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1|回复: 4

中国留学生同居率高 心灵空虚是最大因素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9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刘璐璐是一位西安女孩,今年夏天,她背起行囊踏上了赴英留学之路,虽然出国前早就做好了各种心里准备,然而留学的现实生活还是让她感到无所适从,“这里的中国同学同居的很多,”这个来自中国相对保守地方的女孩起初并不理解,“看得多了也就习惯了,跟很多同学交流过才知道,同居对于海外的留学生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新鲜事。”0 p9 d$ S) k( Q; ~

( d% V* U7 h% L  同居率竟高达80%# a% A* E+ ]5 s; y5 F- p

( c8 d' c4 n% }1 H" g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期对中国在海外的学生群体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留学生的同居率高达80%,而且还有年龄越小,同居比例越高的势头。3 M) C( K% k( Z# ~# o6 @# S- [$ z
" o5 I  q) v; x4 {8 s+ ~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一样,“从浩瀚的知识海洋到简单的洗衣做饭,从美妙的异国情调到挥之不去的乡愁,从白天短暂的欢声笑语到夜晚漫长的孤枕难眠,五彩缤纷的异国生活无法掩饰现实生活的诸多无奈,空虚、寂寞成为许多海外留学生最常用的词汇。就这样,很多中国留学生就在迷茫与困惑中走入了同居时代。”
+ y$ s1 x6 m+ V7 b
7 F8 c# Z; c! W+ I  留学生同居已经不是新鲜事,家长和老师充满了忧虑。9 z8 \% F& I% x5 h  w3 }

# x. W+ n  d9 T4 b, s" [% X. s
* D% y8 A0 O7 {; q& X. @  心灵空虚是促使同居的最大因素  ]5 `6 P& j9 A; k

3 ^5 b( q- A" f+ o  小瑛(化名)刚来英国时,非常不适应,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英国留学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学习压力,也不是吃饭穿衣,而是单兵作战时的孤独感,“那时候,我没有朋友,更没有亲人,没人和我交流,我经常憋在自己的房间里几天都不出门,有时一个星期都说不了10句话。我想家,想念国内的家人和朋友,没办法,我只能躲在被窝儿里哭,那日子太难受了。”后来小瑛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海涛(化名),“我和他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刚认识就好像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孤独的影子,感觉很亲切。”没多久,这两个20出头的年轻人就住在了一起。2 Y2 E2 I# b; Y5 Z
, D: z- [0 I8 n0 ?+ P
  小瑛还说,现在她身边有一多半的同学都已经在同居了,“大家都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是大人了,两个人在一起,起码有个伴儿,彼此相互照应,也不那么孤独了,其实挺好的。”0 U7 O( U: r3 y7 u4 p0 g! e

) k6 K4 `. O# W5 o( B  在英国教书多年的孙海老师表示,“对许多中国留学生来说,出国留学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障碍,也不是文化冲击,而是如何解决心灵的空虚。当他们踏上异国的土地开始艰辛的求学历程时,首先他们面对的不是书本而是生活问题。孤独感是他们进入同居生活的最主要因素。”
5 e; O3 _' a: Q2 ~8 P) r3 H: Y- M6 D0 k8 Z
  德国汉堡大学的燕子原本自认为是个“很传统”的女孩,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刚从国内到德国时,很看不惯那些低龄同居的少男少女,后来却也不自觉地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看到周围的同学、朋友一个个离你而去,全身心地投入到‘二人世界’时,谁能抵得住这种诱惑呢。”她说,“寻找排解孤寂的一半才是真正的解脱。”6 y7 E9 K3 _' j( l9 w6 J

  L6 q& n, @! s& w  在国外留学,不菲的花销也是让很多留学生走进了同居生活的因素之一。法兰克福大学的小刘说,在国内时,他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可到了国外,每次花钱都得考虑半天,要不然很快钱包就见底了,这么大了也不好意思老向家里伸手要。后来,他认识了同校的小路。两人也还算谈得来,于是就搬到了一起,过去各住一间房,交两份房钱,如今只要交一份,在房租上就省了不少。而且,平时他也充当小路的“私人保镖”。小路表示,两人一起买菜做饭,分工搭配,省时也省钱,吃的菜也更丰富。
1 f$ w: A1 F2 O/ P
- r+ ^) ^) f; L- e- Z" s  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 {/ u& U3 ?4 i8 z- i

" L1 h. B+ ^. X3 R0 \+ ]  虽然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相互之间不会感到孤单,但随之而来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小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刚开始同居,她和海涛两个人相互谦让,相处得非常好,但时间一长,彼此的缺点都暴露出来了。“我们常常会为了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小瑛说道,海涛经常在家里抽烟,火警响了好几次,为这个事情他们没少吵架。海涛则说,和女朋友天天在一起,明显和以前的朋友疏远了,而且交新朋友的机会几乎没有,自由也限制了不少。有时朋友打电话约自己出去打球,或者晚上去朋友家玩游戏,女朋友会很不高兴。“我又不放心她独自在家,在和朋友推辞了几次后,朋友们也就不叫我了。”3 s  _" X8 [, c, o

, _& D0 y/ w- O" D; A5 }  为此小瑛也很委屈,“因为有了男朋友,心里总是惦记着要回家做饭,所以和朋友的聚会也越来越少。另外,因为刚来英国不久,父母常常在夜里给我打电话,如果家里人知道我和男朋友同居,免不了责骂与担心,所以讲电话时都会小心翼翼。”- D; l. ~3 k3 L' c1 z

" R/ J% \" B5 q6 U  经过记者询问,很多留学生和别人同居大都是隐瞒着家长的。“一般人都不会和家里人谈及此事,中国的父母普遍比较保守,肯定不同意,与其让他们干着急,干脆压根不让他们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H8 v$ V; S+ E* o
: m8 P6 C! D/ R, H. H/ O  缺乏社会经验,需要家长引导3 `6 l, `8 f: x2 H) i- c

3 U* X8 {7 S1 p0 L6 o( z  女儿在慕尼黑留学的张女士对记者说,当初得知女儿与人同居,既生气又担心。“一个女孩子孤身在外,万一上当受骗了怎么办?吃亏可是一辈子的事啊,当家长的能不操心吗?”母女双方也为此产生了许多不快。“没办法,离得远了,也管不了,只能由她去吧。”5 |: l4 a4 D$ `4 \) V% I

/ A* e7 G( h3 m0 w% g1 f, F  b4 y  英国东亚文化研究所负责人弗里克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到英国求学的部分中国留学生年龄偏小,自控能力差,男孩女孩在一起同居,夜里玩计算机、看影碟,白天不起床。还有很多留学生同居后不再认真读书,把心思完全放在两人之间的感情上。就此,同居在英国的留学生中也有不少中途辍学回国的例子。+ f  x- {& T4 m4 t! ?  d! m/ `/ t

  i& e4 V3 A/ g  很多在德华人对中国留学生同居现象却表示无所谓。汉堡老华侨李先生说,早期的中国留学生一心扑在学业上,心里装的只有报效祖国;后来的留学生,带着妻子、孩子来德国留学;现在,很多中国年轻留学生在家“享受”惯了,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孤独寂寞。他并不反对留学生同居,相互有个照应也未必是坏事,遇到困难时有个商量,也可以避免年轻人因一时冲动做出过激的行为。9 H) g' M% Z5 m7 U- r! w
! c' ?9 m* R* I. B1 V; D
  但他也同时指出,很多留学生年纪尚小,缺乏社会经验,还是需要家长给予正面的引导。/ q  o) g  E0 ~4 M8 `

$ u( g4 Q8 A* f: r% H, A  不过,德国青少年心理研究所安德雷教授表示,中国留学生同居现象的后果令人担忧。很多中国留学生出国前没有社会经验,一旦同居双方感情出现危机,随后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压力,还有些年纪不大的小留学生就跑去堕胎,这都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灵产生不可估量的创伤。安德雷教授接着说,仅去年一年,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因为感情问题自杀、斗殴、情杀等事件就不下10起,这应该引起中国教育界的重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3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就是在胡诌八撤!难道同居的就知道整天打游戏,不上课?我身边同居的朋友也很多,可是大家都在认真的上学,计划着早点毕业.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5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还有那个什么英国教授,德国教授的,你懂个屁中国学生啊!??可笑的还有人在那"支持",what a loser!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3 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80%??难道我周围都同居了?哈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1 15:51 , Processed in 0.14195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