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 j6 U N* ]8 X+ L/ U
# t+ q6 I4 j8 p) e 關于忏悔消業的方法,我們講過好多,但是很少去實踐。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怎樣去做呢?
, q8 ~5 @- M, q& o! J2 O& G5 l1 o* T ! `4 V% H* G! ~ M
發現自己的錯誤就是開悟,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是成就;發現了一切錯誤就是徹悟,改正了一切錯誤就是圓滿。多看自己的缺點,多看自己的毛病,多看自己的過患,多看自己的不足之處。多看對方的優點,多看對方的功德,多看對方陽光的地方,這樣很多煩惱就消失了。* r! \5 a' k" k5 ]/ \
4 A; J# W2 i# s! W% ^7 p, b9 h
我們的煩惱痛苦是從哪來的?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起;跟這個人有怨,跟那個人有恨等等。每個人都有正面和反面,有長處和短處。一個智者有智慧之眼,看到的是正面,是長處,所以這些對境、萬事萬物給他帶來的是快樂,是甯靜。我們這些凡夫沒有智慧,看到的是對方的缺點,對方的毛病,看到的都是反面,都是短處,于是感受的都是煩惱,是痛苦。
6 H. r: [% ?/ b A4 a- ? f " w9 U: N( k, }. N
積資淨障主要是爲了自己心的安甯,爲了自己能快樂。所以要在生活、工作中忏悔業障,知錯改錯。在家裏,多看家人的優點、功德;在單位,多看同事、領導的優點、功德。這樣給你帶來的是快樂,給你帶來的是幸福。
3 ]0 B8 i1 O0 M7 i& ]8 W 6 l& a, _1 m: y
但人們不是這樣的,往往都看對方的弱點和缺點,喜歡在背後“八卦”別人。一聽就能聽出來,他看到的是什麽事情,他注意的是何種語言。這樣給自己帶來的是煩惱,這叫自尋煩惱;給自己帶來的是痛苦,這叫自找痛苦。
: e3 j3 c- ?9 ^* X$ r 0 X2 D6 z# R( Z
佛法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幸福;能保護自己的相續,能得到心的安甯。總是去計較、去怨恨,就不會有快樂幸福,心靈也不會有清淨、甯靜的時候。以何種心態去接人待物,站在何種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看待這些衆生,這個自由掌握在自己手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