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2|回复: 0

[修身养性] 读古人十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7-6-28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读古人十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3 X. B. ]  N3 K, m9 |. w# l

6 G( s9 y3 V5 k* P) q古人云:“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7 G& [" u" X/ [0 b1 D
' W7 N+ u- ]( W5 [9 n
闲人读闲书,可以说是地上神仙,享尽人间清福。6 i$ T" k' y- ]2 j& W( k6 `
5 c6 `! Z& h4 q# ?" Q
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是非荣辱不到处,卷书一榻清昼眠。
1 c9 Z4 c# Q" _
& h; t9 ^0 ]' C1 H9 \% b古人早已看透人生大道,将清心涵养看作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成全。! c/ l& d3 U- i& K
' b: y, ]  p/ m
古人认为,闲暇的时候,读一些闲书,才能真正得到读书的乐趣;读书没有功利目的和一定的法则,则更能得到涵养精神的功夫。! U( b7 A- H) c+ L
9 p  {6 V* l# o8 f9 R" m! j1 w
有人说,“闲书无用”,这是不对的。
6 ^+ x: q( }1 X- | ) P! x( Q# z  R) d1 B
一部闲书,满目闲情,然而字里行间,却流淌着对生命魅力的无限写照,以及对生息造化的深沉思考。
, h, N2 a: \" g& s" }
2 y0 U% N; ]) b闲书虽然只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却足以生成荡涤性灵的巨大力量。看似“无用”,实则“大用”!
& c1 C' E- m: R1 h8 B2 N4 F" D 5 R; j% n% \0 I  }! m; P: B
有人说,看书店里图书摆放的顺序,就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面貌。如今这个时代的名片上,映衬着的正是一张张“成功学”之类书籍的封面,仿佛只有这种“有用之书”,才能让人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存在感。3 Y2 Q" I1 B! J7 p* }( U

; j% k6 x1 C$ _3 Q/ u: T对比古人,今天的大多数人,未弄清自己所求,却始终活在他人的价值观里,结果必然是遗憾终身!
8 t. K+ H' m: b. S; x6 u2 N& ~$ ]/ B, ^$ Q0 T$ l9 M
1.《闲情偶寄》
8 U& |: _4 Q) n* F6 y  j% o1 h* f5 j / _1 C: q$ ?  E- G: q# P% e' p1 ?' v
作者是清代李渔。7 z6 j& W" V7 ^, Y1 w; s. P

4 }$ N6 H" V5 `: a! O' s据说李渔出生时,母亲肚痛三天三夜不能分娩。有一道人路过,说这孩子是星宿降地,李家地盘太轻,载不动,建议把产妇移到祠堂后,李渔才呱呱坠地。
# K3 o  a. }% G6 j2 J . p0 _7 ?2 X/ a! v  M0 i
正因为道人说他是神仙下凡,所以取名李仙侣,字谪凡,李渔是他中年后自己改的名字。
& c: T1 b0 V& o  ~- k- R
" n" }# w; @  h& q' I6 z纵观李渔生平,其仕途、人格、行事、文章,确实都无不具有仙人般的出世风范。* N/ L% _0 j& S% `/ `( J

2 K2 L6 I8 ~; i0 C4 D, F2 ^因为早年科举考试不顺利,他毅然走“人间大隐”之路,去杭州卖文为生,写了大量戏剧,也曾经去南京生活。; \- S$ ~3 O1 s* ~' a& c6 A

5 h) a8 u& J5 e* E4 r5 m# a$ @他组建家庭戏班,到处演出,结交达官贵人,改定《金瓶梅》,编《芥子园画谱》,从事文化产业,活得挺滋润。
/ \' V2 {3 G6 L! c" C+ q% A
  K* Z9 i+ N0 s" M/ }9 o' M6 k李渔倡导休闲文化,是研究生活乐趣的大师,有一副对联最能表现他的生活态度,“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西东”。
3 X* u5 P9 L: H/ r7 U7 ?! l 3 T7 Q. y- V" v
“星宿下凡”的李渔,像个半仙,热爱人间又把人间看得清透玲珑,人世在他心中如月如花又如梦如幻。4 Z5 J& {% B4 a! l( t

+ j5 I) }$ B/ R; S- h《闲情偶寄》写词曲、写音律、写居室、写服饰、写花草、写养生,无不是笔尽其物,物尽其灵。' U7 ^9 c5 m- g) e2 {* L

4 R; \+ p9 g6 I) o% K闲情是古人刻意的追求,并非无事可做,也不是对事不负责,而是不受制于外物的淡泊明志。
) N6 t3 z; j; v& G& j9 {
: n% Z! O0 X# h3 z2 H闲情难得,所以只能是“偶寄”,偶尔有所寄托。这种闲情是无价的。
3 V* x+ F) h& N
, ?- H' s9 l8 ?, Y$ h《闲情偶寄》,被林语堂称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8 u9 Q; p" @- l" I/ l! T3 C! R! ?) X" S, J+ a+ Y6 F  T7 J
2.《阅微草堂笔记》" Q7 j7 D, B% {5 ^) ?
' @9 S. w& O; f; P
作者是清代纪昀。
. d8 J. R4 ^* K1 J2 w
! P- a& c+ C, v5 C4 U; u纪昀,字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那个“纪大烟袋”。0 ]% ?+ P* u2 s+ `% O5 M' `) ]. Z
  ]. `& ~" i% N: k
古人读书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而这《阅微草堂笔记》可以作为上厕所、蹲马桶时候的最佳读物。
9 T9 K( u% X1 P. `: ?0 i3 Z3 L2 w# P
0 q) [, P) |) K" T! E9 F这本书虽然是大书,却是由一个个独立的故事编成的,古人笔记体裁的书都这样,文字精短,两三百字成就一个神怪鬼异的故事,没有赘言没有多语。  |$ {0 O7 d, t& I- `

( C. e  T# `2 B$ b4 ?' u纪昀把自个儿当成收录员,街头巷尾地收,鬼也收魂也收,少不得狐狸树仙,一并进入《阅微草堂笔记》。
3 W9 D! C; A6 K/ P4 s9 G
9 r: A1 K" Y; ]0 `9 h2 r上厕所的时候,随翻一页,随看一行,从哪里起都是一个崭新的故事,省了书签,也省了时间。
! `8 j5 v% a+ O- t& Y( T! U   ]' Q4 E$ y& y4 X0 @( ]. x
这样说并没有对纪昀的这本书不敬的意思,这本书与《聊斋志异》并称“双璧”,虽然也讲鬼狐故事,却不是无聊,对于民生之疾苦,吏治之黑暗,社会之时弊,世态之炎凉,人性之卑微,有很多针砭,并且文笔幽默风趣。" s! c6 x" @' d6 w0 l

: G/ [% s5 U" y. t$ M: A2 R有人觉得稗官野史,小说之类的东西与“道”无缘,无非是让人消磨时间,博人一笑而已,其实,浅显易懂的东西,其蕴含的道理也可以很深刻,对人有更大益处。
9 I2 C- {' T2 e( R . F$ G4 r6 [; S. l
现代的人,趋于浮躁,不读书,不明理,纸醉金迷,心灵没有慰藉,信仰缺失,于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读一读这一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心和社会。% Q, {3 l5 x, s  }& g
" E0 l1 w( W; s( ?% C9 e* I
3.《随园食单》; L) p: E' Y( Y, m1 y: {0 I
' G" e; c% N$ o8 e8 D: t
作者是清代袁枚。
) {7 h, w' P+ ]' y
' s$ a5 {6 s) X* m5 N8 z2 N$ c袁枚做过官,四十岁时效法陶渊明,辞官隐居于南京随园,随后的四十多年里,“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吟诗作赋,醉心风月,著作等身,弟子众多,女弟子尤其多。% n! {, \8 d# K) v! ]
$ O2 i3 y9 {8 f1 R
他曾作一副对联说,“不作高官,非无福命只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意思是说他不愿做官只是因为懒惰,成不了仙佛是因为贪恋人间闲人之福。
- J$ p! p/ J3 V ' a- y) U7 V, p1 d4 J* s  J
吃,是一种享受;会吃,却是一门学问。并非所有人都能把到嘴的美味佳肴,说出子午卯酉,讲得头头是道。而提起笔来写吃,写得令人读起来津津有味、口舌生香,那才是作为一个美食家的最高境界。) B% P1 P* U: z% P- r
6 B# K0 c0 s* |7 v) g
《随园食单》就是这样一位懂吃、会吃、又能写吃的高手的经验结晶。" T1 {* X5 F, R* s
, E; ^) a6 d4 p5 i
今人写吃,容易,但写来写去,舔嘴巴舌,馋涎欲滴,终究属于一斑半点的心得、一鳞半爪的体验,充其量,只能当作食典中的一个词条而已。0 H. Q( t* [- o- A3 r. h: c
1 B' @4 P7 o& @4 u& V6 D  @
而袁枚的这本小书,简直就是一部缩微版的中国饮食百科全书,将一千年来长江流域一带中国人的吃,囊括一尽。
+ v% K$ S; ^' q; Q
# G- A/ U0 g$ V/ X% ]4 L- X- a这本书自从问世后,一直被视为食界指南,传布甚广。据说,此书有过日文译本,译者为青木正儿。至今,淮扬菜、本帮菜、杭菜、徽菜,万变不离其宗,跳不出这本食单。
) ^" n9 D0 o$ |  Z
# l/ W" \0 \% [4.《镜花缘》
- ?7 T8 F! X# ]/ n+ Z. m+ T % G- u1 \6 j% b" L
作者是清代李汝珍。, I. D6 X1 x% g
3 R  a4 \4 |1 |8 z9 w, {  G1 _
李汝珍以精通“杂学”闻名,《镜花缘》则展示了他的博学。* E  a: L& \  D
2 h5 ]/ o8 o+ j; J6 b
有人认为写武侠小说的金庸很博学,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完整地读完《镜花缘》。
  e" O7 _. Y0 x ; ?# y7 ^2 B4 d$ y8 v) [8 l
“从来幻事皆是真。”8 |7 T5 D2 S0 H1 t

/ F) p) o' E2 Q) {+ p3 m《镜花缘》是神幻小说,也包含着严肃的现实内容。. Q; P  P* U+ v+ i( }) |! H& {& t

8 ?' M, C$ r9 G小时候为动画片《镜花缘》里面的“吃仙草身轻如燕”“坐飞车一日千里”而向往不已,还为唐敖、多九公、林之洋能游历君子国、两面国、女儿国、黑齿国、无肠国、淑士国等奇异国度而激动不已,长大后明白很多故事是有深刻含义的寓言。
4 i6 \/ g6 W4 X  P3 e3 B- Y' p" o
/ r' P- f+ ]8 C5 h李汝珍原计划是写二百回,结果只有一百回面世。
* K& \1 ]) b+ C  x) C( J3 j $ u( G+ c7 l3 @8 a5 S" j- U/ o
书中谈及商道、琴艺、岐黄、音韵、诗文、剑术、弓射、对联、算法、玄学、茶道、赌术,以及种种古人生活的习俗民风,令人赞叹。
6 Y3 `9 X" V. |$ p
7 k( D6 ?) J( e) q4 c0 n) Q尤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除了璇玑图解读,“鸡兔同笼、勾股定理”等数学问题之外,还有古人竟然已经知道利用声速来计算距离,确实让人获益匪浅。
: G# }$ F/ H3 a. { 6 U% {% }9 @4 ]+ B8 I
其中海外游历的章节,有《西游记》《山海经》的印记,而才女宴游似《红楼梦》,勤王破阵似《水浒传》。- J+ w1 V" r% ]& A% u/ p1 [5 p
/ o! a8 M5 h$ u! N" W& R
《镜花缘》的前四十回故事性都非常强,颇有可读性。从百花仙子下棋误事遭贬凡间,到唐敖等人周游海外列国,描写生动,想象丰富,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9 s9 Z% T4 t3 k8 z0 I1 Y6 F
6 _! _' h( v) y' K/ M4 S
如果你喜欢游历四海的新奇,读《山海经》的遗意,那么就可以读这前半部分。
! s1 k9 T  R' F1 t
8 D. p9 z$ B) A; c; J& L而后半部李汝珍则醉心于展示自己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如果想见识什么是博学,或者想和作者较量一下知识,那么就可以可以好好读读后半部分,尽管后半部分有些枯燥。
! _; f' z# O1 n. o
: d4 a$ m6 ~) J5.《浮生六记》( U% h8 m4 X) G3 J

# |  Y6 s, z0 O1 F+ M% c& I作者是清代沈复。( @; G9 G* t) ?2 D# \, ?6 v3 c

) _3 y) i6 E9 g+ R8 k9 p) w3 _《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曾经被林语堂译为英文,书名是“六记”,但是内容只有“四记”,因此有好事者又伪作了“两记”来补上。
* \5 M5 F. [5 z $ {# A! c! L' l$ ]
“四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5 b( N6 V1 u' Z. a0 I1 Y+ g) B4 C4 V   _1 x  ]7 {& ?8 T0 o2 t* A
“闺房记乐”看似风月,读来却不伤雅致,反惹人心生艳羡,句句皆心声,事事皆真情,内容兼文字皆清净明了,言已尽而意尚远。
' i2 X! h5 y+ q$ D4 K' h9 s
, F; G! E2 w$ j. [, E“闲情记趣”记闲情逸趣,情是闲情,趣是野趣,物是身外之物,但却一点不觉得有玩物丧志的诸般狎猥。
2 E" W, D# u' u) R
. R: f$ m- F2 s3 R$ k“坎坷记愁”记父子失和,记颠沛流离,记妻丧父逝,读之有如读《水浒传》,天下坎坷,世道艰难,眼看山穷水尽,但也会有天上人间的慈悲。
4 i+ U$ p- l1 n1 v  k . Q: `9 T$ S! `5 M/ l) n5 d
“浪游记快”写风物胜景,写古寺深山,写绩溪城,写黄鹤楼,写赤壁,抒胸畅怀,感慨万千。+ X8 e8 T* I! h9 O: ?
7 w: q  Q* Z) P( Q" [
《浮生六记》的可爱,在于能从凡尘琐碎中发掘出情趣与意味来,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尘寰俗事里也有着人世的繁华与炎凉。, x' ^. c% b7 e

$ d& ^  Y9 m2 E: }/ M* X: z+ A2 g/ e8 U沈复平生有两爱,一爱读书画画,二爱他的妻子陈芸。林语堂说:“《浮生六记》里的陈芸,是中国最好的女人。”/ T7 M5 m& ^6 Z/ }

2 |+ v3 w1 I  w5 E; y, h; a& c6.《推背图》# }% k' Q' P8 |( ~7 d/ r2 A! v

) H$ d9 L9 \/ M《推背图》号称“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他的师父袁天罡编写的。- A" Q. C8 c% O# i. }4 U) W: M

& p, y/ N, W, m& y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就此打住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
; H  H8 o$ n/ A4 C: w: U' [ 9 |& |+ K1 I; D1 D3 F; x! L
《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2 g, o: V1 p  g. Z
: G1 y5 p5 a# K6 U. U' |推背图除去第一像“引言”和最后一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象预言,传说在清初金圣叹在世的时候已应验到第33像。. h0 T8 T# [$ U2 j* q* z% U

* r" J% Z. @& |' I6 z一般认为从第39象至47象,是代表从二十世纪中叶至廿一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预言,而且从39象至42象都已经发生。
6 |/ Z& F7 u8 [ 2 a; U. M( }: T. j
其实把《推背图》当成闲书看最有趣,里面充斥着各种谜语,前面的内容可以看成是历史事件的纲目,后面的内容供人猜测,可以作为智力游戏。
* G* z* c8 Z* B9 P. g( F  r* \) p
, b$ a& j* G4 f/ ^7.《幽梦影》
  z7 `' A( q: H% S0 j3 y
4 _  j6 S6 [: m% n1 m作者是清代涨潮。7 W9 S1 ~# S$ M' r9 ?
* |7 I- r( R7 X% G+ ~
涨潮虽然因为捐资而得过官,但是并未入仕,一辈子吟风弄月,闭门著书,得尽闲人之快。, B2 _& W4 u2 U7 I- U

  \" I+ ^9 u( t张潮一生所做的事,主要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一种雅致的唯美的生活。看他的著作《幽梦影》,可以体会他的闲情逸致:! H) R8 j( d$ P) R* H

- i0 v8 a" U! h  s' Q* n' s: c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
; b8 D" t$ |5 j6 V" \3 i- O7 \ $ V* \9 p% @9 w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9 q$ c! t0 [, |- t9 ^ ! j+ Y1 }6 L& Q$ s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 W1 G1 g( R' g& U3 D6 I- i/ b 4 X9 w$ {  H* a' |! F8 L9 `
8.《茶经》( `3 c- e$ A- a8 L5 ?: w* D  \
' ]- y/ E7 H/ `- z$ x" W& [
作者是唐代陆羽。
. S  e: y# J! y9 i 3 J# n+ ?! h% b2 h! x' i& y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在中国历史中能称为圣人的一只手掌都能够数的出来,并且大都是公元前的人物。* l( H$ a* ^! H. d" c
6 F* f( m$ O2 ]6 \; @
而在唐代有个人仅仅因为一本书就被封为圣人,他就是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1 Z* A1 k( N# E( G# l- ~( G

3 q3 Z% X+ A# d  K& o; s据说陆羽小时候因为丑陋而被遗弃,被僧人收养,12岁时逃出寺院,到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优伶。
/ t  _5 H: o4 C, K
, ]" R6 S3 h9 T) C% q- V2 Z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
. ?5 z7 X4 g4 [" ?8 b9 N+ {
+ J, _/ `9 x; Z, @; U8 z后来又因为长于诗文,得以结交达官、高僧和名士。( D# b* Y0 l0 z! M

. |1 r: n# x5 H# M$ ]; }, U% c陆羽有一首《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可以看出他的人格魅力。
# o/ @6 m! g  [6 s+ n + R# `; B# C/ l5 O5 ?
《茶经》七千多字,写作过程却前后经历了近三十年,可见他的勤奋与认真。
+ o% ]: X, m% {& W* P) Q ! h- Y# I0 I+ U5 F. B9 I1 V$ L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J4 w0 ^+ c# E
1 x, n5 E! j- d$ q% k; R  i- ~
在我国传统社会里,研究经书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闲杂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小道”。
9 B  z% {6 @7 p. K, S ' m& T% [0 R/ F. U5 R, ~
陆羽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思辨与美学追求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 m) w: r$ o2 P. I
$ D8 a5 J+ Y3 Y8 R) e" A; b  ~9.《瓶史》
8 l$ f" z# H& S7 s5 ^; Z
+ W* v* K0 c7 P9 k# a$ g作者是明代袁宏道。  r( n+ H+ m; _5 s' J
) `/ ], Q$ X! Z$ `3 f
插花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佛教的供花,始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宋。到了明代,插花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文人墨客崇尚怡情养性,大量种植观赏植物,以花会友,寄情于花木丛中。
+ D& ]; T  H: a 2 B) R  O) d) G4 M
瓶花所给予人的,正是近在咫尺的与自然的交流,它是喧嚣的尘世中可能保有的一份健康与活力,它会从精神上给予人们启发和满足,令人取得由静观万物而获无穷乐趣的凭借。
5 b& N* {: f5 K( @: i9 w
" G$ v7 |/ k& E8 a' B《瓶史》两卷,正文共十二篇,加上“小引”,实为十三篇。对花材的选用、花器的选择、供养的环境以及插法、品赏等,都有很详尽的分析阐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和研究我国插花艺术的专著。
$ @  }" y6 P2 a* N
. m+ |8 {+ m0 O9 x现在日本仍然有以袁宏道名命名的花道流派“宏道流”,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4 @+ q3 v  r% [  R ( ^" e5 u: ?4 ~* Q( l
10.《长物志》
% q! D: Z" Q1 {
4 k1 P4 x) _# ~% |作者是明代文震亨。/ }( m! E" @$ N+ V; `6 v

. s+ u) n1 t& e9 ^& ?《长物志》是一本写园林建筑、陈饰器物的笔记式专箸,涉及方面很广,有建筑、花木、园林、禽鱼、书画、日用器皿、衣饰等等。
0 V# Z1 A1 L7 t3 c # H2 N2 m0 H, F6 a
明代居家家具与陈设,崇尚明洁、不尚娇饰,是当代“简略”风格的古代范本,而《长物志》同样体现了简洁素雅的居宅观念,以及制具尚用的东方独特生活观。
& K0 ]) V8 K* h. U
9 R! \7 o. D* E4 Q2 ^) {( m; I+ C1 f* x6 V4 O9 f. F) U4 E0 Z
精选留言
3 l/ U& W0 W- R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 e8 p5 o2 @& q+ Z' y5 J  K
2( j$ S# G) }: F( w/ [. B
王百根:与古龙同在,和神智共鸣
& P8 N9 |% Y% s% n+ _+ Z 我爱读闲书:“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这是我日常读闲书的心韵和境界!的确,读“闲书”能享受人生无尽清福啊!
1 {+ S1 R% l, F* E5 V/ Q8 Y- b: G1小时前; H: Q" g$ j- m) H
2$ T) [1 o9 m2 M
月下幻狐
2 z2 a: O; ?4 d) T5 W9 D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e8 ^/ }% A* y+ H1 n5 y  G
' ^* r3 Y; \/ l, e% e8 {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r4 W6 ]/ C7 Y( g9 x* {; x( A

1 W' w- q5 b! h
0 j; L( O" S/ E/ h3 L5 M: v* q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aapO2uqDG11eFeLGcUcCw
" D% o5 A0 f1 h* O0 v- m/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8 09:21 , Processed in 0.09257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