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品读国画大师齐白石
1 T- X1 E) [7 Q9 i3 T1 ~# A! n) W4 m# z8 U/ T
人生不是龟兔赛跑,不是一开始跑得快就成功,也没有人陪你跑完全程,而是纯属于你的旅程,跟着自己的节奏,山高水远,终能走入黄金时区(全文约6700字,阅读大约需要 13分钟)5 J9 Q# {8 @" S1 s, ] m0 k
# k1 O7 ^" V+ B0 F+ H
现在的人着急,三十而立,拿什么立足?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和儿子。
6 o" u. x j7 p# q$ t: h- {. g现在的人着急,四十不惑,怎样才不惑?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儿女双全。
9 q1 j& T4 S. X$ J: _: h/ z0 ~成功的标准被世俗固化,好像成功不趁早,就再也没翻盘机会。* g x" L0 q' m; M( [
可有的人26岁还没找到想做的事情,40岁拼尽全力马马虎虎养家,67岁之前都没钱买房,83岁却依旧在谈恋爱生小孩,90多岁还能开创新的国画表现手法。% @, F9 g4 |/ H" a$ g6 a9 t8 v
$ u& |; Y' V9 x8 D: d没错,他就是齐白石。他一生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人生并没有,所谓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活在自己的节奏里,每分每秒都是黄金时区。2 `. p* f5 g# _: l1 V
2 B* b2 i: @) _
不想快点挣钱,只想半路出家学画画- k- q5 C2 f: p7 _
; [0 I T7 d0 S. q6 G0 v4 Z: ~
齐白石,从前也不叫齐白石。从前人家名叫纯芝,从小在家学木匠手艺,所以人称芝师傅。% q2 b% \2 y) n
芝师傅还是小芝时,那年12岁,家里就给他定了童养媳陈春君。待到19岁,他和陈春君拜了堂,成了真正的男儿郎。
" o& a- x: O- u2 j$ D婚后,芝师傅出去做活,在主顾家里发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 T0 y z" |5 K1 W2 @7 r. o
# S" X3 f7 P; c0 s& o芥子园画谱
" h# O0 u. D4 R& V! S8 i; g ! x9 R7 t* Y/ y& |8 C, B# d
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赶紧把书借回家,每日收工后,点起松油灯,一幅幅勾画。不到半年时间,勾画的习作都可以订成16大本了。# L t9 i8 V" i9 ^
这行为放现在看,还挺不靠谱的,结了婚不好好工作,挣钱养家,还去搞那些有钱人家玩的把戏。
- i8 O( c, w: K: @; i) P/ t4 H+ C好在,陈春君没那么现实,婚后八年,和纯芝二人世界。没有养儿负担,可以尽情无用的爱好。, E9 f1 n" q$ g7 ^
在有用的事情之外,做一些无用的事情。也许它就是平淡的生活中突破自己的新领地。何况没有哪一步踏实的路是白走的。
' h" U' n, y2 N3 G% [( X( t; w
" A4 R7 c' _: [9 M- n阿芝的无用折腾,朋友看在眼里,顺手把他介绍给湘潭画像第一名手萧芗陔。芝师傅成了芝学生,真正走入国画的大门。$ m @/ x& ?- o0 z; _; a
芝学生好学,不停拜师,27岁那年,他遇上胡沁园老师。胡老师仔细观察阿芝的画,觉得整体还是很上道的,但就是哪里看着奇怪。 a& |" C5 j t# B/ S9 s) e
原来是缺个别号,画画题款显得不专业。胡老师看阿芝家附近有个白石铺驿站,白石铺虽然无名山大川,可田园风光倒也十分美好,索性就叫“白石山人”吧。
3 a) N5 P: q @5 _2 N% {不过齐白石懒,画画这么辛苦,落款还写四个字,后来就只写“白石”二字。
! ^0 s' X$ u8 \1 [$ K0 q" Y
, O0 Y2 K B5 O; ?5 X画了几年,齐白石画出了一些成绩。湘潭绘画圈顶尖高手王闿运听说了,既被齐白石的画技惊艳了,又内心有点小情绪。' F. ]. n3 T9 w3 X
王闿运这个人最重名声:这个芝木匠画画倒是有几分天赋,却不来向前辈我请教,看不起我吗?
`% \& B! o! d% q5 d; w% r这话传到齐白石耳朵里,齐白石却高兴得不得了,其实他早就想拜王闿运为师,只是怕老师不肯收他,这下正好顺水推舟、正式拜师学艺。/ k* s/ `$ d3 \' S
5 c/ H7 k) r% z, I# {# n9 A4 o
不想安逸养老,只想永远折腾,永远画画0 M- t0 H9 h0 E( [7 d% @
" B1 t8 i1 @/ {5 n4 X一画就画到50岁。前半辈子,齐白石结识了夏午诒、李梅庵、郭葆生、樊樊山等名家,访遍名山,他决定后半辈子回到家乡,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也把看过的风景画出来。3 G& ?- V7 g/ P& r/ V- o
2 u2 v- B" K# {" W: b6 C1 @# i$ z
没想到,由于连年战乱,家里乱得根本待不下去。就在他愁眉苦脸的时候,好朋友樊樊山请他到北京来暂住,卖画为生,更能补贴家用。& O% p' D3 u9 p$ n
老都老了,齐白石还是那么爱折腾,只要能全心画画,他不怕再折腾一会儿。陈春君也全力支持,反正家里孩子都长大了,我也习惯了这种生活,你去北京吧。& V( ~( f9 n* Z; {2 L
( ~$ [9 U/ e* x, X" {改变命运的往往不是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而是突如其来的意外。齐白石一来北京,就遇到了命中贵人陈师曾。陈师曾是吴昌硕的学生,也是他之后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人物,最擅长画花鸟。当时,齐白石的画在京城不受待见,别人一张画卖4个银元,他卖2个银元,还是没什么人想买。但陈师曾看了他的篆刻和画,特别欣赏他,登门拜访,指出他不以模仿前人为满足,有不断创新的艺术精神,也鼓励他不要迎合别人,闭关十年,发挥个性,走自己的路。
. | m3 }2 g# A- W, C# V/ P廖一梅曾经说: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懂得。) W0 Y1 V4 Y2 V
这不局限于男女之间。齐白石后来在国画史上自创一派,不得不感谢陈师曾的慧眼和懂得。
* `; H) s+ h; r
2 n4 t; t% Y d+ I一张画不值一颗白菜,大师从前也被当成渣渣
9 [) y/ [6 v# P0 U, V3 x3 E/ X2 n. g6 K; R* j& l; A
在陈师曾的鼓励下,齐白石决定闭关十年,潜心画画。
4 A) @: Y% A! N, k0 k越画越郁闷,王羲之写《黄庭》可以换白鹅,李太白醉酒还能写蛮书,林和靖梅妻鹤子、仙骨一生。都是学艺术的,他们佳话佳作都有,我什么都没有。7 A1 f" [# @" S; w
彼时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画画,听到外面在吆喝卖大白菜。
4 G) t# V3 Y* h$ A他灵光一闪:要是画一张白菜画,出去换上一车白菜,也够得上有故事、有下酒菜。 ) R' }% y5 d0 r! u, ~
! Z; K1 }8 `: t+ Z2 A6 }7 O
鱼蟹4 Q) Z9 q* f8 R1 l# _( e! C& V
, }+ ]5 x; f) k4 x. t4 O+ d很快,他就将画卷好背在后面,走出去跟买菜老农说上几句。老农以为他是个大主顾,赶紧将最好的白菜挑上来,称得高高的,结果齐老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我画的白菜,换你这一车白菜,怎么样?”
$ K$ G% M5 x6 {/ i k3 W8 F4 S那老农听了,连忙拉车就跑:“你这人是不是有病,一张纸换一车白菜,当我傻了。换一颗都嫌多。”
0 e2 |8 ]& k6 B/ j5 H齐老的美梦落空了,只得夹着画灰溜溜地回到画室。 ~2 |: M! N" \2 Y
* J: H5 ?+ O }& o% r1 P2 X+ p不怕走错路,模仿徒弟也自得
@) b& S' m6 |3 C
- q9 I# h9 E& u& `" B* |+ D有一天,齐白石从外面回来,兴高采烈地跟宝珠分享他手里的“宝藏”《梅鸡图》。
) s7 |1 m6 n' d+ l宝珠还以为是哪位名家的作品,没想到那位作者是未来时艺术家,师出未成名,那时还是老齐的学生。
@: K) H# ?5 Z4 j; ~可是,齐白石觉得他画得有意境、有突破,特意借来临摹。2 r e: d0 G5 d8 e: U
他临学生的画,就如当年仿《芥子园画谱》一样锱铢必较。一星期后,他把自己临摹的画送给徒弟,而徒弟的原作留下来继续研究,连原作者都觉得真假难辨。) A2 h- C/ s- B/ O# \2 G3 c
9 w2 [8 j; c, {/ c& V2 p
绘画界一代宗师吴昌硕曾说,用半年时间去临摹名家作品,有天赋、够勤奋,临到极致不是不可能;但要开创出自己的风格,也许需要50年的积累和创新。2 r. C! o0 _0 v1 v
吴昌硕的学生陈师曾与齐白石有交情,曾提醒齐白石:他画中名家痕迹很重,说好听点是有传统根基,说难听点是缺乏自己的灵魂。9 c5 F# C' I% @
齐白石记心上了,怎样才能成为像吴昌硕那样的大师呢?吴昌硕太经典了,怎样在他的基础上创新呢?那就只能做跨界加减法——偷一点大师的精髓,加一点从别处借鉴的灵感。
g/ w0 d) Y' x' C艺术面前无贵贱、没界限,齐白石不耻下学,学自己学生的画作,又偷师大师吴昌硕,为己所用。9 x: u. L# y+ ]+ @0 b2 c7 Q( ^
; a; v- g* y& R* [5 ~" G1 w" j 齐白石画画 A ]2 \, j# E! h/ P6 i
% a! s* E5 I3 C6 E( l5 N积累到一定量,不爆发都难。终是有一天,他在住的寺庙内发现了一块刻有小鸟图案的奇石。那只小鸟,简单童稚,并没有什么深刻,但却触动齐白石内心最本真的情感,让他顿然开悟:% j% V" f5 s7 c% X
最高的艺术境界就是天真自然。
0 K. |0 [# e, r0 J很快,齐白石回到画室,铺开画纸,凭记忆描摹出刚刚那只小鸟,并题字为“真有天然之趣”。# l$ Q, ?- T+ M4 S/ e
一瞬间,花光齐白石半生的积累,换来艺术界的新画风。齐白石从此有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后来又开创出最著名的齐氏红花墨叶派。 ]( v% {0 e/ F" N$ ]' s
% L( \- K2 u, Q/ q* @* C' W
红花墨叶
4 B5 m6 h1 s& E; V 7 @+ l6 @' E; b# V) {9 L
以往吴昌硕画花,虽不像工笔画一样笔笔求真、模仿真实的花,但也基本遵照红绿对比的规律。
0 S$ q& ^+ ?( b! @- V齐白石红花墨叶派的独创性在于,直接画出红花对墨液的硕大花卉。超越实物,艺术上更上一层楼。# i- ?! T5 b T' z# q C; k
$ H9 E* s$ G5 B* ?9 y& j
曾经有人说,成熟的麦穗都自然而然的低头。
* W7 E5 V4 E" J3 ]低头,才能发现更多别人身上学习的地方。
6 ?. }2 T, {7 G, i/ e低头,汲取更多营养之后才能更自信地昂起头颅。4 N$ K2 l7 i/ m5 @/ y& R
* E1 m2 I6 {3 S; N" `& O0 A, p+ |( k不倚老卖老,跟梅兰芳成忘年交
3 t/ F. | @ A# c4 [: t9 b; ~7 C+ V5 G, \, b/ T4 d! m7 d+ P
艺术不分家。梅兰芳唱戏厉害,骨子里就是一个文艺青年,特别喜欢收藏画。
% _9 b; @; T3 n3 ?6 s5 t9 t3 m有一次跟齐白石有了交集,一看他的画就迷上了,想拜齐白石为师,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 W" l0 B5 j( j2 T( p
5 X- d! ?/ E' P3 J$ M
齐白石和梅兰芳& t# ]- F+ X( S( t
. k( N7 H1 F0 h* i) P
没想到,齐老特别亲切,主动说画了一幅牵牛花图送给他。俩人就因这点艺术默契成了忘年交。, T- C2 P% z# h1 _0 L
彼时,齐白石虽然有不少圈内粉丝,但名气还不是大,梅兰芳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京剧名旦。
1 l n5 m/ X, D; _8 \/ _某次,齐白石到一个大官家里做客,宾客满座,都是罗绮人。齐白石不受待见,零落在一旁,尴尬极了,正犹豫要不要开溜。
, E# e) d6 M+ H$ P- m' g/ v6 k# { ' M, ]" c) z; B( q# ?& g
没想到这时,梅兰芳进来了,一见门就热情跟齐白石聊天。大家一看名震一时的梅兰芳如此尊重齐白石,都簇拥起来,对齐白石热情起来。3 E0 W- d( l7 g1 C0 M: d# Z
梅兰芳顺势先斩后奏向大家介绍:这是我的画画老师齐白石先生。齐白石名声可以说是从这是开始传开的。- r" Y) F Q/ ^) e0 R h
那一年齐白石58岁,梅兰芳26岁。他们亦师亦友,相互扶持。
5 V& J7 v5 Y' C7 K8 x$ E
/ ?2 t3 j0 J1 \* o y: ~; [不困于年龄,靠超级粉丝徐悲鸿成万人偶像
& N" s% Y4 ~+ @& ?5 C0 Y7 a
! O& h3 i5 v1 ?' X! Q66岁那年,是齐白石闭关第十年。当年陈师曾笃定齐白石只要闭关十年,必定大有作为。可惜陈世曾几年前英年早逝,齐白石以为这辈子画画就这样了,也没有知音相互指点。4 l c C2 ^/ y
就在这时,徐悲鸿成了齐白石的超级粉丝,大力在绘画界推荐他。一开始,反对的声音很重,但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的画妙在自然,致广大,尽精微……# J2 }3 a2 }6 q! Z) s" I- h$ d# r$ e
$ {( v4 v5 J* J齐白石与徐悲鸿
% [2 R, \4 c; ^, \
7 J8 ` ~" V4 s1 ^( V K3 a! m超级粉丝徐悲鸿在展览会上预定齐白石的画,给齐白石编画集,并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之外,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每天驾车接齐老到校上课,对学生隆重介绍齐老:“齐老师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一位丹青妙手媲美,他是我的老师,以后也是你们的老师……”
/ W6 Z# j% n( ^) c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在于年轻有为的徐悲鸿的神助攻。难怪齐白石对徐悲鸿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A+ x0 k( Z4 q8 |4 b* n2 ]5 h
+ V3 O. ^, o, }
齐白石与徐悲鸿
% {: y, \5 H1 h; Z. H; r/ C3 ` * w, F9 U% Q* C3 k- s2 `& o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仲永七岁就成才,齐白石快七十才成名。5 ]; A8 T- A2 W- m: V& {1 a2 i/ H6 @
世上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有些人快,有些人慢,没所谓领先,没所谓落后,心态轻松,坚持行动,你的黄金时刻终会准时到来。& ]7 e! v( R: e4 u9 a& e
6 Z% V) n# ^" w% \, N出了名也不占名声的便宜
$ H; b3 E+ i; c3 w! I$ X1 V2 D) s; E- P( z
良末成长的时光,是齐老80岁到90多岁的日子。! x9 Z+ t8 X P# O, Z: H
良末后来告诉记者,小时候跟父亲睡在一张床上,半夜醒来,父亲常常不见了。3 m/ x$ [7 ^# K& H
这么晚了,父亲上哪儿去了?于是,良末爬起来找,结果,父亲趴在画室的桌子上正在认真描红。
U: _8 l0 f Q! S" R2 o+ @
; s( L) B/ ] q% {描红是儿童学字启蒙阶段用的方法,名扬天下的父亲却也这么做。
- H4 P. N6 D& f' o+ L良末很不解,结果齐老说,我老了,名声在外,耳朵能听到的都是夸奖,我到底画得好不好,我自己也犯糊涂。许多有名望的画家到最后画的东西都放得太开了,自己收不回来,我要管住自己,用描红的方式使笔法有放也有收。
+ O5 l w! Q, l- l齐白石出名之后很多人找他画画,良末说他的原则是坚决不画没见过的东西。4 L( h: I4 W; \+ W; k4 H
世界和平委员会请齐老画和平鸽,齐白石平时很少见到鸽子。为了画好,专门让家丽人养一群鸽子,有事没事观察它们的起落。8 D5 W, @7 b" ]; g
开始画时,画到鸽子的羽毛,齐老拿捏不准应该画多少羽毛。他不想将就,就是一个儿子逮着一只,直接数羽毛。8 ~! F+ S3 X$ |4 t. @6 D. N
抓到的那只鸽子数出12根羽毛,他就按着12根去画。( Z" r0 W8 r9 l. U
# ^ g3 \$ j4 I+ ?
人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是因为评价别人的话用一张嘴说就够了,倒是需要两只眼睛,一只审视外界,一只洞察自己;要两只耳朵,一只听赞美,一只听批评。8 j( ]( d# ~, o$ ?' j. z
道理人人都懂,但名满天下仍能不忘时时省事自己,清醒而时时奋进,实在难得。
8 K- ^3 @+ v3 U不活在名声里的人,才能活在进步里。
5 L9 f# R x+ m9 k# ]
0 |* F, H0 y) m# r4 C齐白石有点抠,不过抠得明明白白,从来不白白让人占一分便宜;抠成老天真,毕竟穷苦六七十年,老来发达,习惯难改。
& \* f& h' t" I+ {: b) S ) G% v& y3 a% L+ ]$ `
老舍跟齐白石关系很不错,他和几个文艺界名人都常去齐白石家做客。
B) y/ B; Y1 v/ }0 O* J( S* E常做客,就总结出作齐家客人的必备素养:一、会聊天;二、光聊天就好,不吃东西;三、如果主人热情拿东西给你吃,你一定要表现得很高兴,但一定不要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白石老人家有专门招待客人的零食道具,就是一个碟子,装着几块月饼和几粒花生。逢人就给,但你要真吃,白石老人是要生气的。因为你这是浪费他的待客道具了。! K- _# Y \+ c( W+ A' G+ u$ E$ S! e
常年累月,口耳相传,人人皆知白石的待客之道,也就没人敢吃那点发霉的宝贝零食了。
9 V% D3 N9 ~ C. ?& y/ n$ N; W" }4 _. t, z8 w4 y
齐白石这一辈子,不按套路出牌,前半生跟普通人也差不多,但他比一般人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一直感觉良好地活在自己的节奏里。1 h: l$ { M( T; B
不为时间所困。二十几岁的已婚男人做做艺术梦怎么了?五十几岁做北漂太不靠谱了吗?只要你真想,努力去做就行了。+ X$ X1 B8 g4 k+ r9 I( h1 k' Y4 `
不为身份所困。齐白石是一个特别没把自己当回事的人,觉得自己永远年轻,永远可以爱小姑娘,也永远会向年轻人学习。9 p& |7 d2 S: A$ R9 O; q( N9 v9 w! q% ~
始终在做自己。出名或者不出名,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所以勤奋努力是齐白石,小气抠门也是齐白石,永远不装才是齐白石。! a2 d c1 f- d# E- O& a) r- J* H
- [/ f7 K% @* z0 l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Gycj6dB8Tdl-dXb1XVO2Q, E( ?) {0 ?# [4 C& f1 s% u+ [
|
-
芥子园画谱
-
福禄双全
-
-
鱼蟹
-
红花绿叶
-
齐白石和梅兰芳
-
齐白石与徐悲鸿
-
齐白石与毛泽东
-
铁拐李
-
青蛙茨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