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5) 鸡蛋( 0)
|
14. 桂枝去芍药汤8 K1 P$ S0 K) W/ {5 ?. N" s* u
/ j$ f* p) M# F! _4 J
桂枝(去皮)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 X6 n, C4 V; X/ ]/ H& |& h y0 H: H, h
) K/ ?. c/ K% F1 `8 R) v2 _以水七升(1400ml), 煮取三升(600ml), 去滓, 温服一升(200ml)。
) G% j8 C/ Z1 l& }
* I" ~+ `: G/ x* S1 U n太阳病, 下之后, 脉促胸满者。
* ]' H. P8 y+ K: E Y7 l
1 k8 m" T" h, ]1 X. q太阳表证误下而致胸阳受损, 外邪陷入胸中, 故宜姜、桂之辛散而解表;下后里虚故宜草、枣之益气和中;去芍药之酸苦阴柔之品, 恐其敛邪, 又恐其酸收而滞姜、桂之辛散, 有碍阳气之宣统, 故去而不用。- H: S4 |8 Q# L" e/ z1 R
( q( H) O0 l7 W, N名家经验谈:
0 _* D8 f( D; o1 b1 t
: T4 K; a7 h/ j! X促者, 速也, 迫也。促脉在这里不是指.数脉跳六至一止,而只是指脉跳得很快,实际上就有数脉的意思。为什么在胸满的同时会出现促脉?促脉属阳脉,邪气已经由表到胸了,心胸阳气就会起而抗邪, 脉来的就快。大、浮、数、动、滑,阳也,反映阳气还能和邪气作斗争。另外,也应当看到正气不足的一面。如果邪气不陷于胸中,怎么会胸满?这就不是其气上冲的问题了。胸虽然是邻近于表, 但是胸并非是表。此时胸阳之气处在不利的地位,虽然还能抗邪, 脉来的还挺快的, 但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5 B j% t t4 k. v8 U) Z& Z. S- Q6 k5 L* W z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以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为什么要去芍药?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芍药味酸, 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之气不利, 因此要减去。根据张仲景用药的法度, 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 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 都加芍药。所以去芍药者,乃避阴以救阳也。其二, 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把芍药减去以后,桂枝汤中剩下的都是辛甘之药。桂枝和炙甘草就是桂枝甘草汤,有补心阳的作用。补心阳即所以振奋胸中之阳,因为胸是心肺的宫城,心是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大枣和生姜可调和营卫,兼能扶正,起到辅佐作用。通过这些辛甘之药的应用,可以使邪气由胸还表。" v2 i. C& r4 m0 K, B7 S/ X8 G4 e& u% A
1 y* q5 ~* m( y9 |& W0 { u
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要加上附子。有的注家认为,若微恶寒,是脉微而恶寒,那是不对的。微恶寒说明不但是胸阳不振,而且阳气也已虚衰了。如果出现了阳虚恶寒, 桂枝去芍药汤的力量就太小了, 应当加附子, 振奋心胸阳气的力量就大了。3 v; {9 W' O% h6 Q J5 v
3 C8 ~. p% j' T: Q
临床中对于胸病, 包括《金匮要略》中的胸痹病, 如果出现了胸满, 或者胸痛彻背, 背痛彻心, 或者气短, 或者咳逆, 只要属于胸阳虚而阴寒之气比较盛的,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都是有效的。8 i. D9 P' `: J& _( q/ R
/ x2 J. G' k8 S6 l9 M$ R0 g& ?
我以前在东直门医院的时候, 带学生在门诊看病, 过一个王姓的建筑公司职工, 其主要证候就是胸满憋气, 越到晚上越严重, 同时还有咳嗽, 畏寒。我一看,脉弦缓而沉,舌质淡嫩, 是一个典型的阳虚证, 就用了桂枝去芍药汤, 效果很好。
$ F5 r, z2 W( z3 G' o& Z7 w$ D- i' B/ H: e) e; a6 M( c
桂枝去芍药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都是桂枝汤的加减方。这二个方子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有振奋胸阳的作用, 这种作用首先都是通过桂枝汤去芍药而得以实现的。因为桂枝场的组方特点是阳中有阴,若去掉芍药酸寒阴柔之性,就变为辛温扶阳之剂。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辛温气雄的附子, 使其补阳的作用就更为突出。
, M% ?) q% [3 p7 |2 Q/ b( j* ?
6 e8 U1 y8 M# |4 C! s! ]胸闷或胸痛, 是“胸痹”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产生的主要病机是在于上焦心胸阳气虚弱而阴寒之气内盛, 所以《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说:“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因为“胸为阳位似天空”。心肺二脏居其内, 营卫二气由此而得以宣发。如果胸阳不振, 阴寒内凝, 阳气不能布达而痹阻, 心肺之气血不畅。所以, 胸痹的临床表现, 轻者胸中满闷, 重者就以疼痛为主。
3 G' h* _- {"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