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2)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悦音海螺 于 2016-1-13 07:53 编辑 $ q( q& A( B4 `# S
# H" \8 l4 f6 H5 b( i1 ` M! m* o& F) V( r
T7 i6 k6 h5 f' z- Q) h佛書中講了九種心專注的方法,即九住心:
0 w. `* `5 P& N+ \* y 一、內住。: S- c6 ~, B6 e x( N) T; x
內心從外境內斂其心,住內境爲內住。“內”指的是什麽呢?就是所緣。前面講過很多種所緣,諸如木塊、石塊等不清淨的,或如佛像、觀音像、釋迦牟尼佛像等清淨的,還有光、分別念自己等等。
1 }( b8 b+ e! i7 d0 A 不要讓心散亂、動搖,在一個所緣對境中專注、安住,這是內注。猶如抓野馬的時候要有方法一樣,內住也是要有方法的,若是你直接把它收回來,放在所緣當中,也是有難度的。
, w0 C: q" w2 c) u: c6 \ 二、續住) L$ r, r: W5 {6 j Z* T( }( i
不散逸爲續注。雖然心內住了,但是它還容易跑,所以就想辦法繼續保持這種狀態,不讓它散亂,讓它繼續專注,這叫續住。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就要這樣。
" \4 A- v' @" V. ~ 三、安住$ i+ S- u) N$ k* X
一旦心散逸、起念頭了,這時要有正知正念,立即要了知、發現,然後再通過方法引導它,恢複到原來的所緣(對境)當中安住。
& y+ K1 c# S( ]. e# I3 _2 n 四、進住' o: E& `% ]! {0 W2 K( p% G
進一步地專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自認爲分別念沒有了,實際上只是粗大的念頭沒有了,還有很多分別念,因此要再修煉、深入,讓它逐漸變得微細,進一步地專注、深入。6 I" k3 h; f' F" C, V3 e
五、調伏- n$ r7 \ \9 S" |- `
對三摩地之功德生歡喜心。講禅定三摩地(寂止)的功德,讓衆生生歡喜心,特別歡喜,特別願意打坐,這是調伏。這樣很多禅定的過失都會自然消失。% j0 Y( o {4 ~2 y
比如,現在一講禅定的方法,有些人興奮得不得了,高興得不得了,下課後晚上十二點還不睡覺,修禅、打坐。但是時間長了,用不上幾年,僅僅幾個月就不想坐了,一要打坐心裏就不愉快,特別勉強,有的幹脆就不坐了,放棄了。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虎頭蛇尾。雖然有的人還堅持,但是很勉強,不願意坐。甚至有時候一看見禅修的地方或者坐墊,心裏就厭煩。這個時候該怎麽辦?回顧三摩地的功德,對禅定生起歡喜心,增長信心,增長歡喜心,這樣可以調伏內心。: `7 z; N* b6 c- x+ X w; |2 H: k
六、寂靜: _. ]+ c2 s) Z( a3 E& |8 Y" X
觀散逸爲過患,即思維散亂、放逸的過患,熄滅不喜三摩地心。“不喜三摩地心”指對三摩地(禅定)沒有歡喜心、信心之心。
' m) W/ b, G7 }+ _ 七、最極寂靜# s& o+ x4 z# D' Z# E: h+ s
熄滅一切貪及不欲等內心的障礙。% Y2 V+ x3 W% R$ S* |! J
八、一境
2 |$ `7 b9 \$ ^% I6 M! K 通過一些方法而能無用功而住,這叫專爲一境。心裏有希求心、欲望,不要太用功而能專注一境。- Y7 y. c* {, g T( ~8 O
九、等持。
) S3 y' L3 z4 U9 X 此專注的心,任運住平等舍爲等持。
+ M1 C f' q: H' P0 x 一共講了九種住心,也可以說是九種心專注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讓心專注,不讓它動搖、散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