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来源:约克论坛) ?5 D: B2 Y# t5 Z7 X2 d" l& B7 ~
3 V {2 l J7 w5 w" W大家都知道如今在加拿大谋生已是很不容易,而现在对于保住加拿大身份的问题也开始令人头疼,特别是对于在中国工作的加拿大移民来说,虽然加拿大移民法律规定,“被加拿大企业外派驻于海外之全职员工,或派驻在海外之加拿大官方全职公务人员,均视为已履行居住义务”,但是移民部为了防止这一条款被滥用,审查的非常严格。
$ a) R4 \$ K1 D
' |# E9 s! H: C4 g0 I即便确实是被公司外派至海外的永久居民,一旦被移民官怀疑居留意愿不足,或生活重心不在加拿大,如不能满足居住义务(五年内住满730天),就可能被取消枫叶卡。
! T' E& E1 z! x, {- V( T3 c- d! i- @1 M) G+ G5 c {: u" [( b
, @+ ^2 h Q$ ~, y
7 y. _5 A' b9 d
. B: {$ i8 ]. T% t% k居住天数过少丢身份
" t6 [9 |# u; A3 e& a- z" I0 z
7 P. [1 K- V! V% V T% d2 a: A. B钟先生就是其中的受害者,尽管在此之前他已经做了特殊安排,结果还是不如人意。
) A, ?9 ~6 d/ `- t+ P7 t, j0 a$ F
' T6 W N1 T6 X) Z+ K3 W" a按加拿大移民及难民上诉庭(IAD)的裁决文件,钟先生申请技术移民成功后,一家三口于2008年1月27日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钟先生登陆27天后就回中国工作。/ K8 v& Q8 x7 j! N. H# ~
u2 |4 U, ` E0 e' V2 E( x. I
枫叶卡过期后,钟先生2014年11月21日在加拿大驻北京签证处获得永久居民旅行证件,并于12月26日回到加拿大。他2015年1月5日递交枫叶卡更新申请后,1月14日又回中国上班了。. `$ |0 B9 v' C
% \3 C* z- P0 O9 T加拿大移民官员审查该申请后,发现钟先生在2015年1月5日前的5年里,只在加拿大住了98天,没达到5年内住满2年的要求,于是拒绝了其枫叶卡更新申请。钟先生的太太和女儿的居住历史也类似,她们的申请同样被拒。5 S8 ?6 c' T# {' T
' Y9 |9 q. f* g. l. g5 Y
0 O& M9 T) h6 ~' x5 |$ p% t* T% K: `+ U
钟先生在枫叶卡过期后回到加拿大,马上递交更新申请,并随即回中国,看起来他对更新申请能获批有把握。否则,如果想保住移民身份的话,理应满足居住条件后才出提申请。5 k. G" ~* z8 V9 S2 a
9 C7 B+ U5 { C; F' A y按上诉庭的文件,钟先生曾是一家加拿大公司的雇员,在中国工作,按现行居住要求的计算方法,住在国外也符合格的条件,包括加拿大公司或政府机构全职驻外雇员。- a& v: ]$ f$ Z1 W3 c; O
; [4 R4 e" I' h' l; {不过,移民部不承认钟先生是合格的公司驻外雇员,上诉庭2016年9月23日也做出了同样的裁决。8 h( F+ c/ w/ y8 U
, W& _) z3 W& a; m4 n+ K z/ b
仔细安排无济于事; F" c! R: _: I0 z6 R* F% A
" k/ t9 \8 o3 G
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钟先生曾住在加拿大,他的太太在北京找到工作后,他也回中国了。2010年2月,他开始为在中国的Altus建筑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工作,具体做宜家(IKEA)商场项目。$ |4 a' z7 X1 `0 ^1 _
& q' q: t/ @1 Q. U! d# m
钟先生在作证时称,他于2011年9月底辞职,11月1日返回加拿大,目的为了满足居住条件。11月21日,他与Altus上海公司的加拿大母公司Altus Group Limited签订合同,该合同同意将他派往中国,做相同的项目,职位也一样。5 o* b0 `) p+ `+ ?
3 E+ `# m% g1 T
钟先生认为,他与Altus Group Limited的合同期从2011年11月21日至2012年5月15日,或直到中国上海的宜家项目完成后;随后该合同获得延长至2015年2月13日,或完成有关项目为止。因此他属于加拿大公司外派雇员。
( x0 `* ~) Q' Z$ O2 J t" [/ [
2 ~4 J! s- Z4 O关于这工作,钟先生不但有与Altus Group Limited的合同为证,还有该公司给他的2012年、2013年及2015年收入证明(T4)及在其工资中预扣税的证明。0 s) x9 {1 P4 m- p) X8 b( }; _. Y
, g& j) s9 q, ?9 q上诉庭认为,这些证据对钟先生有帮助,但他们仔细检查记录及钟先生的证词后得出的结论是:Altus Group Limited 所“安排”的在上海的武汉宜家购物中心项目,实际上只是钟先生2010年2月起在这家加拿大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的工作的继续。! b/ [+ z4 t/ L# w. ~7 ?3 E
; l$ w b% t7 U- H) L" y& X
& a( I/ m& R% `! c! b9 g" q# Z0 q: i N7 }6 E; e
补救为时已晚
! t& L# [% \: o- ?% j( l( T6 M. z, X! \* m, I' J' |+ ~
钟先生的上诉也提出了人道及同情理由,但没足以获上诉庭接受。上诉庭文件显示,钟先生是华裔马来西亚公民,1994年开始在中国当建筑设计师,他的太太是中国人,也是建筑师。他们长期住在中国,女儿也是在中国出生。他们之前住在加拿大的最长时间,是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
/ W1 L$ Y1 z: X, A
* X+ K8 h4 m) ~& L7 B上诉庭称,钟先生2015年9月回加拿大后作出了更实际的融入努力,他加入了教会,在温哥华地区的一家学院读了一个课程,开始找工,后来开了一家设计咨询公司。
5 P) W( m- { r+ l* w- T, _$ f- D
) E' D" }$ m! i+ V* [# i$ I" c钟太太因为要照顾病重的父亲,2016年4月才返回加拿大,并参加了英文课程(ESL)。钟的女儿自2015年4月开始在加拿大读4年级。2 }. R& |0 {, V6 r5 q5 y
& }$ P6 P2 w' |! n) O, F
钟先生登陆加拿大后一直有报税,他们有银行账户、注册退休和教育储蓄计划,并有租金收入、抵押贷款及一辆车。- z4 X$ {) K Y$ j4 [; J
5 J/ X& k3 \% M8 H4 T# f8 M$ B; l
不过,上诉庭称, 虽然上诉人在加拿大有了一些基础,但与他们在中国及马来西亚的专业、社会和家庭联系相比,他们在加拿大的融入有限。“他们作为一个家庭,绝大多数时间在中国生活。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的移民状况会成为这个家庭未来在中国居住的障碍。”
0 \5 l$ n5 g4 I5 r K3 ]. w
' |5 J7 P) B6 _, o; B' m: B5 y& v怎样才符合加拿大公司外派员工条件
( B9 W+ Q) X1 x* c8 L6 \" M \" D$ [7 L: e- `
上诉庭的文件称,他们发现钟先生2011年9月底辞去上海宜家项目经理职务,11月1日回加拿大满足居住条件的说法不可信。因为他没带太太和女儿回加拿大,只是在别人家租了一个房间,住了一个月。期间他要求Altus Group安排他回上海工作,以满足其移民身份的居住要求。11月21日他获得雇用合同,12月3日回中国继续做原来的工作。“这样的安排”不符合有关规定。$ I; f$ x3 o6 H! m3 [+ y2 T
4 T3 ^7 ~" q! e- H- X钟先生与Altus Group的合同,没说明他回加拿大后会继续在该公司工作,这已经是一个不利因素。
6 H B w* p# L2 g0 u& A0 A
+ J' t* q }- L" g不过,上诉庭的文件称,这是加拿大公司被利用,为了钟先生能继续做他在中国原来的工作、与妻女住在一起,同时满足移民的居住要求。因为武汉宜家购物中心项目的中方合作者提供的信件显示,钟先生自2011年4月13日至2015年2月13日是该项目的全职设计经理,比钟先生获得Altus Group的雇用合同早了几个月;钟先生自己提供的证据,也是在获得Altus Group的合同前后,他都是在该项目做同样的工作。& \# x3 b/ d0 e
6 k# H0 _/ S0 R
% K9 W' g; e* i# y9 C7 M. _
相似遭遇的并不罕见
0 L7 E$ O% q7 G9 ]1 C6 P2 z" N* `' h/ ]% j4 D% t; h
中国公民简某曾于2002年与加拿大公民结婚,获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身分。其后妻子去世,他又与一名中国女子结婚,并开始在中国生活。
, W% }& _" G z& M# p3 d% l. |; D+ V0 x4 n+ s
在2012年,身在中国的简某与位于BC省烈治文的一间米行签署工作合同,担任业务协调员(Business Coordinator)。那是一个全职的岗位。2014年,身在中国的简某向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申请枫叶卡延期,并附上了自己的工作合同。
' Z+ R+ t1 L2 }/ F4 `) ~4 p. \+ d; X$ V
大使馆官员经过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五年里面,简某只在加拿大待了185天,远远低于“五年内住满730天”的居住义务。虽然简某声称,他是被加拿大的公司“外派”回中国工作的,但是无法提供明确的工作任务记录。此外,他从未在加拿大工作过,连签约时人也在中国,这些都不符合外派规定。
2 N# N2 t9 B/ U; }# [. A) L; u- f7 r3 h T0 p) \( L3 t& L
基于以上理由,大使馆官员裁定简某因“未能满足居住义务”,而丧失永久居民身分。简某遂向移民局的上诉部门(IAD)上诉,但是遭驳回,于是又向联邦法院申请司法覆核。
. n8 g, [6 J* m" V Y4 N) B7 ?: R6 m$ ^6 y8 C5 V/ G4 F0 k
联邦法院的法官经过审理,驳回了简某的申请。法官表示,移民部为永久居民设定居住义务,其宗旨是促进他们融入加拿大的社会,可是简某获得身份已有10年,他的生活重心仍然在中国。此外,他也不同意简某符合本国企业外派境外的全职员工规定,例如他没有同公司保持紧密的联系,而且他的职位也并非“临时外派”,当结束任务后就会回到加拿大。
! r; P2 k# ~& L& u
+ Q; `! c5 E- H' N ]* q9 m( ]同时,在2012年也有类似的个案,来自中国的移民毕先生2007年2月21日与一家加拿大公司签了3年合约,在中国任总经理助理,之后他全职在中国工作,只是偶尔回加拿大作短期停留。他的枫叶卡更新申请被拒后,一直上诉到联邦法院,也没成功。
5 d2 B$ H+ ^) @
0 {" l6 D c( `0 Z& n) a0 A
) _. W0 a3 Z' c4 T u r5 K
+ i! f9 d. n- Z. f/ [8 |8 ]7 d# L联邦法院在裁决中的解释是,要满足公司驻外雇员的政策要求,移民在海外的工作必须是临时的,必须与其雇主保持联系,在任务完成后必须回加拿大为该雇主工作。但是,毕先生在海外得到的不是临时的工作任务,也没有迹象表明,其雇主已经同意他在中国的这段工作结束后,会在加拿大继续留用他。
4 r& y# {1 p+ w. Q$ H0 o3 s$ D9 _0 y" k7 G- a
多伦多资深移民顾问黄国为对此的回应是,当政府怀疑你的动机时,会有很多理由可以否决你。但是,如果你的申请是真实的,也有很多证据可以使用。这是一项简单的移民法例,但执行时有很多具体情况,需要对其了解清楚才可以避免麻烦。: ^* v8 ]4 |9 F, i0 ?/ v/ S0 L
^* @- V8 ~2 j% y1 Y这两起案件再度证明,永久居民若希望以公司外派形式保留枫叶卡,要十分小心。因为即使是如此,只要被移民官怀疑居留意愿不足,或生活重心不在加拿大,如不能满足居住义务(五年内住满730天),就可能被取消枫叶卡。
: D5 I9 t5 a5 c7 J( T+ G/ E0 w9 v7 x! ]# |0 }9 o. q9 x/ }' [
|
|