I( c  G* h4 y# T, }; C" }+ c8 |3 u( T& I- x6 n4 I9 j! k" [9 U
        ●书法传统创作样式的落款与钤印2 G& ?# ~" y. V* z9 T/ q3 G. g8 Y

' B  p; B; r7 v7 m       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
6 G% c; @. q4 U* w. o       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 c; p/ e+ v" V' q& B9 P
       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
% }$ Y- O) G7 j$ m. k) }7 Z      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9 M. H" j: w, Q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 j- X! N1 \6 b9 v/ R/ c) T/ A8 v
       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7 M1 J1 ^: m  d3 o5 E/ [- M& O  I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
7 h2 x6 \0 v8 D/ }* b# z* n* _( L       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最后盖章。
! @% s) x" r, C& k7 ^. [! l       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 j1 \, X( S1 P
       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白一朱。
; i7 F" D0 J# c; D! i       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9 n# x  f: L# K6 Y

! z; e" K- ~, k- C% K% N. q7 n       具体见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f2ysi51gHAzfGd2TyJE
鲜花(26) 鸡蛋(1)
发表于 2015-3-14 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长见识,谢谢!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源 发表于 2015-3-14 03:405 X! W! _  \; T. c, @. b$ a0 U
真长见识,谢谢!
9 g( W% h% `- I  ^* w" s2 T
你本身就很见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8 21:28 , Processed in 0.10758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