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A! ?; F9 Y u# K; ` 我们身体虽然在忙,但是心里要安静,动作可以做,事情可以做,但是心不要慌乱,要定得住。一个人怎么样能够把自己定住呢?就是守戒,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定下心来。比方说大家都在做某一个可以获利的事情,这个时候你有戒律,“我不能去做任何赚钱的生意,因为我是一个学佛人,我够了,我不贪”,这个时候你有戒律了,你定得下来了,那么别人投资失败,烂尾楼、成为买股票的牺牲者……你岿然不动,人家就会来问你“为什么你能够定得下来”,因为你心中有戒律。有戒律的人、定得下来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所以才叫戒定慧。& P0 z, _/ A+ o2 u
- L5 Z1 b$ y8 X( K- u
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去应付这个世界上不同情况的发生。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很多人没有碰到过这个事情,心里就万分着急,会乱了方寸。实际上,从我们本身学佛的人来说,不管碰到什么事情,自己的心要静得下来,要定得下来,先让自己冷静,然后慢慢地产生智慧。去适应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不同情况,用自己内心的佛性来征服自己的贪欲。实际上一个人不贪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任何事情的发生跟你的贪、瞋、痴一定有关系,所以佛法界把贪、瞋、痴认为是人的“三毒”。要排毒,就是要不贪;要排重毒,就是不能去恨别人;要把身上的毒气全部去除,那就一辈子不去做愚痴的事情。 7 j6 r7 ?) c' Q) k8 J9 W0 R: S5 A9 q$ p9 R: G( ?
师父说,做人心情要舒畅。既然已经做人了,都知道人很苦。有些人经常来问师父:“师父,我怎么这么苦啊?我怎么样怎么样……”我说:“你有本事不要来做人,你做了人,你就会受到人的各种悲情和苦的感情。”我们说人生有“八苦”,如果你今天不做人,你做菩萨,你当然就不会有这种苦难,你既然做了人,就要接受这个苦难。所以承受就是要消业,既然做了,我们心就不要难过,因为你越难过越烦恼,等于跟自己过不去,越做人会越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变得越来越愚痴,越来越烦恼,最后得忧郁症,让自己在痛苦当中流逝了美好的年华。我们做人,什么日子都过,因为我们看透了,谁叫我们上辈子没修好,这辈子来投人了,投人了不就是一种生活吗?已经有这种生活了,就不要再去跟自己过不去,好好地把人本性当中的佛性、智慧拿出来,克服人间一切的困难,那你就是一个智者,那你就是一个超越人间的菩萨! $ F$ K' ?' |9 l1 R- Y |% u1 W3 l% H5 [6 a
想要不烦恼的人,就要善待自己,不要去瞋恨自己。很多人在外面被别人骂一句,回到家里要恨上好几天,自己想想难过、想想难过,别人伤了你,自己回到家里还要伤自己一百次,甚至几百次。想通、不执著,就要放弃心中自我的一些观念。观念是什么?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公平和不公平。师父告诉你们,这个世界上只有因果,因为因果是定律。物理和天文都有定律,而佛法的定律是什么?就是“种因得果”。所以,因果谁也改变不了,连菩萨都改变不了你的因果。好好地种善因,我们经常收到善果;等到你种了恶因,想不让这个恶果爆发,那叫痴心妄想。所以我们学佛人好好地种善因,保护好自己的慧命,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好了,“这是善事我就去做,这是好事我就去做,这是菩萨让我做的,我就去做”,你一定会得到善果和果位啊。% b- n# x, H3 _& w. _
1 M( e2 u3 Z. {7 t3 s. P1 P1 r 人生一场,别人追求名利,看到别人拥有名利,但是到了最后,你会看到他们非常痛苦地失去了名,又失去了利,而我们学佛人没有追逐名利,所以我们永远没有失去的痛苦。记住了,失去的痛苦是非常惨痛的,要想没有“失去”的痛苦,永远不要去“得”太多,我们就不会去背负那些失去给我们带来的伤痛。1 I l5 z: Z& z5 V3 m3 g& S
2016年10月4日台湾•台北开示4 a9 `2 j J2 j;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