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 P" |. d! _6 j4 B2 g3 m! Q: C/ j' K$ V2 z7 m+ ?% S
; a4 E$ |5 b5 ]
从前在克什米尔地区,有一位具有神通、神变的比丘,名叫日瓦德,他座下有很多弟子。一日,他在林中煮染法衣时,附近的一位主人出门寻找丢失的牛犊,看见林间炊烟缭绕,于是顺此方向来到了近前,看到这位比丘正在生火,便问:“你在做什么?”日瓦德答说:“我在煮染法衣。”那个人打开染锅一看,发现里面煮的不是法衣,而是牛肉!日瓦德自己也惊讶地看到了锅里的肉。
& `! z: c; R7 h" i* A4 A8 ~; s7 L; K, u: _
1 F3 Q s& g0 |6 b 8 B; s' `. b" S' e f, O( `
5 J, O: U6 H9 b/ m) Q
/ y- _& g8 E, H1 S% C; [6 l 于是主人把他带到国王面前,呈禀道:“这位比丘偷了我的牛犊,请国王惩治。”国王不问事情始末,便将比丘打入监牢。几天后,主人家的母牛自己找回了牛犊,于是那个主人急急忙忙来到国王面前禀奏:“那位比丘并没有偷我的牛犊,请求国王您释放他。”但国王因为事务繁忙,六个月都没有释放他。. x' @' f% P& j+ {
. ?' ~7 x1 t, J% O7 H' n. k, ] q
* f8 k/ ^1 z8 S- D- ], a
: X3 d1 ?5 t3 d. K
, k8 J0 u2 v* s3 O; i6 Y3 w5 \* I5 J0 V
后来,比丘的许多有神变的弟子们从空中飞行而来,到国王面前禀告:“这位比丘是一位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是清白的,请国王释放他。”于是,国王亲自去释放比丘,当看到比丘满脸憔悴、吃尽苦头的样子,国王万分懊悔地说:“此事延误已久,我真是造了滔天大罪。”比丘说:“您没有错,这是我自己的业力。”4 w: { v! G, R! z# o5 v7 [- m
* X h/ N, \8 U9 [& Y0 ?
: }5 ]1 S& U5 a) Q6 p ; g m2 U8 t0 ~) t7 g
$ z; o, ^# ^/ R
* z6 x. I( C# I 国王问:“您以前到底造了什么业,要感受这样的果报?”于是,这个时候比丘讲述起来:“我往昔曾经转生为一名盗贼,因为当时偷了一头牛犊而被主人紧追不放,到了林间,我惊慌之余,就将牛犊扔在一位正在入定的独觉面前,便溜之大吉了。如此却给独觉带来了入狱六天的厄运。就是这一恶业的异熟果,使我在多生累世中感受恶趣的痛苦,今生也要遭受这样的苦难,不过这是最后一次的异熟果报。” @$ Y2 P5 Z6 s) m3 a
6 A }% B C! }0 u
1 @2 x, W: K" |9 u' l6 h* J
! R$ }( W: g0 r. L& u! h
4 B2 W/ q" X2 U
+ B2 v" F* T0 ~, n3 @) u* G% q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哪里播种,就会在哪里结果,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谁也无法违反。正如佛陀在《百业经》中讲过的:前世所造的业,无论是善是恶,其果报绝不会成熟于外面的地水火风,而是成熟于自己的界蕴处。就是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自作自受之意。8 W' v, l& j% c
% ]9 N" }- N( t7 ]% ^! p
7 R1 ?5 W# b. g. P % \6 @4 i) T' Z j; t
6 x: Z f5 ^) k6 c) F- Z6 m6 b$ l5 m 想改变命运,远离痛苦,获得安乐,唯一要做的就是断恶行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们遭受痛苦,是因为造恶业;我们享受安乐,是因为做善业。遭受痛苦的时候,如生病、贫穷,被人欺骗、伤害、咒骂、羞辱,应该了知,这都是自己往昔所造的恶业的果报,然后猛厉忏悔,尽快消除这些恶业,让自己从根本上解脱。
: P7 V% [0 W: u; S; V7 w4 q% F( P7 q( H; E7 X4 I" P4 c- E
% ~- y0 N, a6 U3 k& }1 b+ `
# b/ I: f, ^& G+ V. i* e# j( z
- B+ X3 _+ ^8 v/ V
! j! O! B" w, h) T) s ' A) | }& h1 |. _' P$ D
1 l+ M/ r0 u+ E# o4 M$ Q& o! H: n- u" b8 B j1 z! T: Z
——摘自《成就宝鉴论》因果不虚9
# f& m; u! i# U* K( c5 S8 F5 q7 ?0 s( a'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