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发动机属汽车的要害部位,平常检查与保养应慎之又慎,外部可用引擎清洗剂清洗干净,至于内部则会在工作中产生积碳、杂质、胶质等废物,如果对发动机比较熟悉,可打开机盖进行清洗,也可使用免拆清洗机在不解体的情况下清洗内部,内部故障应交给修理厂。' S; k: g' a5 |; m; r
( j `' e* ^( ^
平时行车,汽车在行驶中需注意观察发动机的水温,水温如突然升高,原因大多是冷却系严重缺水。此时,应立即停车,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一段时间后,加注冷却水。除此外,要注意发动机的声音、排气颜色。发动机的正常水温应在80℃-90℃之间,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机件磨损加剧,油耗增加,降低发动机寿命。冬季使用,应使发动机水温超过50℃。节温器是调节水温的重要部件,如发现水温异常,还应检查节温器。节温器的阀门常开或常闭,会造成发动机温度过低或过高。! l M0 ^! ~* N" T" Q6 e
- e0 l, [, o `: p1 C清洗更换三滤:
7 S! a$ P Y! H, C
0 l0 b- S. ^! q/ ]( a三滤是指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汽油滤清器,用于去污存清,因此及时清洁将有利于改善汽车机体内部的工作环境。
2 }4 y T) l; k r& K2 K: U, g! L! w; D* n" J2 h0 p
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在空气进入气缸前对其加以过滤,去除其中夹带的杂质、灰尘、砂粒等异物。
- q- v5 A N" }
9 c! t3 Y) a) d) ~0 _% b通常环境下,空气滤清器的清洁保养间隔为6000-8000公里。但有时虽然更换时间或里程未到,但滤芯内侧已沾满了灰尘或油污,必须立即换新。空气滤清器分为干式与湿式两种,多数汽车上使用的是干式空气滤清器。1 F' y2 s7 P- L% |& W
1 G, Y9 Q" a" ~机油滤清器:其功能是去除机油中的各种杂质,保证润滑系统的正常。机油滤清器可在换机油时与机油一并更换。注:安装新滤芯时,不要用滤清器扳手拧的过紧,以防造成损坏。+ [( W9 t2 E7 T2 P( [0 q
# V# |! ?+ t. x
机油滤清器如果堵塞时也应更换或将脏滤芯洗干净,晾干后重新使用。如滤清器衬垫损坏漏油时,也需更换,或用厚度相当的布剪出原垫形状代用。
Y" ]/ t$ [ H8 j8 R' p& O: ^! \/ D9 r6 Z4 h5 P
汽油滤清器:更换的间隔一般为30000公里。$ z+ l; S- y0 R1 e7 t
# K5 r- C/ I! F3 v! Q$ j0 W) s冷却系的检查与保养:
1 O3 R7 `" j) s# H! I* X X( Z. @! M+ q4 [
水箱:检查水箱只需看一下副水箱的水量是否在上下限间即可。
7 j8 ^2 d3 w# r/ e. m) e% r6 l: N主水箱盖子内有一个橡胶垫圈,具有防止高压水气泄漏的功能,如发现垫圈失去弹性并已硬化,请立即更换。清洗水箱及冷却管路。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最好使用清洁的软水。硬水的软化的方法是:以40克苛性钠在1升水中溶化后,再加入60升水中,然后将溶液过滤并注入散热器中。
/ W8 ]: V* t* [. Z0 T4 ~ b8 [9 x, v7 d
防冻液的使用:防冻液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呈碱性,PH值多在7.5~11之间,冰点应低于-25℃,沸点应高于106℃,有效期一般为1~2年。汽车每行驶两年应更换发动机冷却液。' |7 L+ z+ Y; C' ]. l* [
. ^5 n0 G- c/ E6 v. e" S5 V使用防冻液应注意以下问题:4 u) H" P6 b& Z) O) }7 l
9 c5 Z* e5 `( t, q8 Q4 `1、不同品牌的防冻液所使用的金属缓蚀剂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品牌的防冻液不能混用。' p O6 P% n9 R! u# D
9 g1 U( K2 ^! P2、使用了防冻液的车辆,切勿直接补充自来水,应该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若实在没有条件,加冷开水也比加自来水好。如果防冻液因泄漏损失,应补充同品牌的防冻液。防冻液应四季使用,夏天使用自来水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j! d$ Y' c7 {% i
$ z( f& \8 Q( |# \0 b# I/ e3、有的防冻液存放一年后,会出现少量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多半是添加剂析出造成的,不必扔掉。如果出现大量的颗粒沉淀,表明该防冻液已经变质,不能再使用了。# g5 Q6 |7 |! d. D
1 A. t7 {6 P9 j! S; ?8 g9 {4、选择防冻液的另一个关键是确保安全性。高级防冻液兼具防腐、防垢、防沸、防冻、防锈等功效,还能对水箱起到很好的保护,一年四季都可使用。优质防冻液外观应清亮透明,并有醒目的颜色,无异味,而一些劣质防冻液根本不具备抗冻及防止开锅功能,有的防冻液虽然冰点及沸点合格,但却有腐蚀性,能把水箱及管路“咬”的千疮百孔,影响行车。
' J! J$ S: M6 r; k* w% j
6 Z( F# M) }% ^; @5 b节温器的检查与保养:$ F! n9 A) L% c7 u- G5 ]
9 l8 ~ |3 _- p, e$ B
1、节温器发生故障,会导致发动机升温较慢,低速行驶时温度偏低,这一现象在冬季尤其突出。节温器阀门不开启所造成的表象特征为水箱上水室烫手而下水室很凉。此时应予以检查、更换。
0 [, m! B, a# ^
/ X5 d( i* }2 _" c4 O+ f2、平时在进行冷却系统的保养时,应注意清洗节温器上的水垢及污物。如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2 H. ^8 ^1 s' C1 f) @. x
* z% z% y* C- O点火线圈的使用注意事项:点火线圈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会造成点火线圈损坏,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防止点火线圈受热或受潮;发动机不运转时不要开点火开关;经常检查、清洁、紧固线路接头,避免其短路或搭铁;控制发动机性能,防止电压过高;火花塞不得长期“吊火”;点火线圈上的水分只能用布擦干,绝不能用火烘烤,否则会损坏点火线圈。
3 ?9 G# |1 |8 d* @
, U% ~# }* g5 M火花塞的保养:" D' T4 M/ T6 ~" c
$ }4 X: S' m+ Q) c+ N6 d火花塞的功能及特征:火花塞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所产生的脉冲高压电引进燃烧室,利用电极产生的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完成燃烧。国产火花塞的型号由三部分数字或字母组成。前面的数字表示螺纹直径,如数字1,表示螺纹直径为 10mm,中间的字母表示火花塞旋入气缸部分的长度;最后一位数字表示火花塞的热型:1-3为热型、5、6为中型,7以上为冷型。火花塞的“间隙”是其主要工作技术指标,间隙过大,点火线圈和分电器产生的高压电难以跳过,致使发动机起动困难;如间隙过小,会导致火花微弱,同时易发生漏电。/ ?; A& b, _" z5 |: F
% c9 K0 L7 t# f0 [- M- y- z8 l
火花塞的检查:
/ a+ |! Y+ a1 Z/ C# h
% I9 J. }$ c4 k+ g' z X" b* x1、拆卸:将火花塞上的高压分线依次拆下,并在原始位置做上标记,以免安装错位。在拆卸中注意事先清除火花塞孔处的灰尘及杂物,以防止杂物落入气缸。拆卸时用火花塞套筒套牢火花塞,转动套筒将其卸下,并依次排好。
. x- u3 ?5 H" f% h8 @$ x6 o4 j+ E ^' T# P* C5 _
2、检查:火花塞的电极正常颜色为灰白色,如电极烧黑并附有积炭,则说明存在故障。检查时可将火花塞与缸体导通,用中央高压线触接火花塞的接线柱,然后打开点火开关,观察高压电跳位置。如电跳位置在火花塞间隙,则说明火花塞作用良好,否则,即需换新。5 K5 |6 C6 T0 e9 ?. y5 q
. w# i$ E/ I' k% ]
火花塞电极间隙的调整:各种车型的火花塞间隙均有差异,一般应在0.7-0.9之间,检查间隙大小,可用火花塞量规或薄的金属片进行。如间隙过大,可用起子柄轻轻敲打外电极,使其间隙正常;间隙过小时,则可利用起子或金属片插入电极向外扳动。
1 k: h+ O$ w8 Y# ^: h/ ?
7 g3 O! f- [1 q; D) \. K火花塞的更换:火花塞属易消耗件,一般行驶20000-30000公里即应更换。火花塞更换的标志是不跳火,或电极放电部分因烧蚀而成圆形。另外,如在使用中发现火花塞经常积炭、断火,一般是因为火花塞太冷,需换用热型火花塞;若有炽热点火现象或气缸中发出冲击声,则需选用冷型火花塞。- @! F. n& H y
& e2 R, R* p( |' X4 J9 P
火花塞的清洁:火花塞存有油污或积炭应及时予以清洗,但不要用火焰烧烤。如瓷芯损坏、破裂,则应进行更换。' V% O' {9 N% u9 E1 K5 w; L
\7 o! V7 X7 t* G分电器的保养:
+ K" w2 o% o) k w
) J3 l ` Y0 r h清洁:平时应用抹布擦拭分电器盖及分火头,并检查有无破损或龟裂。如中央电极的炭棒或弹簧发生损坏或失效,应更换分电器盖。3 P' R; j# R% r+ ?" G
, c( \3 T2 |- q5 Y) P
触点研磨:分电器的触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以致影响点火正时,或电火花不良,或造成发动机怠速不稳,加速不良,甚至无法起动,此时应用砂纸进行打磨,直至除去触点上的烧蚀痕迹。
. ?' O+ Y& b7 n4 u" E$ O h
% e; W8 q) A6 G) h: C: u7 \# s触点间隙的调整:用起动手柄转动发动机曲轴,然后松开固定螺丝,将合适厚度的厚薄片(0.35~0.45mm)插在触点间,用起子转动调整螺丝,推拉厚薄规,稍感有阻力为合适,然后将固定螺丝拧紧并且再次复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