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6 f- a" u' m7 {% J& i9 }3 y+ ` 同在一个单位,有些同事业绩比较好,能力强,自己没法与之相比,心里容易产生邪思恶念,巴望这个人倒霉,甚至想,如果他一病不起,甚至死掉多好啊,我就可以鳌头独占,单位那个官位就是我的了……
9 W! Z# Y( N5 q5 e9 W& | - j# s5 @7 g* ^6 i6 m
甚至同修道友的群体也不乏此类。比如寺院里,道场里,有些人学修成绩比较好,考上了辅导师,甚至法师,得到了很多人的恭敬和供养,自己无法跟他相提并论,也容易产生这种邪思恶念,内心巴望对方破戒,修行出偏差,走火入魔,自己就能得到更多人的恭敬和供养。1 |: k1 _7 L* A, \/ Z# d
9 \) x9 v* C* h; ^ G) d8 v& k7 j: v 我们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要断除以上种种邪思恶念,自己是自己的命运主宰者。无论感受快乐还是痛苦,皆由自己一手所造,与他人没有关系。虽然只限于起心动念,没有在言行上表露出来,但此罪过是非常严重的。如同前几天讲过的公案。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一定要注意起心动念,因为大乘佛法是心地法门,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这是至关重要的!! N# s0 R+ k. m4 K, {! ]1 m% B5 K6 A1 t5 i
" j5 d0 t# A% A, U
总之,无论何时,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虽然人们嘴上也承认以上所说言之有理,且佛经里也有同样的教言。但是能否能够真正做到,真正杜绝此类错误,是非常难的,只有真正明理的人,真正有修行境界的人才不会犯此种错误。
! }3 k5 m- Q' u0 @6 Z$ |, _
+ f/ N* |1 Y6 W) A/ ^) ] 我们反观自身,很多时候根本没有考虑他人的感受,从来没有站在他人的立场立身处世。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始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做人做事。嘴上都会说“要为别人着想,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而凡夫在家庭和单位,甚至在道场,屡屡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以致闲愁万种、自寻烦恼。如果真能做到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就不会有这些矛盾和烦恼。
; q5 I" C6 [' [+ S( x3 K$ j+ j5 {( h % c' s, J, N1 r2 m* j: H( X
家庭和睦,工作顺利,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但真正要获得这样的福报,就要明白道理,没有一定的修行,很难做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